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如何促进评剧的发展?

我就琢磨不透 怎么评剧就干不过二人转了 关键还是在人 你多演 他才能多看 你连演都不演了 让他看什么 CCTV一年演过几回评剧 剧场里还有演评剧的吗 很少

TOP

评剧团应到农村多演出,农民朋友喜欢评剧的特别多。

TOP

我觉得宣传力度不够,电视也很少放评剧,原来河北电视台还有个戏苑乡音节目,能看到一些业余爱好者参赛,现在也没有了不知什么原因,没有一家媒体宣传评剧,所以振兴困难。

TOP

现在东北的电视台 综艺节目 文艺节目 都是以二人转为主 (还不是正宗的传统二人转)

TOP

上岁数的都喜欢评剧,可是电视上很少放,真想回到60年代打开收音机就能听到评剧,可现在也不愿意听广播,都是流行歌曲,老人听不惯,所以发现这个网站我太高兴了,找到知音了。

TOP

小小二人转能火起来,我就不信评剧没有出头之日,只要领导重视,媒体宣传肯定能火起来,群众还是喜欢评剧的,因为通俗易懂。

TOP

生活节奏和评剧发展节奏之拙见(1)

网友们对评剧地发展提出了很好地看法和建议,使我非常敬佩,在这里,我仅就生活节奏和评剧发展地节奏谈一点粗浅看法。建国60年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地变化,这是不争的事实。从评剧的发展速度来看,在电视上占的比重不大,但只要有评剧播放,戏迷们必看无疑;专业剧团较过去少了,但国家评剧院、天津、河北、东北三省的省、市、县的专业评剧团还为评剧的发展做着积极的贡献,虽然有些现象不值乐观,但是,各大流派都后继有人。再则,在城乡,还有一批戏迷坚持业余活动,在为发展传承评剧事业做着不懈地努力;2008年中国评剧曲谱网的创建,为发展评剧事业开辟了新的空间,并且网友队伍不断扩大,新手不断增加,这无疑对评剧的发展和振兴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TOP

大家都很执着,可敬!

TOP

评剧发展 人人参战

各位朋友对评剧的发展各有高见,评剧的历史可称悠久,但前几年评戏确实接近平息了。因此说,评剧要发展,人人要参战。

TOP

评剧发展不是那么悲观,华北。东北还是很流行的。有哪个城市,哪个村镇没有唱评剧的。我认为唐山,滦县宝邸一些地方就搞的很不错。百姓喜欢,政府支持。大城市电视台对评剧播放的不多。是钱弄的,要收视率,收视率高,奖金就高,谁不爱钱哪,但是评剧垮不了,有你有我有他有雄厚的群众基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呼吁政府部门,支持一下评剧的发展。

TOP

    说得真好!批得痛快!一语中的,切中时弊!

TOP

支持老驧

TOP

主要是好的作品少。与国家不支持和发展评剧有直接关系。在农村喜欢评剧的市场还是很大的。

TOP

现在的戏曲频道每天有好几档栏目播放的都是那些其他电视台不愿意播放的普通电视剧了,把以前的播放戏曲电视剧的时间给挤占了,电视台都向钱看了。我记得去年评剧百年的时候说是唐山拍了两个评剧电视剧《成兆才》、《杨三姐出嫁》,说是会在戏曲频道播放的,可到如今也没见到影子。

TOP

这是每个评剧爱好者的共同心声!

TOP

谈一点拙见

看到了朋友们为评剧的盛衰众说纷云,惧怕这一古老的艺术“珍品”失去原来光泽。我们爱好者不是决定因素而是一介平民,只是起到一个捧场、观摩、学习与歌颂等作用。如果是领导发现这个传统“珍品”频临绝迹,像抓中心工作那样上心,“正规部队”下乡活动起来,再有我们这帮人这样支持关心肯定会兴旺发达。说到【评剧】改革的太慢,跟不上改革开放的步伐。正像赵丽蓉老师演小品那样,把评剧改成那样的腔调。正如赵老师戏里所言:“好好的东西让你们给遭塌了”!还是评剧吗?叫老一辈缔造者寒心。万本不离其宗,即使传统的东西传承下去,又要探索新路。也是很难的事,不过这就难为专业剧院、团了。青年人和我们不是同代人,欣赏内容更不一样。他们所喜欢的是现代歌曲和带有二人传、小品里色彩的东西。不过,把那些色彩强加到评剧的头上太不公平了吧!当今也就没有适合老年人喜欢的东西了,更何谈欢渡晚年!这是个人的浮浅拙见,如有不妥之处,望朋友们批评!    谢谢!

TOP

现在社会上喜欢戏曲的人群大都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我感觉青年人之所以不喜欢戏曲,并不单纯是现代生活节奏与戏曲节奏不同步的问题,重要的是做为民族戏曲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到位的问题,是社会重视的问题。以唐山为例,专业团体演出的受众面很小,一个七百多万人口的地区,现存的专业评剧团可能也就是3个,别说因为多种原因不能每日出演,即便每日两场,每日按1万人观看演出,整个地区人均两年才能看到一场戏(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计算),地方台荧屏媒体宣传频道戏曲的比重也不高,这也是众所周知的现象。由于看的少,听的少,年轻人逐渐地对这些传统的艺术形式越来越陌生就不足为怪了。本人拙见:一是政府要真正重视地方戏曲文化的发扬广大,要从资金上对专业团体的社会公演给与适当的补贴,要加大媒体的宣传力度;二是给文化管理部门下达任务,加大对基层戏曲爱好者文化活动的扶持,要有考核验收;三是把戏曲文化做为专项文艺活动内容在各级学校中弘扬开展。只要领导重视、社会重视,地方戏曲的文艺之花肯定会美丽绽放的。

TOP

我也“乱弹”以点观点

1,时代节奏加快,所以中青年人不爱看慢条斯理的老戏曲,这是有必然联系的。建议写些反映现实问题(如农村留守妇女爱情家庭内容)的新戏,想必有观众的!
2,国家重视,如多上电视,这样人们就跟风学唱,从而普及开来,二人转红火就是例子。

TOP

赞同伯乐的观点

赞同伯乐的观点,农民更喜欢评剧,河北泊头评剧团在我们这一带从大年初五一直演到现在刚结束,看戏的群众人数不说‘人山人海’,也够‘摩肩接踵’。人虽然不少,但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看戏者年龄段偏大,百分之九十,甚至更多的是六十岁以上,像我这样七零后,没几个 ,真担心评剧的发展出现断代

TOP

中国的评剧艺术需要改革与创新以适应当今的社会文化需求

中国的评剧艺术需要改革与创新以适应当今的社会文化需求。中国的评剧和京剧一样都是国粹。自诞生以来大多演的内容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因为生长环境的大不相同,现在的年轻人对此类艺术内容根本不感兴趣。他们都是“追星族”,他们追求欣赏的是当代时髦的流行音乐和流行歌曲。不要责怪现代发达的电视广播媒体抢走了评剧的生存空间,同样我们要做到如何利用它传播与传承戏曲艺术。犹如现在的相声艺术和小品艺术等都没有跟上社会时代文化发展的需求步伐而深深地陷入艺术衰退的低谷期......
    改革与创新适应当代社会人民文化发展的需求才是中国评剧传承发展唯一的出路。艺术团体的所有制形式和剧团管理体制的改革固然重要,但实质要改革的是评剧艺术内容本身,要找准评剧艺术的受体对象,适应文化艺术市场需求。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专业和业余的评剧艺术工作者在有生之年为之而奋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