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评剧院 新版《清风亭》首演在即
天津评剧院 新版《清风亭》首演在即
“老戏新编”剧目
天津评剧院按照文化部关于“改编一批”的文件精神创作了一出“老戏新编”剧目,定名为新版《清风亭》,是根据传统戏《清风亭》改编而来的一部舞台剧。
巜清风亭》一剧取材于明传奇《合钗记》,为清代花部作品之一。曾被许多剧种搬演,流传甚广。经过不同剧种艺术家们的演绎,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演出版本和表演风格。评剧新版《清风亭》的改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用当代意识予以观照,是一次继承与创新的探索实践。
评剧新版《清风亭》由著名导演欧阳明担任编导,国家一级作曲于泽麑担任音乐设计,由国家一级演员天津市非遗传承人剧文林主演并担任唱腔设计。
剧情简介
薛荣奉命赴边关上任,桂英生下一子。严氏心生忌妒,诬桂英生下怪胎,命仆人在元宵节之夜将婴儿弃于荒郊。桂英忍痛将血书、金钗藏于襁褓中,恳求好心人收养,盼母子日后终能相见。张元秀夫妇元宵节观灯夜归,路过清风亭发现弃婴,抱回抚养,取名张继保,以图老有所靠。老夫妻以卖豆腐、打草鞋为生,积攒钱财供养子上学读书。
在学堂,继保被同学讥讽为养子,回家追要亲生父母,因出言不逊激怒元秀责打。继保出逃遭遇暴风雨不慎跌伤,元秀赶到自责过失,风雨中背子求医疗伤。时逢假日,元秀带子上街买新衣、纸笔,继保见富家同学吃喝玩乐衣着锦绣,又激起不快,引起父子矛盾。二人在清风亭巧遇赴京投夫的周桂英,周为二人调解矛盾时发现继保身上胎记,始知为己子。善良的张元秀同情母子之不幸,道出“拾子养子”的真情实况,毅然将抚养十三年的继保归还桂英,饱含热泪依依惜别。事后,元秀夫妇盼子不归,贫病交困沦为乞丐。
数年后,二老得知新科状元张继保回乡祭祖路过清风亭,急切前去相认。不料张继保忘恩负义不认二老,二老悲愤交加。老妇撞柱而亡,元秀痛声疾呼天理何在!忽然间天空中电闪雷鸣,雷公电母下界。电母救活老妇,雷公欲雷殛张继保。元秀不忍养子被击,求请雷神给继保一次改过的机会,以告戒忘恩负义之人改邪归正。雷神感而应允。张继保拜谢义父大恩大德,决心回归故园力尽孝道,奉养二老天年!
导演的话
评剧新版《清风亭》的主题是:救赎。旨在歌颂善良美德,警世劝善,伸张正气,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道德精神。“雷殛"象征公平正义,是对忘恩负义不尽孝道者的良心审判,张元秀的拯救,意在治病救人,呼唤道德良心的回归。这是一出道德教化戏,具有一定的现实教育意义。
评剧新版《清风亭》保留了传统老戏《清风亭》的基本情节结构,但篇幅有增有减,弥补了传统戏中情节不严谨或有漏洞之不足,加强了情节和人物行动的合理性,丰富了表演的多样性和可看性。加强了张元秀及老伴善良、仁爱、朴实、勤劳等行为举动,强化了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价值观和正能量的思想性。发扬评剧平民化的艺术风格,保持评剧特色。横向借鉴其它艺术的可用元素,融合成评剧独特的风貌。既要充分用好戏曲程式,又要贴近百姓,既要质朴又不能失掉戏曲艺术的精采纷呈。舞台布景强调戏曲的大写意美学风格,力求虚实相间、简约而不简单,使戏曲传统美学精神与现代意识有机结合。
评剧“老戏新编”剧目新版清风亭
将于2017年7月14日、15日晚7点15分首演于天津红旗剧院
届时欢迎广大戏迷朋友前来观看!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