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苑评坛一枝花 金园桃李一奇葩 记"金{开芳}派"得意门生张晖
戏苑评坛一枝花 金园桃李一奇葩 记"金{开芳}派"得意门生张晖
原创: 戏曲之窗 戏曲之窗
[我与名人没有约] 第31期 赵顺起 原创
一.“金派"的渊源和特色
金开芳,评剧鼻祖成兆才同时期的评剧奠基人之一,他与成兆才、月明珠成为“警世戏社”的主要代表人物。月明珠谢世后,他担当了“警世戏社"的头牌旦角。他是经历和见证“唐山落子”、“奉天落子” 、“平腔梆子戏”、“蹦蹦”、东西路评剧全过程的评剧老艺人,是第一代评剧男“花旦”,也是最早创立评剧艺术流派的艺术家之一,可谓是评剧创始元老矣!
毋庸置疑,他创立的评剧“金派”艺术,把“唐山落子"、皮影和“二人转”有机融合,具有土腥味、接地气,古朴醇厚,气息浓郁之特质。它土生土长,雅俗共赏,猛听起来,干巴巴,细品起来,很有嚼头。金开芳是评剧"花旦"鼻祖,他博采众长,创造出评剧花旦一系列表演方式,尤其是"台步"的运用。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对评剧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他在辽宁省戏校担任副校长期间,对评剧教育事业和“金派"传承作出了杰出贡献。
金开芳因时代原因,以演传统戏为主,其人物个性鲜明,感情充沛洒脱,独具艺术特色。他不仅是出色的表演艺术家,同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戏曲教育家。他创造的一套“早发现、早培养、早登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广为赞扬。很多当时很有声望的艺人和演员都曾向他讨教过。如:最早期的评剧女演员花莲舫、李金顺、鑫艳玲、菊桂舫等。当代评剧大师级名流白玉霜、喜彩莲、新凤霞等也受到过金老不少的影响,笔者这篇文章中的主人公张晖,就是建国后金开芳用“三早”的方法培养出来的得意门生。
金开芳桃李满园,弟子、学生众多。其中,早年的弟子有:李小舫(李岱)、筱桂花、夏青、韩少云等,都曾红极一时,有的又创立了新流派。随着金开芳先生和早期的弟子们相继去世,“金派”处于青黄不接,甚至面临灭绝的危机局面。好在还有健在的弟子、再传弟子和当年金老的学生们在默默无闻地传承着,给“金派”艺术带来光明和希望,张晖先生就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位。
谈到“金派”的现状,张晖先生感到并不乐观,甚至为之担扰。她呼吁各级、各届应重视、抢救、振兴“金派"艺术,也决心牢记恩师之寄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毕生的精力继续为传承“金派”艺术尽自己微薄之力。她还委托笔者,借此一角,欢迎更多的中青年评剧演员、票友加入到“金派"的大家庭里来,同筹共济,把“金派"这个雅俗共赏的评剧艺术,代代薪传,发扬光大。
二、张晖在金开芳老师跟前学戏
张晖,原名张秀琴。中**员,一九四八年出生于辽宁海城,鞍山市艺术创作研究所研究员。 张晖从小酷爱评剧,八岁就能唱“祥林嫂”,一九五九年,在全省五百名考生中,以前十名的佳绩考入辽宁省戏校评剧科,学习评剧。
在校六年间,得到了评剧奠基人之一金开芳先生的亲授,学演了《花为媒》《朱买臣休妻》《王二姐思夫》《马寡妇开店》《占花魁》《窦娥冤》等传统剧目。
毕业后,分配到海城评剧团,在“样板戏"盛行的年代,又到营口市“样板戏学习班",并改行学演京剧老旦,一晃七度春秋。一九七八年调入鞍山评剧团任主演,工刀马、花衫。先后排演过《苏小妹三难新郎》《清宫秘史》、《吕布戏貂婵》、《对花枪》、《杨八姐巧取金刀》等戏。八十年代中叶,因腰椎病,惜别了舞台,调入鞍山市艺术研究所做戏曲理论研究工作。
张晖经过六年在戏校跟金开芳先生学戏,通过金先生言传身教,得到了“金派”艺术真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成为了她步入演艺生涯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演技手段和艺术财富。 作为评剧最早创立的流派 之一“金派",我认为,其主要有三个特点,其一,生活气息浓郁。其二,人物鲜活,感情充沛。其三,表演诙谐洒脱。他把戏曲“四功五法"的分解法综合为:心到、眼到、手到、声到,声与形的浑然一体,声情并茂,视觉与听觉为情的完美统一。换言之,古代艺人的《明心鉴》中所总结的“喜、怒、哀、惊现于面,欢、恨、悲、竭发于声",正是“金派”艺术特点和风格。
张晖在戏校跟金开芳学戏六年,亲身得到了金老师的教诲,打下的基础很深,学到的技艺很瓷实。她在校期间,就已崭露头角,尤其在剧团里的多年舞台演出实践中,上演、传承了“金派"很多出戏码,真正学到了精髓,继承了精华,达到了很高的水准,成为金开芳先生位数不多的得意门生,在评剧界享有很高声誉。
张晖在谈学习“金派"表演艺术中体会到:“老师教我们走各种台步,从人物出发,根据人物,有不同的走法。如常用的小碎步,不是一步步地走,而是半步半步地走,不只是腿在往前走,而是全在腰上的劲儿。各种台步都是腰上的劲儿走出来的。体态呈现古代缠足女人,那似风吹柳技摆动婀娜多姿的美态。老师教我们专门练腰功,左摆右摆,练好了腰功才能演老师的戏。我学小碎步时总走不好,老师还特意给我加一班练,练了很久才勉强过关。”难怪看了张晖的戏后,她表演中的那个“步法"那样娴熟、灵动、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