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评剧伴奏中的梆子
作者 乡下老叟
一、梆子在评剧伴奏中并非无足轻重
无节奏无以谈音乐,戏剧声腔艺术更离不开节奏。评剧初始阶段的蹦蹦儿、落子等没有鼓板伴奏也要以竹板打节奏,是后来才使用了鼓板,又以梆子取代了竹板,再后来又把硬木实心梆子改为现在的大梆子(也有称“盒儿梆子”的)。这个演进过程是完善和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使评剧伴奏愈来愈趋于完美,连同整个伴奏队伍(文武场)的不断充实和改进,提高了评剧的品味和品级。而在近些年,由于伴奏乐器和手段的不断增多、扩大和提高,有一段时间甚至还引进了交响乐,所以,梆子在评剧的整体伴奏中,它的地位应当说是处于一种被削弱的状态。但是,它并没有被取消。因为,它在以唱腔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戏剧中,仍旧起着无法取代的作用(它在戏剧声腔艺术伴奏的美学评价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有一种说法认为:鼓师当然是前台的总指挥。在文场中,重要性处于第一位的则是梆子,并以前辈鼓师夏有才与打梆子的“二爷”相互默契的故事加以佐证。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评剧伴奏应当根据不同的剧目、不同的剧情、使用实木和盒儿梆子两种梆子,该用哪个用哪个,才能更充分地表现人们所需要的戏剧性。这些观点能否得到大家的认可,应当是个悬案,但这也从不同的角度说明梆子在评剧伴奏中的作用。换一句通俗话说:“唱评戏不打梆子就不好听。”
二、梆子演奏的现状
专业院团的情况我不了解,当然无从置喙,广大民间则气象万千。
在一个团体内,有专人打梆子,或经常由这一两个人打梆子,而且这个打梆子的人懂得板式,可称会打梆子的人——有,但为数不多。大部分的情况是从打武场的几个人中由一人兼职,他们中也不乏内行。但是,在不少票房和小剧团中,无论是专门的还是兼职打梆子的人,其实并不大懂得评剧板式,他们只是凭借对评剧的爱好和对评剧唱腔旋律的感知灵性(心儿灵)来参与伴奏,而且有的人还确实打得不错。但是不少团体就恰恰相反,有的甚至真的就是在那里乱打。非但不能为伴奏增色,而且起负作用:添乱或影响演唱者的发挥。最令人难为情的是竟有这样的情况:“XXX,今儿你没事,你打梆子。”就是说,由谁打梆子并不以有没有资格和能力来决定,而以“有没有事儿干”作为谁打梆子的条件,这种情况在不少以娱乐为目的的业余剧团中是常有的。其实对这种情况我们也无可厚非,我们没有权利责备他们。因为他们以唱戏、演戏来自娱自乐,总比打麻将、推牌九强,比说张家长李家短强。但要是认起真来呢,这“你没事,你来打”也着实令人啼笑皆非。而大面积的解决这一问题,似乎也难于有什么好办法。
事情还有另一面:在网络上,如何打鼓、如何拉弦儿(如何当个好鼓师和好琴师)的文章、教材和视频,可以信手拈来。但是如何打好梆子的文章和论述却几乎没有,起码到目前我还没有搜索到。所以,逻辑是这样的:评剧伴奏中少了梆子是不行的;现实中,众多的业余团体中如何打好梆子确实是一块短板;而专业院团的专家们在此方面的著述又几近空白;这些问题又应当解决。于是,虽我只是个业余爱好者,即使做好了这件事,在整个复兴评剧的工作中也肯定是微不足道的,但应该做的事总要有人做,就硬着头皮斗胆来尝试一下。这就是我写这篇文字的初衷,也就是下一个问题。
[
本帖最后由 评米 于 2020-3-26 10:5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