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谈评剧音乐中的瑕疵

谈评剧音乐中的瑕疵

评剧音乐从诞生到今天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多年中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使得她以独特
的艺术特点傲立在音乐之林。同时也深深吸引了几代人的效仿传唱。但她完美了吗?回答显然不是。任
何事物都有他的双重性,任何事物也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现就评剧音乐中的几个问题谈一下看法; 一  
不协和音程。评剧伴奏中许多地方有一些小过门 ,我们称它为垫头,但是在这些很少引人注意的地方出
现了问题。例如;在主旋律音符 5 的上面出现了6576 、在主旋律音符 6 的上面出现了 5617等等。我
们知道,在音乐作品中 5  和 6 是大二度关系,属于不协和音程。尽管它们的同时奏响是在一瞬间。但
这也是不允许的。类似问题出现较多恕不一一列举。 二  节奏型混乱、在评剧<成兆才》有段唱是 青灯
照白头 ,应该说这是新颖优美的唱腔,可是在前奏中出现了问题,最后两小节音符是切分音的 6 5 6
5-,在伴奏中却出现了656 76 5-。我们知道在音乐作品中 42节奏是强弱关系,而切分音恰恰打破了这
种强弱。这种音乐的出现造成了节奏型的混乱,听起来很不和谐同时也削弱了它的感染力。 三  幕前曲
、间奏曲的音乐性。戏剧中的幕前曲、幕间曲可以渲染、铺垫剧情,调动观众情绪。可是有些戏的幕前
曲、幕间曲写的很不流畅,缺乏音乐性。还有的甚至是蹩脚。音乐中的上下句一般都是传承关系,可有
的曲子难以做到这样、上下句衔接不够。读起来很勉强。上面是一些不足,那么造成这些不足的原因是
什么那?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 传统性、评剧音乐在形成初期没有固定的曲谱,不管是伴奏还是演唱都
没有制约,演员在上面唱,乐队在后面随后音和填充。这也许是我们说的托腔保调。由于没有固定的音
乐体系造成了伴奏的随意性。更何况过去有些乐师不识谱。这样伴奏主要是拖腔和填补。填补主要是为
了唱段有板、可是却忽视了垫头的和谐。久而久之随意性形成了一种惯性传了下来。现在有的琴师往往
也不太注意。还有的琴师喜欢即兴发挥,一高兴你说不定他拉些什么。搞的下手活很为难。 二 唱腔设
计人员的音乐修养 ;评剧唱腔的形成多是有琴师完成,这些琴师往往是根据自己掌握的唱腔体系去设计
。虽然大的团体有了唱腔设计人员但多是琴师改行,这些人很多是停留在谱子熟、掌握唱腔多上面,缺
乏对音乐的进一步研究和理解,很多都没有进行过和声、对位等音乐知识的学习。三 重视程度  多数唱
腔设计人员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唱腔上(尤其是核心唱段)。认为间奏曲、幕前曲只是铺垫,所以在这上面
下的的功夫小,忽视了一段幕前曲和间奏曲如果优美得体也会引起观众的共鸣。以上仅是个人看法,愿
与大家商榷,不妥之处请同行和专家指导。谢谢。

TOP

为您点赞

李老师的论述非常到位,不愧是专业科班出身,具有一定评剧音乐专业水平的老艺术家!为李老师点赞!

TOP

本站会员艺术人生发表的“谈评剧音乐中的瑕疵”,非常清晰透彻的分析了评剧音乐中存在的不足,是一篇高水平的评剧音乐论文,在专业的刊物上也是很难见到的。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有着很深的音乐造诣和较高的艺术素养,是一位理论学者型的会员。我们非常感谢您!

TOP

真希望网站见到更多的这样高水平且内容充实的原帖,感谢‘艺术人生’老师文章的发表,同时感谢玉芙蓉版主的支持与肯定。

TOP

真是一篇好文章。在当前曲谱网这样的情况下,尤为可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