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团团长赵德平
庄稼地里“长”出的评剧团团长赵德平
点击:8 作者:程建辉 放大字体:[ 大 中 小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开心网 腾讯微博 人人网
-
赵德平今年66岁,以前是大厂评剧歌舞团团长,改制后成为大厂评剧歌舞团演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无论是文化体制改制前的团长还是现在的董事长,赵德平始终坚守在工作一线,舍小家顾大家,敬业奉献。他带领剧团白手起家,艰苦创业,把舞台搭进了全国20多个省市的城市乡村,把节目送进了全国亿万个家庭,打造了全国文化战线的一面旗帜,剧团和他本人也多次荣获国家级荣誉和大奖。
留在庄稼地里搞创作
大厂评剧歌舞团是一个写农民、演农民、服务农民的基层剧团。虽然身为一团之长,但多年来,赵德平从没放下过手中的笔,一直辛勤写作。从《嫁不出去的姑娘》到《啼笑皆非》、《罪人》、《男妇联主任》,再到《当家的女人》,他创作、创演的八台大戏和四十多个小品多次荣获国家、省级大奖。其中,《水墙》荣获了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文化部“全国戏剧文华奖”;《半夜猫叫》、《随礼》等小品也获得了“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文华新节目奖”等多项大奖。
赵德平在指导演员排练
为了留在基层搞创作,他一直生活在大厂县袁庄村。担任了廊坊市文联主席不驻会,担任了副县长不离团,赵德平专门在农村包了20亩地,只要有空闲时间,就到地里去干活,去找老百姓唠嗑,搜集农村所发生的新闻趣事,以此积累素材。虽然全家“农转非”已经20多年,但赵德平一直住在袁庄农村,因为这里是他的“精神家园”,那里的乡亲就是赵德平最好的创作源泉。
赵德平的创作都是在业余时间进行的,夜晚、双休日、节假日,当别人享受假日的温馨和快乐的时候,赵德平却一个人伏案冥思,反复推敲,紧紧把握作品中人物每一个细小的表情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夜晚,为了更好的捕捉创作灵感,赵德平开着灯,经常望着天花板构思,一有灵感马上奋笔疾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赵德平养成了夜不亮灯不能寐习惯,对此,赵德平的老伴经常抱怨,他却一笑了之。
2003年,赵德平创作了电视连续剧《当家的女人》并成功搬上荧屏,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一度热播。在这辉煌的时刻又有谁知道这创作的艰辛和幕后的故事。该剧创作到19集的时候,一天夜间正在写作的赵德平忽然感觉到身体腹部剧痛,瞬间,他便晕倒在了他熟悉的书桌上……
“肝上有异物了,还要做更深层的病理化验、检查。”医生这一席话,让一向坚强的赵德平顿时也感到了迷茫。回到老家坐在熟悉的土坑上,窗外自己亲手栽植的香椿树唤起了他无限回忆,他忘不了那一张张亲切的面孔,那一束束期待的目光。在生死未卜的时候,一股无形的力量,让他放弃了犹豫、迷茫,又重新回到了未创作完的剧本上。在以后两天的等待中,赵德平义无反顾地写完了余下3集剧本。也许是上天的垂爱,赵德平肝上的肿瘤是良性,不会危及生命。
除了写作,赵德平没有其他的嗜好。也正因此,他没休过假,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活的委屈、太亏,可他认为,能够在父老乡亲身边写出让他们开心地笑、激动地哭,使劲地拍巴掌的作品,那是他最大的快乐。
团长就是榜样
作为一团之长,赵德平深知自己所肩负的职责,在剧团管理上,他一直坚持着一个原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下乡演出条件艰苦,作为一团之长,赵德平自己从不搞特殊。剧团发展之初,冬天到各地演出,他同演员们一起坐敞蓬车、打地铺、睡舞台、挡风口,每次都是他带头。他爱团如家,演员的一切都装在他的心里。演员与他无话不说,愿意听他的批评指点,演员们家里有什么大事小情都喜欢与他商量。
2008年正值赵德平和他的剧团进入事业巅峰期。这一年赵德平首次做客央视金牌栏目《艺术人生》,这个基层剧团也首次尝试与央企、国家部委合作进行全国巡演。但由于长期过度劳累,赵德平脑部十六处出现血管堵塞,被送到北京天坛医院抢救。在住院治疗的第15天,团里安排审查全国巡演节目,赵德平知道这个消息后,背着医生,偷偷地离开医院,执意来到他一直牵挂的巡演排练现场。
当他身穿病号服、在家人的搀扶下站在排练现场时,参加演出的所有演员都感动得流下了热泪。“能够参加全国巡演是我们这样一个基层剧团难得的发展机会,我们一定要用最优质的节目征服观众、赢得市场。”赵德平用微弱的声音提醒着所有的演员。赵德平忍着疼痛,审完了所有的巡演节目,并不时提醒演员要注意的每个细节。
二十多年来,赵德平写的戏剧和小品不下几十部,给剧团创造了很高的经济效益。按规定,剧团每场演出应有3%的编剧提成,但他编的戏演出了近万场,却从未拿过一分提成,而是把稿费和奖金全部用在了剧团的发展上。
顾大家舍小家
每当提起剧团,赵德平都侃侃而谈。然而面对家庭,赵德平却是一心愧疚。在他呕心沥血为剧团不断创造辉煌业绩的时候,却舍弃了对家庭的责任。用赵德平的话说自己是一个不称职的丈夫,不称职的父亲。
在80年代初,剧团正处于起步阶段,赵德平为了剧团发展,几乎很少回家。赵德平的老伴用柔弱的身躯支撑着这个家,白天务农,晚上又要忙些针线活,4个孩子都还小,只能彼此间相互照应。由于家庭比较困难,孩子有的很早就辍学了,替母亲分忧,帮助母亲忙些家务活。
麦秋对农民来说是一个忙碌的时节,天气变化多,需要抢收抢种。有一年麦子收获的季节,因下雨赶收小麦,赵德平的老伴第一次给他打电话,希望他能够回家,帮助家里解决一下眼前的困难。当时,赵德平正在为外地演出忙碌着,他能体会到电话那头老伴的迫切心情。但迫于无奈,他拒绝了老伴的第一次请求,他没有说过多的安慰话语,只是说服老伴能够理解他的工作。从此以后,老伴碰到多苦多累的活,也自己一个人扛,再也没有因为家庭困难向赵德平开过口。
赵德平有一个习惯,他在家从没在饭桌上吃过饭。每到吃饭的时候,他总是端着老伴做的饭在工作间边看资料边吃。有时吃到一半有了创作思路,就放下碗筷工作起来。对此,老伴劝说多次,但每次他都态度强硬地叫老伴不要管。为了便于夜间创作,他和老伴分屋而睡,在对面老伴屋内安上一个“叫铃”,每当深夜工作身体不适时,他就按下按钮叫老伴倒水拿药。
因为长年的辛苦劳作,赵德平时常会出现疲劳、头晕等症状。为了能正常工作,每天他都吃药维持身体状态。一次给演职员工开会时,他又犯了头晕病,当时被送进医院。躺在病床上,输着液,赵德平说了一句让人心酸的话:我多希望能不时的得些小病啊!这样,也能强迫自己休息一下!
由于赵德平的无私奉献和对事业的不懈追求,他所带的大厂评剧歌舞团取得了巨大成功,先后八次获得中宣部、中组部、文化部奖励,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赵德平本人也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荣获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文化系统先进个人、全国三下乡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2010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到大厂县调研时,对大厂评剧歌舞团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