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名丑:陈少舫
评剧名丑:陈少舫,评剧名丑,原籍河北文安县。他出生在一个贫苦民的家庭,七岁从师葛秀海(四月鲜)学艺,十五岁出科搭班演戏,先后搭过喜彩莲的“莲剧团”,老白玉霜的“华北剧社”,以及华明鲜、李文芳、老花玉兰等班社。当时的京、评、梆、曲在天桥混杂演出,不同剧种的艺术互相交流,互相渗透,陈少舫从中吸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后来又得到两位评剧名丑辛俊德、仇维仁的传艺,使他在评剧男演员不受重视的情况下,演丑反而获得成功,在京、津一带颇有声誉。
使他的表演艺术真正得到发展还是在解放以后,五十年代初,他曾在小白玉霜主演的《九尾狐》中扮演的小灶王人物造型独特,又有整段的数板,博得观众的赞誉。
陈少舫同志一九五○年参加新中华评剧团,一九五三年参加中国评剧团,一九五五年参加中国评剧院。曾任中国评剧院艺委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陈少舫同志于一九五二年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一九五三年曾两次赴朝鲜战场进行慰问演出,并荣获“模范团员”称号,获得了“模范手册”。一九五四年赴广东汕头前沿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九五八年到福建前线慰问子弟兵。一九六一年出席“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一九八○年出席北京市第四届文代会。
解放后,他先后演出了《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小女婿》、《罗汉钱》、《苦菜花》、《野火春风斗古城》、《向阳商店》、《红色联络站》、《金沙江畔》、《甜蜜事业》、《杜十娘》、《孙庞斗智》、《钟离剑》,还主演了《卷席筒》、《吹鼓手告状》、《挑水老爷》等戏。特别是在排《十五贯》时,他饰演娄阿鼠,曾得到过南昆名丑王传淞的亲自传授,使他进一步借鉴了京、昆丑行的表演程式,丰富并发展了评剧的丑行艺术,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前文化部副部长,著名戏剧家刘芝明看了他的《劝爱宝》后,把他称为喜剧大师。
他的艺术成就最突出地表现在于他用喜剧手段处理人物,挖掘人物性格中的戏剧因素,通过夸张、简练、生动的表演手段,塑造出一个个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并经过他精雕细刻,人物都被浓浓地涂上了一层戏剧色彩,引人捧腹大笑。
陈少舫吸收了京剧念白特点和数板形式,揉进相声语言中的诙谐,幽默地成分,创出评剧丑行表演。特别是他数板、清脆、响亮,字句有力,节奏紧凑,很见功夫。
陈少舫嗓音粗犷、宏亮,他创造出许多精彩的、表演喜剧人物的评剧丑角唱腔。他擅长用西路评剧的音乐,利用其高亢明快的旋律、多滑音、带衬字的甩腔来表现戏剧人物。陈少舫还独创了一种数唱板式,并大量地用到他的唱腔中。数唱可算是评剧跺板的一种,但它是四字结构,旋律上接近单弦中的流水板快书。他常用数唱接甩腔,把艺术效果发挥到淋漓尽致,动人心弦的地步。陈少舫在唱腔中借鉴最多的曲艺的音调,他常把单弦、京东大鼓、太平歌词等音调揉进他的二六板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陈少舫无论在唱、念上,还是在表演都为评剧丑行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评剧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光彩的一页。
代表作品:
陈少舫代表剧目有《十五贯》、《娄阿鼠》、《朱痕记》宋成、〈家〉高克明、《意中缘》的黄天监、《包公三勘》的县官、《降龙伏虎》的赵大爷、《钟离剑》的莫千、《孙庞斗智》的淳于髡、《向阳商店》的赵大爷、《卷席筒》的苍娃等,传人有贾新年等。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