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了镰卖了锄,也要看爱莲茹
当了镰,卖了锄,也要看看爱莲茹 (下)
(五)新生
1948年底,解放不久的古城保定成立大众评剧社(地处原市府前街的浙绍会馆,民国年间被称作“三庆戏园”,建国后称为“大众剧社”),18岁的爱莲茹应邀从当时的敌占区北平前来加盟。新剧运动的勃发,给保定的旧剧改革带来了根本性的转机。1949年正月初一,爱莲茹在保定主演新编评剧《农民泪》,开了当时演出新剧的先河。她扮相俊美,表演洒脱,唱腔委婉,声灌满堂,艺惊四座,多次得彩,获得各级领导的认可。
1949年冬,组建保定市人民评剧团,团长王月楼和赵鸿声,先后把爱莲茹、新艳琴、赵雅荣和赵丽蓉姐妹等人接去当主演,当时该团荟萃了小月舫、赵雅蓉、巧艳梅、田玉霞、金慧琴等16位主演,以新艳琴、赵丽蓉、爱莲茹最受欢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保定评剧艺人积极配合党的宣传工作,改编传统戏,排演现代戏,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保定府评剧文化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新中国建立后,在旧社会吃尽苦头的爱莲茹,春风满面,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她和评剧团的同志们推陈出新,排演新戏。随着解放区的扩大,该团很快深入冀中广大城乡演出,爱莲茹主演的新编剧目有《刘胡兰》、《海棠红》、《小女婿》等几十出,这些贴近农民生活的新戏,歌颂了英雄人物,代表了新时代的风采,受到翻身农民的欢迎。爱莲茹还把一些反映旧社会劳动人民痛苦挣扎,奋力抗争的传统戏,经过改编后重新表演。她在《刘翠屏哭井》中扮演刘翠屏,声容皆佳,唱表到位,感情真切,以情带声,悲怆凄婉,观众无不泣涕。她在《李湘莲卖画》“骂书房”一折的表演,脸能动人,眼会“说话”,唱腔干板垛字,给人以美的享受,多次引得掌声大作,使这些传统戏重获新生。
在共产党领导下,获得了新生的爱莲茹心花怒放,她决心把最好的艺术献给翻身农民。短短两年时间,爱莲茹随团在冀中深(州)、武(强)、饶(阳)、安(平)、祁(州)、博(野)、蠡(县)、任(丘)、河(间)、肃(宁)等30多个县的广大城乡串演献艺,名声大振,誉传四方。刘胡兰、杨香草、刘翠屏等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无比浓重的思想感染力。人们都说:“爱莲茹不论演青衣戏还是花旦戏,特别是演现代戏,演什么像什么,唱得好,做派更好。”
朴实的冀中农民用真情实感编出了这样的顺口溜:“当了镰,卖了锄,也要看看爱莲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