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席宝昆
戏曲影片《秦香莲》中,那忘恩负义、杀妻灭子的陈世美是著名评剧演员席宝昆扮演的。席宝昆多才多艺,编、导、演兼备,戏路宽广,是敢于改革、勇于创新的评剧艺术家。
席宝昆曾用名砚亭、春楼,1925年2月生于北京,卒於1989年9月。十三岁拜孙艳茹为师,学评剧小生,开蒙学了《丢印》中的张廷秀、《双招亲》中的董良才、《王少安赶船》中王少安等。同时,又拜京剧演员谷德才为师,后又拜京剧演员孙小亭为师学武生,学会了靠把戏《挑滑车》、《两将军》、《潞安州》及武生短打戏《白水滩》、《十一郎》等。后又拜张文生为师,学昆曲武生,先后学了《武松打虎》、《蜈蚣岭》等短打戏。由于席宝昆将京、评、昆各种艺术形式用于评剧中,使他的身段颇有风姿。他二十一岁搭班幽兰社,与鸿巧兰、刘小楼同台演出。一年后,又搭班再雯社。1949年,北京解放后,以极大的政治热情,排练了《兄妹开荒》,大型现代戏《九尾狐》、《小女婿》、《农民泪》、《千年冰河开了冻》等,引起社会极大反响。
席宝昆的演唱独具一格,在塑造《秦香莲》中的陈世美时,腔调讲情、板在何字尺寸必准、依调寻声、声到情到、协调一致。当陈世美得知二老饿死、全家无靠时,这个贪图富贵、喜新厌旧之人,也难以抑制油然而生的父子之情,唱了一段越调慢板,浮现出对二老的回忆……席宝昆也因这个人物获得了电影《秦香莲》金制奖章。
席宝昆是中国评剧历史上第一位学习外国导表演体系的演员。1954年,到中央戏剧学院导演训练班学习,掌握了斯坦尼体系的基本原理。1960年参加电视大学,学习中国文学史。毕业后获优秀学员奖状。
1955年,席宝昆尝试运用传统程式与斯氏理论结合的方法,进行舞台表演,使他表演水平有了突出的提高。他扮演的陈世美、《金沙江畔》杰仁叶巴、《夺印》中的陈瘸子、《家》中的觉新、《降龙伏虎》中的邢书记,不同时代,不同性格的人物,都演得极具个性,受到内外行的高度评价。
他在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上有其独到的地方。如《秦香莲》中“琵琶词”一场中,他在唱词只有两句唱及念白没有发挥的情况下,采用了细腻的做功,面部的变化,眼睛的传神和多变的外在动作,将陈世美看到秦香连时那种心急如火、如坐针毡,只能恼于心笑于面的复杂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四季长青》里,他扮演一个有四句唱词、十多句白口的反派角色姚广顺。戏虽然不多,但角色有性格。姚广顺是北京的菜贩子,在他身上有一种鳝鱼似的性格特点。在领导面前搬弄是非,惟恐天下不乱。既不能演成破落地主,又不能演成旧式资本家。为了把这个人塑造得可信,富有特色,他从外型上首先刻画。上身穿蓝布中山服,插三只钢笔,右下口袋一本红色笔记本,四分之一露在外边,这表示姚广顺好学习。下身穿中式裤子,又绑上满清的宽腿带,头上带的帽子比头小一点。这种衣冠不谐,新旧两掺的扮相,突出了这个老京油子的特点。这叫从外到内体现人物。
在《金沙江畔》中 ,他扮演杰仁这个角色。同样这也是一个只有四句唱、二十多句白的配角。但这个人物在剧中却占重要位置,是土司的谋士。为了更好的刻画这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先从分析性格入手来把握这个人物最核心的东西,最后他总结出杰仁这个人物的三个特点:一是对共产党和红军持怀疑态度,不了解是好是坏。对国民党民团则有些了解,吃过他们的苦头,敬而远之。持中立态度是他的思想核心。二是多思、多疑,善于判断,是这个人的性格特点。三是精明能干,端庄潇洒,正义,果断。为此他在剧中对杰仁这个人物采用了内在含蓄的手法来表现。例如“挑拨”一场,当仇万里说到珠玛被红军抢走、做了压寨夫人时,杰仁听了极是惊讶,内心疑惑不解。此时他用了眼睛的动作,即眼神的变化来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同时在插白中连续用了三句话追问此事。一 问“听说要红军要北上抗日,能抢女人吗?”二问“难道红军要在西康西藏打江山吗?”三问“听说红军里面也有女人和孩子?”每句都以加重的语气来着力刻画杰仁多疑的心理状态,目的在于提醒仇万里不要骗人,也暗示土司不要轻信,小心上当。
席宝昆是评剧表演艺术家,也是一个好的导演,他几十年来先后导演了《梅玉良缘》、《杜十娘》、《临江驿》、《珍珠衫》、《红色联络站》、《银河湾》、《故都春晓》及话剧《红缨歌》、《文成公主》等剧目,均受到好评。
他的代表作有:《秦香莲》中的陈世美、《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关敬陶、《金沙江畔》中的杰仁叶巴、《家》中的觉新、《南海长城》中的何从、《夺印》中的陈瘸子等。传人有孟雨田、李大生等。
文章来源:CCTV.com 2003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