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评剧的前身——蹦蹦戏的出现(转帖)
西路评剧的前身——蹦蹦戏的出现
自清朝初年香河县就有剧班出现。但多唱昆曲,这个古老剧种一是对演员素质要求太高,另一个是戏辞太雅,用他来悦神,神可能高兴,但真正看戏的是老百姓。大多数老百姓看不懂什么“林冲夜奔”、“李逵下山”这类剧目。
在清咸丰年间(1855年左右),河北梆子传入香河,有人开始登台演唱。香河县铁佛堂开始组班授徒,传授河北梆子。河北梆子戏辞相应地通俗得多,且音调高亢有力。在演唱的过程中,逐渐地与当地流传的满族小调相融合,借用了冀东秧歌的音乐,形成了一种新腔,叫做蹦蹦腔,又称为蹦蹦戏。后人为了区别唐山一带的蹦蹦,人们惯称“西路蹦蹦”(其实是误传,唐山一带是用河北梆子与当地的莲花落曲调结合,俗称唐山落子。香河一带是河北梆子与当地的棒棒腔结合,俗称蹦蹦)。
蹦蹦戏的出现一下子风靡了京东一带。因为戏辞比较通俗,可以雅俗共赏。唱腔又是由棒棒腔演化而来的,差不多的老百姓都能唱上两口,颇受老百姓欢迎。香河县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两则轶闻:
(1)当官不论大小
香河城里有个卖烤白薯的,好唱蹦蹦戏。这年五月十三,关帝庙唱戏,他找到戏班,要票一出。戏班应他一个赃官角色,他扮妆上场就念白:“当官不论大小……”正念到这儿,台下飞上来一块切糕,正糊在他嘴上,他把切糕抠下来,往手中一托,接着念白:“有切糕吃就好。”全场轰然大笑。
(2)哥哥喂牛去了
香河城里票友很多,有一票友扮戏出场,一看台下人山人海,家伙点又催,他紧张得把台词忘了。他哥哥也是个戏迷,在台下看弟弟这个样,拿手点点着说:“你现吧!”弟弟一见哥哥。词儿立刻来了。念白:“兄长可曾喂过牛了?”这句台词把台下的哥气得五官都错了位了,立刻应了一声:“得令啊!喂牛去也!”一扭身走了。
光绪初年,一批农民出身的蹦蹦艺人,如王殿佐(青衣),侯德山(须生),高良田(旦)等人,他们农忙种地,农闲从艺,除教业余弟子外还组织戏班,这些戏班只需十来个演员。乐队有大弦、横笛、鼓、镲、钹、手锣、梆子。主要在农村庙会演出,也进过北京、天津等城市在茶园演出。班名多以组班人姓名命名。
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香河县王殿佐与宝坻金叶子(金振甲)和蓟州的“人人乐”搭班到北京东安市场唱蹦蹦,按新戏剧情的需要,老艺人集体改革唱腔,形成“蹦蹦”新腔赢得北京观众的喜爱,后称“北京蹦蹦”。王殿佐因为唱戏不惜力,人称“拼命王”。他在香河带出一批蹦蹦演员,如小秃(小包头),小六头(小生)、韩温(彩旦)、小老头(小生)、韩祥(小花脸、彩旦)、三盏灯(旦、通县人)、李连坤(旦、通县人)、李文正(花脸、三河人)、二领头(花脸、平谷人)、范维时(青衣、京东牙牙山人)、范三(小生、牙牙山人)、曹大嘴(彩旦)、二古鲁(小包头)、刘廷忠(小包头、宝坻人)夏三(大弦、顺义人)等。为区别于唐山一带的蹦蹦,人们惯称“西路蹦蹦”。
西路蹦蹦的前身是京东地区的民间秧歌,地秧歌,这种民间艺术起源于元末。由十几个演员组成,主要人物有丑、妞、公子等,各有程式动作造型和习惯道具。表演内容有日常生活的“小出子”,也有“折子戏”。因演员表演时脚蹭地扭舞,又名“地蹭子”。
香河的地秧歌,既演折子戏《拾玉镯》,也演生活小曲《瞎子摸杆》。动作丰富,舞姿优美,演员肩、胯运转十分灵活。肩能抖、错、端、绕、转、揉;胯能掀、提、错、厥、绕、拧。演员的扇子能绕、翻、转、撂、端、颤。双手拉、搭、挡、贴、怀、合、开、闪。整个表演形象鲜明,表情细腻,以情感人。
蹦蹦戏在地秧歌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民俗风情,吸收河北梆子的营养,逐渐形成对口彩唱小戏,唱腔高亢激昂,曲调富于旋律性。代表剧目有《夜宿花亭》、《谷存打鸟》、《孙继皋卖水》、《冯魁卖妻》等。
1924年以后,西路蹦蹦创始人之一王殿佐开始在农村收徒教戏,如香河县商汪甸戏班,东马家窝戏班、谭家务戏班,均为王殿佐传授。授徒六十余人。
自王殿佐后,乡西路蹦蹦艺人高良田等,又在行艺演唱中结合当地民俗乡情,吸收河北梆子、哈哈腔等剧种营养不断的丰富改进唱腔,推动了“蹦蹦”戏的发展。在1912年—1917年间,唐山的东路蹦蹦班在天津以“平腔梆子”挂牌演出,打开津门禁地后,本地艺人为竞技争芳把西路蹦蹦,改称为平调梆子。以崭新的艺术风貌和地方特色活跃在京、津之间的农村阵地。剧目多是生活小戏,有《卖水》、《双招亲》、《秦家花园》、《花亭会》、《小王打鸟》、《杨二舍化缘》、《刘公案》等。艺人多为半农半艺的穷苦农民,演出多是组季度班以艺人带徒弟,组建子弟会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