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新版评剧《秦香莲》两句唱词之争有感

新版评剧《秦香莲》两句唱词之争有感

评剧《秦香莲》小白玉霜的代表剧目。上演于1953年,立即走红,于1955年排成电影,响誉国内。不断演出,不断赋予新质,己成为评剧经典剧目。尤其京、津、冀的一些评剧观众对《秦香莲》整体舞台呈现如数家珍。其中许多唱段在群众中广泛流传。能不能唱几段《秦香莲》成为评剧迷的标志之一。



     剧目在舞台上穿越时空。不同时代、不同演员演唱传统的精品剧目,都会因认知有别,感悟不同,在表演上,唱腔上有所变动。力求达到自己艺术创作中的尽善尽美,取得常演常新的境界。只是重复旧版本,少有新创造,对于这个剧目来说最终将失去生机。

     天津白派评剧团近日演出了新版《秦香莲》,主题深刻,情节紧凑,人物性格更加鲜明,唱词更加洗炼、准确。赢得了观众的首肯。由于观众审美惯性对于新版本也有不同看法。最是脍炙人口的《见皇姑》的一段慢板中的两句,引发了争论。

原词是:她好比一轮明月圆又亮,我好比乌云遮月缺半边。她好比三春牡丹鲜又艳,我好比雪里梅花耐霜寒。

新词是:她好比一轮明月圆又亮,我好比水底明珠难见天。她好比三春牡丹鲜又艳,我好比严冬梅花受霜寒。

新旧两段唱词,只是二、四两句作了改动。我认真阅读之后,对新旧两句唱词给予疏解,一得之见仅供大家参考。

原词前两句喻体形象是月亮。月有圆缺,在生活中皆有赏玩之美。而文人笔下的月,则被赋予了某种寄托。尤其残缺之月,因为不圆,悖离了中华民族以园为美的理想。藉以言志,便把父子、兄弟、夫妻、友朋等人伦关系缺失的恨与怨融入其中。男权社会中,依附于男性的女人,若以缺月为题,多是闺怨。藉缺月自喻,表达了怨妇思夫之情。

秦香莲进京寻夫,就是为了亲人团聚,家庭圆满。希求满月般的骨肉团圆是她在《杀庙》前的贯串动作。为此不顾千里迢迢,敢于冒犯宫禁,不惜变身歌妇唤醒丈夫良知。然而事与愿违,在委曲求全中,她从亲情的梦境中逐渐清醒。情节发展到韩琪杀庙,已彻底粉碎了秦香莲求得一家团圆的幻想。骨肉情深最终转化为社会公愤,惩邪恶,求公道成了绝望中的弱女子主导意识。已经走出了缺月化为圆月迷宫的秦香莲,在见皇姑时,面对拆散她一家的强权势力,再没有孰圆孰缺的嗟叹。此时此刻,月的圆缺象征意义,对近乎复仇女神的秦香莲心中已毫无价值。她一心只是要为公婆、为儿女、为自己讨还公道。用陈驸马之死,给这暗无天日的世道,带来一道霹雳闪光,是她唯一的渴求。原词的 “圆又亮”和 “缺半边”,这一对比中的慨叹,已不能准确地表达出此时此刻秦香莲不共戴天的仇恨之情。

新词是“我好比水底明珠难见天”,明珠,晶莹剔透,纯净坚实。这是对秦香莲人格的描述,水底,则是秦香莲在重重压迫下,难见天日的处境的描述。明月在天,明珠水底,形成对比。把皇姑与香莲社会地位高下的悬殊,及权力谱系的强势与个人力量的弱势给予了形象化的揭示。整出《秦香莲》正是演绎着,深埋水下的一颗明珠,欲求天光日影走向尊严的一出悲喜剧。

天,是天理,是良知的具象,是惩恶扬善社会公器。天难见,是一切弱者共同的命运,当然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杠杆,这句新词与“云遮半月”相比,意蕴更深。

后两句唱词以花为喻。原词第二句是:雪里梅花耐春寒。春寒料峭,不久必是春满大地。耐,是坚忍,是意志力,是不屈的精神。在剧情发展到最后,本来一个大报仇的结局即将出现,却因皇姑突然前来护持,使情节陡然生变,意味着秦香莲雪冤的希望再次陷入危局。面对未知的命运,秦香莲像是一株梅树,却不是早春之梅,而是一株在更为冰冷的严寒环境中的冬梅。

“春寒”与“霜寒”后者的寒气更加逼人。加重了冬梅承受力,萧瑟感。更贴近此时此刻秦香莲的面临的形势与近于绝望的情怀。原词“耐霜寒”这是近于宣言式自我评述,是慷慨豪情的释放。新词 “受霜寒”,则是秦香莲前此人生命运的准确概括,是对至高无上皇权的愤怒的控诉,也是向正义化身的包公的最后一次申诉。情感主调是悲怆与悲愁的合旋。“受”比“耐”更令人心寒血热,有更强的情感脉冲。



中国戏曲文本,大多出于大众中文人之手,且又是为大众而写。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字幕,唱词对于观众,多是耳接,难以目读。为了使唱词一听就懂,必须浅显鲜明。过去一些剧作者,往往只能关注字面上的鲜明性,而难以顾及内涵上的准确性。


观众对于戏曲的执着与关切,是戏曲振翮雄飞的力量源泉。各种争论,都各有合理的依据。正如人们评论莎士比亚剧本所说的一句名言:有多少观众就有多少哈姆雷特。新版评剧《秦香莲》引发的争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灵光,在我看来是彰显了《秦香莲》这一题材和白派艺术的恒久魅力,也是对王冠丽艺术创作最有力的支持。


以王冠丽为首的白派评剧团,近年演出的多是经典剧目的改编本。每一亮相,都是对原作的新的解读,新的处理,开拓新意,注入新机。因此每一场演出都备受关注,好评如潮。许多观众由一般观赏,渐渐进入了知音知己的高层次。台上台下,在情相通,意交融的审美终端上,演员与观众的感触更多,感受更深。才有那么多人,为了“自己的”白派评剧团的健康成长而直抒已見,直言不讳。对以王冠丽为首的台前幕后的艺术家们来说,堪称得天独厚,幸莫大焉。

TOP

经典的东西还是以不改为好。

TOP

恕我直言,这两句唱词改的不好,总觉得新词与剧中特定的环境,人物的处境地位,人物内心悲愤情感的流露格格不入。尤其是“明珠”一词,不知从何谈起。一孔之见,朋友批评指正!

TOP

引用:
原帖由 hyx-sgh 于 2012-8-11 20:12 发表
恕我直言,这两句唱词改的不好,总觉得新词与剧中特定的环境,人物的处境地位,人物内心悲愤情感的流露格格不入。尤其是“明珠”一词,不知从何谈起。一孔之见,朋友批评指正!
有同感.秦香莲侍奉公婆,抚养子女,可谓贤德之妇。她自强自立但绝不会自负,更不可能把自己比作“明珠”。

TOP

☞ 对传统经典的评剧精品应该尊重原作

非常赞同戏友 王家 和 淡泊人生 版主的观点。
对传统经典的评剧精品我们应该尊重原作。我认为:对于中国戏曲传统又经典的剧目的 “改版”“ 换名”及 “更词 ”甚至“翻排”等等做法,这不是创新与发展,而是在“胡编滥造”就如同是“旧瓶装新酒”。就如同现在的一些人搞“时代穿越”的电视剧,纯粹是瞎编乱造脱离现实生活。
中国的评剧艺术在传承传统经典剧目精品的基础上,需要结合当今现实的社会生活,创新出适应当今市场需求的新的东西来,而不是在研究“旧瓶装新酒”的东西。举例说明:话剧《郭明义》的排演成功,它结合了当今社会现实人物事迹,已经深受广大观众所喜爱。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能否反思一下,大家这么多年都在干些什么呢? 能否有哪位评剧专(名)家创新编排出评剧版本的《郭明义》?......只有这样中国的评剧艺术才会有出路,才会有所创新与发展......

[ 本帖最后由 玉芙蓉 于 2017-6-17 21:23 编辑 ]

TOP

牵一发而动全身,最好不去乱动

TOP

中国评剧艺术需要:传承↔创新↔发展→

爱马62: 这绝不是“牵发”与“动身”的问题。首先,我们要尊重老一辈评剧艺术家的原作。其次,在传承评剧艺术精品的同时创新发展评剧艺术,编排出新的评剧艺术精品并使之适应当今社会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

TOP

写新作,出精品,别总在已经成为经典的传统剧上改唱腔,改唱词,让戏迷们找不到一个标准。

TOP

赞同楼上老师的观点。不要拿已经被广大观众认可的经典剧目随便进行再创作,甚至胡编乱造。如此“创新”下去,评剧艺术焉能发扬光大。

TOP

为什么年轻人对评剧不愿意看,不愿意听,就是一些老戏唱腔太老,节奏太慢。不适合现代人,评剧也应与时俱进应创作些现代戏,你看,黄梅戏,越剧,豫剧,二人转都跑评剧前面了。也不知那些专业剧团干些什么。

TOP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群众的意见与上层的做法有严重分歧。我也认为古典的就像古董那样原样保护它就最好,然后我们艺人们再创作新剧,赋予新的思想和艺术,那不是更好吗?群众一定会欢迎这些新艺术品!比如挖掘当前社会变革中的好材料编排新剧。不要总想着改编人家名作。说句莽撞的话:我感觉凡是去改编人家已经出了名的艺术剧作的作品(如西游记、济公等很多),播完即完,没有一个能流传下来的!白白浪费人力物力。不知那些改编者们为什么总是看不到这个事实?除非改编艺术形式如戏曲改为电视剧等。

TOP

再啰嗦几句,传统的东西,今天只说评剧艺术。解放后建国初期评剧鼎盛时期,创作了那么多的好剧目,赢得了那么多观众的喜爱。可今天勉强维持在舞台上演的剧目能有几个,评剧的“粉丝”除了六七十岁的一帮老头老太太之外,年轻人又有几个?改来改去,连这帮“粉丝”都失去了的话,后果可想而知。
   我想,只有趁这帮“粉丝”还健在,以他们为桥梁,在政府部门和传媒机构的鼎力支持下,把更多的年轻人吸引到热爱传统评剧艺术队伍中来,才是弘扬和传承这门传统艺术的唯一出路。
   个人拙见,口无遮拦,请指教!


[ 本帖最后由 hyx-sgh 于 2012-8-12 21:42 编辑 ]

TOP

创新改编要有原则,要有规范,不能背离评剧艺术的“源”。评剧不是歌剧,不是杂耍,不能居功近利搞一些不伦不类的东西来迎合当前青年观众的浮躁心理,这是对评剧艺术的践踏。评剧艺术是国家文化遗产,界内权威.艺术家们要致力于传承创新发展,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给与扶持,评剧就大有希望。期待评剧这颗风雨飘摇的艺术之树,再现生机,枝繁叶茂。

TOP

我同意大多数朋友的看法,生书熟戏,不改为好

TOP

看了新版评剧秦香莲两句唱词之争有感,心情复杂,发表个人拙见,改动者可能认为秦香莲是善良的,坚强的,不畏权贵的。但剧中秦香莲穷困潦倒的形象怎像明珠、就算海底明珠,观看评剧不是看交响乐,不用丰富的想象。。。。再者,原唱词对比合理,她是一轮明月圆又亮,我好比乌云遮月缺半边。怎能月亮对明珠,挨不上。如果是,凤冠上的明珠圆又亮,下句是,水底的明珠难见天,也算搭边。个人愚见,不对之处朋友们指正。。

TOP

麻烦他们改成穿越剧好了 自作聪明 表面是立异标新 实则为哗众取宠  却没想到落得个千夫所指 这是严重对传统文化的亵渎 悲哉

TOP

好多传统剧目多是经后人修改后成为经典而被传承的。只要改的更加合乎情理,观众乐意接受才行.秦香莲的两句唱词的改动,的确不合逻辑.不尽人意。瞎说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