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一篇让人深思的历史文献(三)

一篇让人深思的历史文献(三)

1959年,魏紫臣由滦县调往乐亭任县长,魏县长十分重视文化、体育事业,所以在他来乐亭的同时,也将滦县评剧团带到了乐亭,从此,乐亭县又有了自己的评剧团。
    当时的乐亭评剧团,组织健全,文武兼备。演员中有原林西落子园子里培育出来的梨园弟子,当年他们曾和筱俊亭、韩少云、花淑兰等著名评剧艺术家共同从艺,艺术根基扎实。有享誉冀东的水金珠和诸月桥、刘金霞、白艳苹等,有从中国评剧院出科的洪妹兰、王宝华,特别是还有国家七级武生演员董月华,资深武功教师李德奎和编导池汉章、张树亭,可谓阵容强大,人才济济,是一支生气勃勃的艺术团体。
    评剧团为乐亭的文化生活带来了生气。他们在城镇演、也经常下乡演,有时还去到邻县、外地区演,涉及面达京津唐秦乃至东北部分地区,他们高超的演出技艺,颇得群众的赞誉,使乐亭县评剧团的声名远播。
    剧团演出的剧目有传统戏、有现代戏、也有新编历史戏。像传统戏《窦娥冤》、《天河配》、《三滴血》,现代戏《野火春风斗古城》、《沙家浜》、《杨三姐告状》、《收租院》等。
    剧团立足发展,在充分发挥老演员艺术青春的同时,不断从外地引进、从基层选拔,尤其注重培养青年演员,不断充实演员队伍,壮大演出力量。像选用的史申琴、齐玉荣、常淑珍,重点培养的司弦高建民,司鼓赵德山,演员周惠兰、王桂芝、郝翠梅、崔雅秋、张洪等一大批优秀的评剧表演艺术人才。
    1959年,女小生周惠兰拜师唐山地区评剧团表演艺术家洪影,成为当时洪影最得意的门生。在严师的培育下,周惠兰的演唱艺术有了长足进步,演唱时发出的声音甜美柔润,节奏明快流畅,表演细腻传神,可谓声情并茂,深受观众的喜爱,在唐山地区享有“二洪影”的美誉。她演出的《三看御妹》,曾让许多观众倾心感动,回味无穷,让人看了又想看。当年乐亭县委书记张子明看过她的演出后,为之拍手叫好,对她的表演艺术大加赞扬。至今,老艺术家洪影提起周惠兰这个得意的弟子,仍不住赞叹地说:“周惠兰的身段、唱腔、作派都是最像我的一个学生。”称她是一个难得的评剧艺术人才,对于周惠兰早年弃艺,至今仍感到惋惜。
    乐亭县评剧团在发展中不断壮大自己,不仅培养出一批艺术人才,还为提高演出质量,适应观众的精神需求,千方百计添置服装道具,直到文革前夕的1965年,还投资万余元专门从苏州订制了新编历史剧“百岁挂帅”的全套服装。正当剧团全体演职人员雄心勃勃努力向艺术高峰攀登的时候,那场文革风暴,宣告了乐亭县评剧团艺术生命的结束。演职人员有的回家、有的下放、也有的走上了其它的工作岗位。评剧,在乐亭一时消声匿迹。
昙 花 又 现
    1968年秋,乐亭县成立了文艺宣传队,1970年以后,宣传队开始演唱革命样板戏,后来又排演影调戏,称乐亭县剧团。其时,该团小节目、京剧、影调戏都演。直到粉碎了四人帮,文艺战线百花齐放,民间戏曲又焕发了青春,1977年,乐亭县剧团正式定名为“乐亭县评剧团”。剧团成立后,调整了领导班子,招回了原评剧团的部分演职人员,从唐山请来了评剧艺术家洪影等做艺术指导,并由洪影主演传统戏《十五贯》中的况钟。著名丑角演员张春华扮演娄阿鼠。由于当时各级领导重视,演员士气高涨。在短时期内就排演了现代戏《夺印》、古装戏《十五贯》。所排剧目在1978年春节期间正式在县礼堂演出,群众争相观看,连续演出达十余场,场场暴满,轰动了全县。接着,剧团又去到昌黎、秦皇岛、北戴河和辽宁的兴城、锦西一带演出,颇受观众欢迎,一时间,乐亭县评剧团的威名大震。接着又排演了现代戏《小二黑结婚》和古装评剧《秦香莲》,更是锦上添花。后来又排演了《杨三姐告状》、《三看御妹》、《张羽煮海》、《刘巧儿》等剧目,不仅在本县城乡演出,还去到邻县、唐山、天津、秦皇岛、东北等地,连续三年演出不衰。
    随着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也对剧团的演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剧团的体制管理方式已不适应形势的发展,造成了所演剧目的质量满足不了观众的需要,再加上少数老演员的年龄过大,青年演员培训也不到位,演员工资待遇偏低,使有些演员走穴或调离。如小生演员冯怀去了阜新市评剧团,旦角演员王桂芝、周艳娇等骨干力量离开了评剧事业,使剧团在困境中于1981年秋解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