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锦州市评剧团60年闪光的艺术历

锦州市评剧团60年闪光的艺术历

作者:刘金恒
自有牡丹真国色--锦州市评剧团60年闪光的艺术历程

锦州市评剧团成立于1952年,前身是辽西省评剧院,以阵容强大、群星荟萃、珠联璧合、行当齐全享誉全国。拥有花淑兰、筱俊亭、陈桂秋、筱玉凤、陈云秋和李继宗、王春来、周学忠、齐瑞年、李晓梅等颇具声望的艺术家,拥有徐培成、刘虹、林慧心、国艳秋、周承杰、刘锦生、孟宪文、马金明、龙云生、刘爱华、张旭红、武翠红、张宏莉、李金光、金汉书、曹希杰、王影泽、曹忠林、王音、闫革军等高级职称青壮年表演艺术家。锦州市评剧团培养了一批优秀青年演员、演奏员,至今仍然活跃在舞台上。

  建国之初的1953年,以花淑兰、筱俊亭担纲主演,陈桂秋的《人面桃花》,被媒体誉为“独树一帜的反串小生”,花淑兰的《茶瓶记》唱红江南塞北,享誉全国,并创立了“花派”。锦州市评剧团是“花派”、“筱派”的发源地。创演了《刘胡兰》、《王贵与李香香》、《红楼梦》、《游龟山》、《劈山救母》等剧目。灌制了《游龟山》、《断桥》唱片,全国发行,出版了《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剧照连环画。

60多年来,锦州市评剧团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在艺术生产上实现了优秀传统剧目,新编历史戏和新创现代戏相结合,满足了不同层次观众欣赏口味。1960年,锦州市评剧团代表李玉琨出席全国第三次文代会,受到毛泽东主席、刘少奇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锦州市评剧团,坚持“出人出戏走正路,图存图荣争一流”的办团宗旨,扎根于锦州文化土壤,不断打造艺术精品,积极探索戏剧改革,已演出各类剧目300余种,代表剧目30余出。《狐仙女》一剧曾先后在北京、天津等地演出高达269场,受到中央领导宋任穷、赛福鼎等同志的亲切接见,全国有几十家剧团学习、移植、改编了该剧,《人民日报》还以《心中充满着一团火》为题撰文肯定了锦评人锐意改革和开拓进取的“一团火精神”。《天子泥人梦》在国家文化部“振兴评剧交流”演出中荣获优秀剧目奖;《风流娘们》在中国首届(唐山)评剧艺术节荣获优秀演出奖;颇具辽西风情的“关东三部曲”《关东八月秋》、《关东腊月雪》、《关东杨柳青》搬上评剧舞台,其中《关东腊月雪》在第三届中国评剧艺术节荣膺优秀演出奖;《新台月》参加第四届中国评剧艺术节荣获优秀剧目奖;评剧《任长霞》以及戏曲小品《换招牌》荣获全国“曹禺杯”戏剧小品大赛银奖;戏曲小品《悲金悼玉》荣获东北戏剧小品大赛金奖;在2008年“环渤海”三省二市评剧中青年演员展演中又荣获二等奖。以编剧和出品人双重身份录制了电视戏曲连续剧《野戏班》,曾荣膺全国电视戏曲连续剧评比金奖;中央电视台录制、播放的电视戏曲片《关东腊月雪》,荣膺了辽宁省“五个一工程”奖,中央电视台录制、播放的电视戏曲片《新台月》,在2010年于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受到广泛赞誉;锦州市评剧团的十余种经典评剧光盘,在全国出版发行,深受观众欢迎。

自有牡丹真国色,桃花依旧笑春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