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桂接受北京电视台《晚晴》采访吐心声
作者:宇扬评剧苑 放大字体:[ 大 中 小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开心网
腾讯微博
人人网 -
日前,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西路评剧领军人物张淑桂接受了北京电视台《晚晴》栏目组记者采访。年已古稀的张淑桂回顾了自己从8岁登台演出至今60多年的评剧生涯中的苦辣酸甜的故事,谈及最多的还是为正处于低谷的底层的西路评剧的传承和发展忧心忡忡。
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晚晴》栏目摄制的张淑桂专题片《掌声响起来》将于8月13日8:55播放,请朋友们们届时收看
年仅8岁的评剧演员
在张淑桂的相册中,有一张侍女装扮的女孩的剧照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张淑桂小心小心翼翼地取出这张保存了64年的旧照片,她告诉记者道:这是她8岁时从艺后第一张剧照,是她在新凤霞主演的评剧《天河配》中扮演为王母娘娘撑扇的玉女的剧照。张淑桂兴奋地回忆到:“当年《天河配》被邀请到怀仁堂演出,演出结束后,毛主席派工作人员送来了一个小盒子,里边装着一个面包、二根香肠、一个苹果,说是送给最小的演员的。我还从来没有吃过面包和香肠呢,我激动极了,高兴地回家送给了妈妈。
40年代初,张淑桂出生在北京一个贫苦的家庭中,为了给自己找个挣钱的地方,她求妈妈带她去报考新凤霞、张德福所在的首都评剧团学评剧,考场上,年仅8岁的小淑桂高歌一首《小鸽子》倾倒了考官,团长李凤阳、王度芳当即决定收下这个“小机灵”。在剧团是边学边演出,除管饭外,每月还有十几元零花钱,小淑桂一分都不舍得花,全部交到母亲的手中。每天,小淑桂和成年演员一样吊嗓、练功、排戏、演出,她知道: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每当回忆起自己当小演员的生活,张淑桂脸上都会绽开出幸福的喜悦:“当小演员虽然很苦,但我得到了前辈、同行的照顾关爱,许多事我终身难忘。”
张淑桂又向记者讲述了和新凤霞配戏在舞台睡着了的故事:新凤霞主演《艺海深仇》,8岁的张淑桂饰演杨小凤,饰演杨凤英的新凤霞自杀前有一大段反调唱腔“夜深沉,灯光淡” 当时新凤霞唱到“我推开妹妹去上吊”发现饰演杨小凤的小淑桂睡着了。此时新凤霞放下上吊绳,直奔妹妹床前,随即唱道:我的妹妹呀….尽管使劲地摇晃着她,可熟睡中的张淑桂就是不醒。新凤霞便一把将小淑桂抱了起来。此时小淑桂一下子醒来,她明白了一切:闯祸了!然而机警的小淑桂在接下一大段独白时表演的非常到位。演出之后,李团长把她抱了起来:“谁也不许批评小淑桂,她才是个8岁的孩子呀!”,老演员李文质补充道:“不但不能批评,还要表扬她。小小年纪,整天和我们成年人一起练功,一起排戏,一起演出,容易吗?”
我是评剧的幸运儿
张淑桂的艺术生涯离不开众多评剧前辈的传授和提携。她与新凤霞、魏荣元、马泰、张德福、喜彩莲、花月仙、李忆兰等一大批老艺术家同台演戏。1958年入中国评剧院,拜花月仙、西路评剧老艺人小蜜蜂为师学艺。她的演唱奔放、跳跃、舒展、传情,调门高,戏路广,博彩众长,她擅将传统评剧与西路评剧巧妙融合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在板头、气口、润腔及嘴皮子功夫上都有独到之处,享有盛名。
谈及自己的艺术风格,张淑桂总是这样说:“我是评剧的幸运儿,我的艺术生涯离不开众多评剧前辈的传授和提携。”她生长在评剧名家荟萃、流派纷呈的艺术氛围中,年轻的她真不不知自己应该归向哪一派?以魏荣元为代表的老艺术家鼓励张淑桂吸取各家之长,唱出自己的风格。在中国评剧辉煌的60年代,一大批老艺术家们不计名、不为利,甘当配角、众星捧月一样地提携着她,每当回忆起这些,张淑桂的眼睛便充满泪水: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
体验生活才能刻画人物
张淑桂在轰动全国的《夺印》《向阳商店》的舞台形象至今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当记者问及她当时做为青年演员,如何塑造出如此鲜活的舞台人物时,张淑桂果断地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一个演员,如果没有生活,演出的戏就一定不会鲜活。” 在中国评剧院排《夺印》《向阳商店》前,领导均安排演员们深入农村、商业一线体验生活,和农民、商业职工实行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农村,张淑桂是和一位基层女干部三同在一起,是这位勤劳本份、朴实无华、大公无私的女干部的点点滴滴感动和感染了自己,在排《夺印》时,她将这位女干部的精神风貌做为剧中人胡素芳的原型,成功地塑造了胡素芳的舞台形象。
为了演好《向阳商店》,她又和魏荣元、马泰、张德福、席宝昆、陈少舫等多次来到基层商店当“售货员”,一次一位顾客找到商店反映说她给称的油不够分量,魏荣元、马泰亲自向她教授了称油的绝窍。《向阳商店》中,张淑桂演活了这位热爱本职工作的青年售货员刘春秀,其中《夸手》《一杯糖水》已成为经典被业内外广泛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