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善学如泉无止境:戏痴盖学泉的评剧情

  盖学泉1989年出生于辽宁朝阳,父亲也是一名评剧演员,爷爷奶奶也唱评剧。说来也巧,记者进剧场看的第一出评剧就是由北京凌空评剧团创排、盖学泉的父亲盖宗耀主演的评剧《灶王爷》。盖学泉说,他的父亲到现在还坚守在评剧的舞台上,常年在河北、东北一带的基层演出。
家庭的影响是盖学泉走上评剧道路的第一要素。那时候,朝阳还是一个评剧盛行的地方,常年都有评剧演出。他们全家也都经常沉浸在评剧的欢乐海洋里,盖学泉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结缘于评剧的。在他还没出生时,就已经开始胎教了。他是听着评剧的旋律迫不及待地来到这个世界的,没有人刻意去教去诱导,盖学泉或许是骨子里就有评剧的基因,天生就有对评剧热爱的细胞,可以说盖学泉是在檀板阵阵、丝竹声声的评剧旋律中出生、成长的。
伴着悠扬的评剧,盖学泉成了剧团的小跟班,快乐地度过了学前生活。而这些年,他小小年纪已经学会了不少评剧唱段,不仅如此,就连化妆以及云手、踢腿等一些基本功他都学得很快。小小幼苗注定将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盖学泉回忆说,当年他最开心的就是盼着评剧《秦香莲》、《卷席筒》等大戏演出,只因为里边有小孩的角色,从盼着看戏到他自己成为剧中的小孩,在盖学泉小小的心灵里不知萌动了多少次想法,他要上台他要做演员,没想到,小小年纪刚一登台便赢得了好彩头,于是一发不可收拾,他终于“出道”了,每当一有小孩角色的时候,盖学泉都会兴奋地装扮好,在后台静静候场,就像一个小大人一样,或许他也不能完全理解故事情节,但他却把角色演得有模有样,这或许就是天才吧!
“我想成为一名评剧演员。”这个梦想盖学泉6-7岁时就确定了。从小喜欢评剧的盖学泉,自从登上舞台后,得到观众的认可,也受到家里人的夸奖和肯定,“你可以当个评剧演员”,由此埋下了梦想的种子。此后,盖学泉努力学习评剧唱腔、唱词和基本功,沉迷于此。
现在知道唱戏要理解人物,但当时盖学泉因为年龄小根本无法理解剧情无法理解唱词也闹过笑话,所以到现在他还记忆深刻,也由此盖学泉深深懂得,唱戏更是演人物。
在家人的鼓励下,盖学泉决定真正走上演艺之路,考上了评剧花派创始人花淑兰创办的艺校,那年是2001年,他才12岁。
在艺校的这些年里,能够跟花淑兰老师朝夕相处,能够得到花老师手把手地口传心授,他是幸运的,如果说父母、爷爷奶奶是他的启蒙老师,那么花淑兰老师则成为他评剧道路上最重要的引路人。在这里,他还认识了一位大哥哥冯子洋,后来成了他的师叔,也受到了冯子洋的不少照顾。
盖学泉是挨过打的,这也是他的福分。众所周知,学习戏曲最重要的就是基本功,所谓基本功即唱、念、做、打,为了掌握这些基本功,学员们是要经历炼狱般的磨炼。旧科班把教戏叫“打戏”,好像学戏和挨打是一码事。体罚学生不一定对,但从学戏本身来说,盖学泉确实学到了真本领,没有白挨打,这也证明他是接受过传统教戏方式的,所以对基本功的掌握程度可见一斑。
   盖学泉吃了不少苦,但愈发坚定了他要学好评剧的决心。虽然也有挨打的时候,但他是聪明的,领悟能力超出自己的年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他成长很快,基本熟练掌握了“僵尸”、“抢背”等高难度动作,也练就了一些书法,可以说文武并重,深得老师们的垂青。
毕业后,盖学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评剧院,凭借《刘伶醉酒》先声夺人,摘得黑龙江省小梅花戏剧大赛金奖。
在对评剧艺术的追求上,盖学泉孜孜以求、如饥似渴,终于在一位老师的推荐下,盖学泉再次考入中国评剧院,那年,他17岁。在评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北京实践最多成长最快
然而他不满足自身技艺,毅然重返学校深造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盖学泉到了北京,主演了一些折子戏以及大戏,特别是由他领衔主演的评剧《陆文龙》是一出文武并重的戏,非常考验演员的功力,我们都知道评剧少有武戏,而盖学泉在北京舞台的成功不仅丰富了评剧剧目,更让他在北京站稳了脚跟。记者虽然没有看过这出戏,但却经常听到戏迷们的啧啧赞叹声。
盖学泉在自己的事业上升期时,突然遭遇“倒仓”困扰,作为一个演员如果不能顺利度过“倒仓”期,那是相当致命的。盖学泉却不是那么顺,然而他并没有气馁,依然吊嗓子、练功,他潜心钻研各个流派唱法,希望领悟先生演唱真谛。功夫不负有心人,虽然嗓子没有以前亮了,但整体恢复还算不错。
盖学泉也向记者表示,他曾经苦恼过,他非常谦虚地承认,囿于自己的嗓音条件,张派小生、马派老生,他都唱,但似乎又对自己不是太满意,这也许是盖学泉能够不甘寂寞、潜心钻研,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提高的最大动力。
所以,在归派上也一直困扰着他。当年,他也差点归入张门,最后种种原因没能实现,不过一般也经常被当成张派传人。他感激评剧张派创始人张德福,评剧名家齐建波、马惠民、陈胜利、王金章等的悉心教导,无关流派,只有艺术。
实际上,盖学泉很会用嗓子,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能正确认识自我,在自己嗓音条件基础上去唱技巧、讲吐字、演人物、抓灵魂,博学多长的人注定会形成自己的特色。
后来盖学泉想通了,与其被现有条件所束缚,不如摒弃刻意模仿而吸收多家之长,让自己的演唱技巧更加运用自如。
盖学泉沉浸在首都这座戏曲艺术繁荣鼎盛的城市里,深感自己艺不从用,于是于2011年考入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继续深造评剧表演专业,了解盖学泉的人并不难理解,只要能对自己的艺术有帮助和提高,他都愿意去做。
戏校期间,在以评剧名家马惠民为地方戏曲系主任的领导下,盖学泉无论是戏曲理论还是戏曲实践都获得了长足发展,飞跃提高,这也成为他进步最快收获最多的时期。他对这段经历颇有感触,这也同样是盖学泉艺术道路的一个新的起点、转折点。对恩师马惠民等更是感激不尽,他深知老师们倾囊相授的期许,更懂得老师们对自己的一份真情。都是爱评剧的人,看到聪明好学的传承人,老师身上的玩意儿恨不得都给下一代。

所以,盖学泉在演唱技巧、发声技巧、吐字归韵、人物理解等方面都有所升华,因为他永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得到了。在戏校毕业典礼上,他再次惊艳亮相,以京剧武生名家刘杰教授的一出昆曲“宝剑记”(《林冲夜奔》)示人,再次展示了他多年所学的扎实的基本功。不仅京昆,盖学泉有时间也会参与一些黄梅戏等地方剧种的演出实践,他说,多学没坏处,而且艺术是相通的,学得多了唱得多了见得多了总会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他还举例说,师叔(国家一级演员、张派弟子冯子洋)就将越剧《梁祝》用到了评剧的演出中,效果相当好,而冯子洋多年前就向记者推荐过盖学泉,是评剧的好苗子,值得多多关注。

如今的盖学泉,已经出落成一位优秀的青年演员,曾荣获环渤海评剧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中央电视台《青春戏苑》评剧青年演员擂台赛“金奖”,第九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优秀青年演员表演奖”等奖项。而这一切,也正是盖学泉对自己老师们最好的回报。
作为一名年轻演员,他的价值观里充满了正能量,对于评剧大环境下的诸多问题,他也苦恼过,他也纠结过,然而盖学泉从未抱怨过,他永远都会谦虚地笑笑说,“还是自己有很多不足吧!”所以,盖学泉把“学”看得至关重要,他知道该如何用“学”来装点自己,“学”成为他毕生的追求,而学无止境,唯有踏实练好基本功,当机会来临时,才能做一个有准备的接班人。一个普通的中国评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伟大的第二大戏曲剧种评剧表达着无比的尊重和敬畏。
盖学泉评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之“哭娘”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