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陈钧老师对评剧唱腔呈现几种状况
摘录陈钧老师在1998年11月编写的《评剧音乐发展简述》中五、五六十年代唱腔呈以下状况:1、剧种音乐的程式性和剧目音乐的统一性常被忽略,出现了腔随人变、戏无定腔、戏同腔异、传统戏无传统腔现象。2、30年代中期己经成熟、规范的板式结构在未被认识的情况下均被打破。许多新唱腔又以“月明珠调“头眼起腔形式为模式,并在大量唱腔中采用顶板起腔形式……。有些甚至以歌曲写法来创作评剧唱腔。因此传统板式在新唱腔中已无严格、统一的结构规范。3、30年来,〈慢板〉上下句尾腔缩短的趋势此间更加扩大,在〈慢板〉的影响下,〈二六板〉中短尾腔缩短的趋势此间更加扩大,于是导致了〈二六板〉与〈垛板〉上概念的混乱,出现混杂现象。4、为加强抒情性,创作出了许多“正反调大慢板“。几十年来这种“大慢板“并无统一的结构和旋律规范。5、在旋律上,对传统唱腔中的核心语汇和音腔模式尚无充分识,新的创作只以普通话语音为依据。在保留评剧风格时,才有意识地运用传统音腔模式。旋律创作亦呈多样性,长期以来未能形成统一的规范。6、在男声唱腔创作上进行了较大努力,花脸行当唱腔在个性上效果较好,生行唱腔尚缺少个性,某些唱段歌剧味较浓,男声演唱采用降低四度的方法,解决了男女演员同调演唱时男演员音区不合适的矛盾。7、创作了一些新曲调,新板式。如:〈行板〉、〈反调二六板〉、〈凡字板〉等。总之,五六十年代以来,评剧新唱腔创作数量很大,显著的特点是形式多样,缺少统一规范。(标准化)
[ 本帖最后由 枫之韵 于 2015-5-19 18:1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