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追记著名评剧演员李宝珠

追记著名评剧演员李宝珠

追记著名评剧演员李宝珠


                                

作  者  龚义江



       前言:
       再过几天,就是鞍山著名评剧演员李宝珠老师去世一周年的日子。我们“文化之旅”栏目之所以做这样一篇文章,一是怀念德艺双馨的李宝珠老师;二是关注,曾为中国第二大剧种的评剧的未来走向。
       卖房子卖屋,也要听听李宝珠
       1930年,李宝珠生于天津,取名玉如,由于家境贫寒,她被卖入宝兴剧院。当时,天津有两个京剧科班,一个是天华景,另一个就是宝兴剧院。李宝珠7岁开始学艺,凭着刻苦努力,她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基本功。多年后,其家人回忆说,她不仅能在舞台上连续翻三十多个跟头,还能从舞台上最高的高度——三张摞起来的桌子上往下翻跟头。
       李宝珠19岁时,全国解放,李宝珠正式登台表演京剧。然而,由于当时京剧萧条,评剧比较受大众欢迎,于是,李宝珠便拜评剧大师碧月珠为师,系统地学习评剧表演艺术,并将名字改为李宝珠,以纪念宝兴剧院和碧月珠。
       随后,李宝珠在天津各剧院演出评剧。她演出的剧目《梁红玉》、《花木兰》等都是根据京剧改编的。当时,评剧中没有武戏,因而也就没有“刀马旦”这一行当。有着扎实京剧功底的李宝珠,将京剧中的武打要领巧妙地融入到评剧中,表演起来如行云流水,因而填补了评剧表演上的空白,她也由此成为评剧中的刀马旦。
       不久,为了配合形势,李宝珠又主演了《小女婿》,而后来成为李宝珠丈夫的彭诚信,则在天津另一个剧团饰演《小女婿》中的田喜,和李宝珠扮演的香草是一对恋人。于是,闲暇时,李宝珠就去看彭诚信的戏,不过,两人没有直接交流过。
       1953年,是李宝珠命运转折的一年。这一年,李宝珠来到山东聊城评剧团。有关人员到天津寻找与李宝珠配戏的小生,结果相中彭诚信。彭诚信到达聊城后,两人合作默契,先后演出了《吕布戏貂婵》、《刘巧儿》、《孔雀东南飞》等剧目。彭诚信优秀的表演和朴实无华的为人,令李宝珠极为欣赏,最终,两个人结为夫妇。
       在山东期间,由于经常下乡演戏,李宝珠成为农民眼中的“明星”。当时,聊城一带流行这样一句顺口溜:“卖房子卖屋,也要听听李宝珠。”说的就是不惜一切代价要看李宝珠的表演,可见李宝珠当时受欢迎的程度。多年后,李宝珠的一个学生和山东聊城的农民聊天时,对方还问起李宝珠的近况,并表示“在我们那儿,李宝珠太有名了。”
       伯乐相中了千里马
       1960年,李宝珠夫妇来到鞍山。促成此事的,就是我市著名评剧演员李少岩老师。原来,李少岩与彭诚信从小在一起学戏,感情深厚。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评剧在鞍山颇受欢迎,但缺少女主演。于是,已成为鞍山市评剧团骨干力量的李少岩建议请李宝珠夫妇来鞍。团领导十分认可,李宝珠夫妇也很高兴。然而,此时李宝珠所在的河北省评剧团坚决不答应,为此,求贤心切的鞍山市评剧团领导找到市领导,市有关领导立即给河北省委书记写了一封亲笔信,强调李宝珠夫妇来鞍的重要性,希望河北省把李宝珠“让给”鞍山,这才迫使河北省评剧团放人。
       据李宝珠丈夫彭诚信回忆:“我们到达鞍山的第二天,马上就参加了演出。”两人演出的第一场戏是《花木兰》。舞台上,李宝珠的表演粗犷与含蓄兼有,武打与唱做并重。出场时,她用“闺门旦”演法,端庄秀雅,大有闺秀风范。当木兰从军改扮男装后,李宝珠又借鉴京剧“武小生”的技巧,仍不失女性特色。特别是在一场激烈的武打戏后,木兰获胜,元帅为其庆功,席间意欲将女儿许配给木兰。木兰惊而不慌,借故退席对月抒情,此时,李宝珠又恢复了旦角的演法,既有女性婉约之美,又不失三军上将的豪放仪态,人物情绪和行当的技巧都转换得清晰而有分寸。自然,台下掌声如潮。
       在演出期间还有这样一个插曲,据彭诚信回忆:“听说我们要演《花木兰》,鞍山市京剧团的一些京剧演员很诧异,怀疑评剧也能演武戏吗?于是,整个京剧团的人都来看《花木兰》。”结果,许多人“被震住”了,李宝珠一炮走红。
       在随后的20多年时间里,李宝珠一直活跃在舞台上,相继演出了《英节烈》、《奇双会》等古装戏和《杜鹃山》、《红灯照》等现代戏,给鞍山人带来了难以忘怀的欢乐。特别是文革结束后,鞍山恢复了《秦香莲》、《人面桃花》等传统剧目的演出,于是,观众们争相购票。有一位观众老太太特意为李宝珠煮了十个鸡蛋,因为见不到李宝珠,就托人把鸡蛋转交给了她……
       宁可艺压钱,不能钱压艺
       成名后的李宝珠,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使熟悉与不熟悉她的人,感受着一个与众不同的李宝珠。
       在许多人的记忆中,李宝珠是一个“老实忠厚,勤奋敬业的人”。她的同事李艳蓉清晰地记得,有一年演出,演员分为A、B两组,李宝珠和另一组的一位演员饰演同一个角色。订做服装时,有关人员只按着那位演员的尺码做了一模一样的两双彩鞋,李宝珠穿着这双挤脚的鞋却一声不吭,只是私下里把挤得发青的脚展示给李艳蓉看。“甭说她那么大的名气,就是一般演员,彩鞋穿在脚上不合适,只要提出来,团里也会给调换的。可她就是这样,不愿给组织添一点麻烦。”李艳蓉感慨道。
       平日,李宝珠说话时总是“轻声慢语”的,而且没有一句闲话,可是一到了舞台上,她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声音洪亮,目光如炬。”她的同事李长发回忆说:“1975年,我们到工厂演出《杜鹃山》后,大家都到食堂吃饭,可是却唯独不见李宝珠,原来,她正在后厨帮着刷碗呢。就连食堂的大师傅也挺感慨‘这么著名的演员,还帮我们刷碗。’类似的事情还有许多,每次演完戏,她都主动帮着打扫舞台,她就是这样,一点没有主演的架子。”
       李宝珠育有六个女儿,每个孩子出生后,她都会把孩子送回天津老家,只为腾出更多精力钻研业务。她的一位同事还记得,李宝珠怀孕4个月还在坚持练功——在台上翻跟头。即便到了不惑之年,她依然天天清晨在舞台上跑圆场、练把式功。她演杜妈妈就是杜妈妈,她演慈禧就是慈禧,每个角色,她都能演出那个“范儿”(行话,演什么像什么)。
       李宝珠视演戏如同生命。她主演《人面桃花》时,已近半百之年。为了演好剧中的妙龄少女,台上,李宝珠必须穿一种特制的紧身衣,以展现出少女苗条的身姿。然而,对于精益求精的李宝珠来说,仅有这些还不够。每次演出前,李宝珠只吃一个鸡蛋,以便保持“形体上的完美状态”,两个小时下来,其间的滋味可想而知。
       在当年的鞍山市评剧团,有一个不成文的“团规”——每次演出,年轻演员都会挤在台下,看李宝珠的戏,揣摩李宝珠的表演,李宝珠也乐于为鞍山评剧事业培养新人。
       我市著名评剧演员张辉曾是李宝珠的学生。她告诉记者,有一次,两人同台演出《清宫秘史》。李宝珠饰演慈禧,张辉饰演珍妃,但是学习过折扇的张辉演出中却要表演团扇,于是,李宝珠就手把手地教她,没有丝毫不耐烦。还有一次,两人合演《吕布与貂婵》,本来李宝珠是主演,她却主动将主演的角色让给张辉,以便张辉积累更多的舞台经验,她自己则甘愿饰演其他角色。张辉感慨地说:“众所周知,演员都‘抢戏’,李宝珠老师却‘让戏’。”最让张辉感慨的是,有一次,张辉从别处学到了川剧中运用水袖的方法,李宝珠得知后,特意找到张辉,向她学习川剧水袖。
       李宝珠时刻关心着自己的学生。有一次,她的学生米艳演出《秦香莲》时,上场前没有吃东西,李宝珠看在眼里,就在后台给米艳剥了一个鸡蛋,等米艳歇场时,一口一口地喂给米艳。不仅如此,李宝珠甚至安排团里的年轻演员吃住在她的家中,以便随时随地传授技艺。
       李宝珠经常说:“宁可艺压钱,不能钱压艺。”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据彭诚信回忆:“我们来鞍以后,大连评剧团也想请李宝珠过去,而且给的待遇比鞍山还要好。当时,李宝珠认为大连评剧团的表演班底不如鞍山,演出效果不理想,所以,就回绝了。”李宝珠的二女儿告诉记者:“妈妈对我们的教育,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字——让、忍。”或许,对子女的教育更能真实地反映出李宝珠内心深处所崇尚的一种理念——淡泊名利、与世无争。
       令人堪忧的评剧
       2008年7月6日,李宝珠因病辞世,在评剧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她的离世令很多人感慨万千。
       6月17日,在鞍山市戏曲剧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过去,鞍山评剧水平在全省名列前茅。如今,随着全国评剧发展进入低迷状态,鞍山评剧也陷入了后继无人的窘境。
       这位负责人回顾了当年鞍山评剧的兴盛。“当年,沈阳评剧院在全国比较有名。其次,在辽宁就是鞍山和锦州,锦州评剧院因为有一些著名的老艺人,所以,水平比较高。鞍山呢,有李宝珠、李少岩等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著名评剧演员张金秋也来到鞍山,增加了鞍山的实力。因此,鞍山评剧水平在全省是叫得响的。1978年,《小女婿》在大庆演出了300多场,盛况空前。特别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鞍山排练的现代评剧《香港漂流记》、《第二次握手》、《姑娘的眼光》等,在省内外也很有名,沈阳评剧院特意派人来鞍山学习。”
       当年评剧兴旺的原因不言而喻。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娱乐方式单一,能到剧院看场评剧,是件很惬意的事情。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老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仍然贫乏,这使得评剧发展有着极为丰厚的土壤。然而,随着电视的普及以及娱乐方式的多元化,评剧发展由盛转衰,人们可以在家看电视剧,也可以去歌舞厅消遣,评剧被许多年轻人认为是“落伍的东西”,看评剧的人越来越少。
       在这种大背景下,鞍山评剧发展举步维艰。
       鞍山市戏曲剧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00年,鞍山市评剧团与鞍山市京剧团等单位并入鞍山市戏曲剧院。由于相关政策鼓励到一定年龄的人员退休,致使不少评剧从业人员办理退休手续,以至于“拉弦的一个没有了,打鼓的就剩下3个人。”在这种情况下,鞍山市戏曲剧院依然寻找新的突破点。2001年,剧院推出的现代评剧《辽河湾》,荣获中国第二届评剧节金奖、辽宁省第四届艺术节金奖。就是这样一出广受好评的作品,参加比赛时,因表演人员不够,鞍山市戏曲剧院不得不从外单位临时借了两个人,乐队也是聘请的。
       这位负责人坦承:“我们是地方单位,从鞍山市戏曲剧院成立之初到现在,没有一名省戏校的学生肯到我们这儿来。更令人担忧的是,现在的家长们不愿意让孩子学评剧,认为学评剧没有什么发展,这就造成鞍山乃至全国评剧演员后继无人。”
       “建院的时候,我们还能演12出戏,但现在,要演一场高水平的评剧……”这位负责人没有说下去,只是不住地叹气。(采访记者:姗悦   摄影记者:丛楠)
                        文章来源:壹周刊     2009/06

TOP

一个字“感慨”。两个字“非常感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