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简议天津评剧七大主演之莲小君

简议天津评剧七大主演之莲小君

作者:yezixu1988
-
莲小君本名杨桂珍,1926年出生,工旦行。9岁学唱时调、太平歌词。11岁拜爱莲君学评剧。12岁登台为师配演。

  师父病故后受赵耀庭、爱令君等人指教。17岁独立演出。50年代初入正风剧社,1958年后为天津市评剧院主演。代表剧目有《于公案》《陈三与五娘》《啼笑姻缘》等。

     提到莲小君就不得不说一下爱派!个人很喜欢高弦低唱的爱派,当然所谓的低唱只是在天津的大环境下相比较!莲小君在原有的爱派中加入了许多大口的唱腔!比如在《孔雀东南飞》休妻一场中,有一句‘一见休书嘚嘚战  刘兰芝心中好一似刀剜’  这句调门足可以与老版的杜十娘‘一闻此言’相媲美   还有在打狗劝夫桑氏劝酒一折中有一句‘尊哥哥 您老不必心叹伤’这句也是一句高腔!  而且这段桑氏劝酒堪称莲小君唱段中的精品 中间加入了许多大口的东西  但有不失爱派的特色。 以顶板的慢板起唱转快二六在到跺板中间加入了疙瘩腔和叼板作为修饰

   接下来说一下莲小君的另一个精品《孔雀东南飞》  织绢的那一折的反调我听过莲小君老师的两个版本   先说一下解放初的录音版本  以反搭调起唱给人营造一种哀怨  委婉  且流畅的意境  一句‘见婆婆’也是顶板起唱 ‘势汹汹’疙瘩腔是爱派独有的唱法(之所以说独有是与花派 筱派 有区别的)‘睡眠迟还需要鸡鸣即起’一个小托音简直堪称完美奉天落子也惯用这种托音但闲的粗犷豪放没有爱派的那种意境美  结尾的甩腔既有小跳跃还有与反搭调相互呼应的流畅!  还有一个版本是晚年(大概65岁左右的录像版本)虽然莲小君晚年嗓子不是太理想但是并不影响这段美感的欣赏,这段与录音版本大部分是相同的  但有一句)‘睡眠迟还需要鸡鸣即起’还需要这三个字明显把调门好升高来诠释心中的哀怨加入了大口落子的元素!所以个人认为录像版本比录音版本的感情更加充沛  精品之作  我也听过刘派和白派的《孔雀东南飞》但是无论是唱腔的情感和设计都比不上爱派的这段

   还有一出戏我认为也是莲小君的一个顶峰之作 《红珊瑚》我其实并不喜欢现代戏原因是唱腔太过新颖唱词也也太多当年的元素使的无法像传统戏那样经久不衰!而莲小君的《红珊瑚》唱腔新却不脱离爱派而唱腔设计丝丝入扣  委婉流畅  例如《红珊瑚》中"海风阵阵紧波浪宽”这是一个八度的跳跃  是对演员功底的一个考验而且也是革新的在爱派中是小跳跃,一般都是61或者是634的跳跃。从来没有过八度的跳跃。紧接的‘爹爹染重病’其中就有634的跳跃!‘来了解放军’是一个六度的跳跃!结尾的锁板严丝合缝,恰到好处!‘十九年’那段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就不多说了···

   莲小君的经典唱段不止这些,像《桃花庵》《于公案》《李香莲卖画》等等都是很有爱派特色名段!有时间在介绍···

TOP

简议天津评剧七大主演之六岁红

作者:yezixu1988
六岁红评剧表演艺术家  生于1923年,卒于1995年,祖籍山东原名孙芸竹。她于1927年因父母双亡而被人贩子转卖,成为沈阳评剧班社北孙家班班主孙鸿魁的养女,学唱评戏。  评剧在奉天老子时期有南孙和北孙两个代表班社,所谓南孙是由孙凤鸣创建的出了很多响当当的名角例如白玉霜,李金顺,筱桂花,筱麻红,花莲舫!在当时这几位角几乎撑起了评剧半边天!而北孙班是由孙鸿魁创立的由葡萄红  倪俊生等···

    我们几天介绍的六岁红老师就是出自北孙班!而且辈分极高,是评剧的祖师爷成兆才的徒弟!因六岁时救场得名六岁红!  后又于白玉霜 李金顺  刘翠霞合作登台!

    六岁红的唱腔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奉天落子的唱法(或者说是李派的唱法)第二部分是刘派的唱法!  由于本人听到的唱段有限。很难找出六岁红奉天落子的唱腔!但是可以通过一些唱段的起腔和落板听出奉天落子的痕迹!例如《保龙山》中见公父‘奴家配的本是郑状元’的落板就是奉天落子风格的落板。但是这段的总体还是走的刘派的路子!所以只能听到一点痕迹来!还有一段个人认为其中也含有奉天落子的唱腔就是《妇女代表》中‘水流千里归大海’这句很符合奉天落子粗犷 豪放的特点!例如《劝爱宝》中‘六尺躯男子汉惧内护短’《打狗劝夫》中‘人逢喜事精神爽'都走的是这个路子!

    六岁红老师刘派的段子就太多太多了!简单的举两个典型刘派唱腔例子!如《赵五娘寻夫》有一段骂书房这段就是典型的刘派唱腔,‘一见不禁怒满怀’板后起腔很容易就能听出往上扬的感觉!尤其是怀那个字往上扬的感觉最明显!没错这就是刘派的特点!刘派的尾音基本上都是往上扬的!这段的落板基本上都是这个路数!‘该是不是该’后面的那个哭迷子!每一个字都是先升在降最后再升!可见演员的功底是多么深厚!“君不君臣不臣···’这几句数板一气呵成!是对演员的气息和技巧的一个考验!  在这个三分钟的唱段里六岁红老师把刘派的唱腔运用的淋漓尽致!个人觉得这段已经超过了刘派嫡传人新翠霞(当然  这是个人见解  勿拍)

     还有一个堪称刘派的代表作也同样是六岁红老师的代表作《卖油郎独占花魁》  我举别母这段的为例!  搭调起唱‘我那好心的妈妈娘啊’时快时慢时缓时急  高而不燥  低而不浊!这确实太难的了!接的是慢板这段慢板虚字特别的多“哎” "呀"  为这段慢板加入了许多俏皮的元素!显得并不枯燥和乏味!这段堪称大口落子里最为代表的一段之一!  我听过李派的这段!大方向是基本相同的!只是李派偏重于抑扬顿挫而唱腔流畅方面处理的并不是很好!而刘派的这段两者并重!更符合时代和角色!

   六岁红老师的艺继承并发展了刘派!而六岁红老师的人品更没的说!举一个例子1948年的时候六岁红和花迎春演珍珠衫!因当时演暖雪的那个演员临时在出了状况!无法到场!六岁红老师先赶前半场的暖雪后赶后半场的王三巧!现在我们认为这根本不算什么事!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能这样做的!确是相当的难得的!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六岁红老师的话 我认为是‘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