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凤霞:评剧《刘巧儿》的创作过程
新凤霞:评剧《刘巧儿》的创作过程
原创:新凤霞
从四九年开始,我怀着对新社会无限的兴奋和感激的心情,排演了不少的新戏,《刘巧儿》是其中的一个。这个戏从第一次公演到现在已经五年了,五年来,我们对这个戏进行了不断的加工和修改,使他逐渐的丰富完整,现在他已经成为各地都在上演的剧目了。广大的观众都很喜爱这个剧目,我常常收到观众来信,遇到一些人问起我这个戏的创作问题,我现在就来介绍一下评剧《刘巧儿》的创作过程。
四九年北京解放以后我还在天桥演戏,我和剧团的同志们看到了新歌剧白毛女的演出,受到很大的感动,当时我就想:“这样的戏我们能演,也应该演”,这样我们就演出了《白毛女》,接着演出了《刘巧儿》。
我们所根据的本子是韩起祥同志的《刘巧团圆》鼓词,那时候我们没有导演,也没有美术设计,没有剧本就写一个提纲编活词儿,各自编各自唱,各自琢磨各自的调子。因为每天都是日夜两场,根本没有排戏的时间,只在散了夜戏之后,在台上走了两遍就演出了,虽然没有导演,我们指定了当时剧团里演丑角的杨志诚同志来掌握这个提纲说戏。我们交换了一下意见,大家都认为这个戏可不能照我们演一般的评剧的老办法来演,因为这是解放戏,要真实。我们就从真实上找办法,大家都穿破旧的衣服,因为群众都是穷人,刘巧儿也是穷人,只有地主王财主穿的好点儿。是活词儿,当然就很粗糙,调子大多是哭腔。
我演出之后,观众不喜欢。
我们大家就在一起研究了,我们觉得是自己做的不对头,我们把真实理解错了,人在台上动也不敢动,脸上连粉都不敢擦,穿的破破烂烂。。。。我们以为这样就是真实,可是观众不要看。于是我们就决定改变办法,穿漂亮衣服,加上舞蹈动作。第二天我就穿上红袄绿裤,带一头花,涂胭脂抹粉,就像演古装戏一样,打扮的花枝招展。刘媒婆穿上清朝的大花边绣花衣裳,别的女演员也都是一样的大红大红大绿的夸张起来,在音乐方面加上了小锣上场。王财主的唱腔根据《锯大缸》的调子加以修改创造,刘巧儿的几段唱词也给固定了下来,因为我们觉得必须要有几段唱才能抓住观众。“桑园”一场,我们是用《老桑园会》作基础创造出来的。
修改后的演出完全用老戏的锣鼓家伙点儿,演员走老戏的台步。刘巧儿父亲刘彦贵抹上了个红鼻子,演员在台上出足了洋相。现在看来,这样演法当然也是不对的。
这时候我们看见了袁静同志写的山西戏《刘巧儿告状》,我们根据这个本子加上了一些场子,特别在“桑园”这场加重了唱。自然和现在的演出仍是大大不同的。尽管观众很喜欢看这个戏,可是我总觉得观众完全是开心取乐,不能从这个戏受到感染,受到教育。
以后我们的剧团——首都实验评剧团从天桥搬到市内来演戏了,在一个短时期内就没有再演这个戏。但是五一年我灌了《刘巧告状》的唱片,却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时常有人来问,为什么不唱这个戏。于是在婚姻法颁布,展开宣传的时候,我们剧团的艺术领导,北京市文艺处的王雁同志就提议整理这个戏。可以说,由这时 起,《刘巧儿》这个戏才开始有了规模,我们根据了袁静同志的《刘巧告状》,结合我们原来演出的一些场子和歌唱,由王雁同志执笔进行修改为评剧本子,王雁同志非常细心的和演员合作,结合演员的条件,把它写成了适合演出的评剧。把原来每个演员自己编的唱词对话也都整理统一起来,消灭了“活词就在肚子里”的现象,并且我们请了夏淳同志担任导演,中央戏剧学院的张尧和苏丹两位同志担任美术和灯光设计。在我们剧团这是头一次和新文艺工作者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
和新文艺工作者合作在我还是头一次,我马上就感觉到夏淳同志热爱评剧,也很了解评剧,并且很快的就进一步了解我们每个演员了。那时由于我们的剧团每天都要演戏,排戏都要在散了夜戏之后,每天都要排到半夜两三点。导演和编剧同志还在排戏的这个时期,把我们每天演的剧目都要轮流看过。那时我们几乎每天都换新剧目,从这里发现评剧的特点,演员的特点,并且把评剧的唱和做都研究的很透彻。经过王雁同志的改编和夏淳同志的导演,《刘巧儿》这个戏迅速的得到了提高。
通过导演的设计,每个主要人的出场都加强了力量,譬如我原来演刘巧儿出场是走小碎步上,导演重新规定叫巧儿坐在炕上纺线,就把巧儿是纺线的能手突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