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工农兵的好演员——记青年积极份子、黑龙江评剧团演员碧燕燕
罗立:热爱工农兵的好演员——记青年积极份子、黑龙江评剧团演员碧燕燕
原创: 伯朗 评剧在天津
碧燕燕小传
碧燕燕(1933—1997)原名韩世鸾,河北省香河县人,评剧女演员,工旦行。幼年初习京剧、河北梆子,后改学评剧,师承表姐碧雁霞。1938年在《空谷兰》、《舍子奉姑》、《七人贤》、《安安送米》等戏中扮演娃娃生,被誉为小六岁红。1949年先后在唐山、天津、秦皇岛一带与著名评剧演员喜彩莲、老碧莲花等同台合作演出。在《吕布戏貂蝉》(饰貂蝉)、《三上轿》(饰李十娘)、《孔雀东南飞》(饰刘兰芝)、《唐伯虎点秋香》(饰秋香)等戏中独挑大梁。
1951年在辽阳、大连、锦州等地演出了《王贵与李香香》(饰李香香)、《小二黑结婚》(饰小芹)、《白毛女》(饰喜儿)、《刘胡兰》(饰刘胡兰)、《急救包》等现代戏。1952年加入黑龙江省评剧团,与吴素舫、杨振邦长期合作,先后主演了百余出剧目。1953年参加东北区戏剧、音乐、舞蹈观摩演岀大会,1956年参加黑龙冮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岀大会,她主演的《葡萄与嫁妆》(饰小姑娘)、《花木兰》(饰花木兰)、分别获优秀表演奖。1962年再拜张凤楼为师,使她的表演艺术更趋成熟。1997年病逝。
碧燕燕演唱素以“小口”为主,在演唱中追求演唱和表演的统一,注重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并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充分发挥其特长。她还善于汲取兄弟剧种的精华,将影腔、京剧、河北梆子、大鼓等旋律揉进唱腔中,塑造出花木兰、沈凤喜、孟丽君、武则天等众多的艺术形象。她不但表演风格朴实、逼真、善于捕捉人物内心复杂的心理活动,而且还能用真挚而动情的演唱,赢得广大观众的喜爱。
碧燕燕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黑龙江分会名誉副主席、中国少年儿童戏剧研究会会员。
正文
碧燕燕从六岁就开始跟一个女艺人学戏。旧社会里学艺真是艰难,整天像丫环一样侍候师傅,可是师傅的本事却不肯轻易传授。到碧燕燕十六岁出师,十年中,师傅直接教给她的戏总共还不到三出半。但是她从八岁就上了舞台,幼小的碧燕燕被戏剧艺术的力量所感染,渴望学习到更多的东西,她虽然在戏里面常常只演一个极不重要的小孩儿或者丫环,可是她注意观摩老艺人演戏,偷偷的学习她们的动作和演唱。每天有空时,她还练习武功。经过了几年的努力,她学会了一些演戏的技能,才在那个戏班子里扮演比较重要的配角。
天津解放以后,她的师傅不演戏了。戏班子发生了困难,碧燕燕和戏班子里的其她演员一起离开天津到唐山、辽阳,哈尔滨等地演出,新社会的生活给了她许多生动的教育。她还看到许多著名的评剧演员像韩少云、喜彩苓、花淑兰等都相继参加了国家剧团,她们的社会地位、政治觉悟和艺术水平都提高的很快,于是她和整个班子在经过一些酝酿和思想斗争后,都参加了国家剧团——松江评剧团即现在的黑龙江评剧团。
进了国家剧团就好像到了家里一样,在剧团里领导上很关心她们,干部们很尊重她们。在生活、工作和学习方面,她们也都受到了照顾。特别是在学习文化上,使碧燕燕深深的感觉到共产党对她的爱护。她原来是不认识字的,像她自己说的:我就能认得我的名字——碧燕燕,可是三个字要一分开家,就不认得了。从前排戏是老师傅口上讲,自己心里记。现在排戏一拿到剧本,她可真的感到苦恼了。起初不好意思说,后来,剧团团长发现了她的困难,特别派人帮助她念剧本。之后,在领导同志的启发下,她决心学习文化,她两个月学会了几百字。开始认识字了,读普通的剧本也不发生困难了,她的高兴是很难形容的。
年轻的碧燕燕接受新鲜事物很敏锐。刚解放时,她也演过《刘胡兰》,但是那时初演新戏,她对于斗争生活缺少了解,新的创作方法也不太明白,表演时就常常从外形上做出“英雄的姿态”。进剧团以后逐渐懂得了表演要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她再度演刘胡兰时便有了很好的创造。剧团里来了新文艺工作者要试验排新戏《葡萄与嫁妆》,她热情的参加这项工作:到农村去体验生活,用新方法排演,主动的和老艺人创造新腔,刻苦钻研自己的角色。。。。。。这一次创造并不是很成功,虽然在东北区第一届戏剧、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大会上,她获得了奖励,但是她还是闹了一阵情绪。领导上为此曾经找她谈话,批评了她的错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