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热爱工农兵的好演员——记青年积极份子、黑龙江评剧团演员碧燕燕

热爱工农兵的好演员——记青年积极份子、黑龙江评剧团演员碧燕燕

                            罗立:热爱工农兵的好演员——记青年积极份子、黑龙江评剧团演员碧燕燕

                                                                       原创: 伯朗 评剧在天津


                            碧燕燕小传
       碧燕燕(1933—1997)原名韩世鸾,河北省香河县人,评剧女演员,工旦行。幼年初习京剧、河北梆子,后改学评剧,师承表姐碧雁霞。1938年在《空谷兰》、《舍子奉姑》、《七人贤》、《安安送米》等戏中扮演娃娃生,被誉为小六岁红。1949年先后在唐山、天津、秦皇岛一带与著名评剧演员喜彩莲、老碧莲花等同台合作演出。在《吕布戏貂蝉》(饰貂蝉)、《三上轿》(饰李十娘)、《孔雀东南飞》(饰刘兰芝)、《唐伯虎点秋香》(饰秋香)等戏中独挑大梁。

       1951年在辽阳、大连、锦州等地演出了《王贵与李香香》(饰李香香)、《小二黑结婚》(饰小芹)、《白毛女》(饰喜儿)、《刘胡兰》(饰刘胡兰)、《急救包》等现代戏。1952年加入黑龙江省评剧团,与吴素舫、杨振邦长期合作,先后主演了百余出剧目。1953年参加东北区戏剧、音乐、舞蹈观摩演岀大会,1956年参加黑龙冮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岀大会,她主演的《葡萄与嫁妆》(饰小姑娘)、《花木兰》(饰花木兰)、分别获优秀表演奖。1962年再拜张凤楼为师,使她的表演艺术更趋成熟。1997年病逝。
       碧燕燕演唱素以“小口”为主,在演唱中追求演唱和表演的统一,注重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并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充分发挥其特长。她还善于汲取兄弟剧种的精华,将影腔、京剧、河北梆子、大鼓等旋律揉进唱腔中,塑造出花木兰、沈凤喜、孟丽君、武则天等众多的艺术形象。她不但表演风格朴实、逼真、善于捕捉人物内心复杂的心理活动,而且还能用真挚而动情的演唱,赢得广大观众的喜爱。
       碧燕燕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黑龙江分会名誉副主席、中国少年儿童戏剧研究会会员。

                            正文

       碧燕燕从六岁就开始跟一个女艺人学戏。旧社会里学艺真是艰难,整天像丫环一样侍候师傅,可是师傅的本事却不肯轻易传授。到碧燕燕十六岁出师,十年中,师傅直接教给她的戏总共还不到三出半。但是她从八岁就上了舞台,幼小的碧燕燕被戏剧艺术的力量所感染,渴望学习到更多的东西,她虽然在戏里面常常只演一个极不重要的小孩儿或者丫环,可是她注意观摩老艺人演戏,偷偷的学习她们的动作和演唱。每天有空时,她还练习武功。经过了几年的努力,她学会了一些演戏的技能,才在那个戏班子里扮演比较重要的配角。

       天津解放以后,她的师傅不演戏了。戏班子发生了困难,碧燕燕和戏班子里的其她演员一起离开天津到唐山、辽阳,哈尔滨等地演出,新社会的生活给了她许多生动的教育。她还看到许多著名的评剧演员像韩少云、喜彩苓、花淑兰等都相继参加了国家剧团,她们的社会地位、政治觉悟和艺术水平都提高的很快,于是她和整个班子在经过一些酝酿和思想斗争后,都参加了国家剧团——松江评剧团即现在的黑龙江评剧团。
       进了国家剧团就好像到了家里一样,在剧团里领导上很关心她们,干部们很尊重她们。在生活、工作和学习方面,她们也都受到了照顾。特别是在学习文化上,使碧燕燕深深的感觉到共产党对她的爱护。她原来是不认识字的,像她自己说的:我就能认得我的名字——碧燕燕,可是三个字要一分开家,就不认得了。从前排戏是老师傅口上讲,自己心里记。现在排戏一拿到剧本,她可真的感到苦恼了。起初不好意思说,后来,剧团团长发现了她的困难,特别派人帮助她念剧本。之后,在领导同志的启发下,她决心学习文化,她两个月学会了几百字。开始认识字了,读普通的剧本也不发生困难了,她的高兴是很难形容的。
       年轻的碧燕燕接受新鲜事物很敏锐。刚解放时,她也演过《刘胡兰》,但是那时初演新戏,她对于斗争生活缺少了解,新的创作方法也不太明白,表演时就常常从外形上做出“英雄的姿态”。进剧团以后逐渐懂得了表演要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她再度演刘胡兰时便有了很好的创造。剧团里来了新文艺工作者要试验排新戏《葡萄与嫁妆》,她热情的参加这项工作:到农村去体验生活,用新方法排演,主动的和老艺人创造新腔,刻苦钻研自己的角色。。。。。。这一次创造并不是很成功,虽然在东北区第一届戏剧、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大会上,她获得了奖励,但是她还是闹了一阵情绪。领导上为此曾经找她谈话,批评了她的错误思想。
      

TOP

       经过这次事情以后,碧燕燕工作和学习很努力,她演出的几个戏:《刘胡兰》、《葡萄与嫁妆》、《花木兰》、《双蝴蝶》等都受到了观众们的欢迎,特别是在为工农兵服务的演出中,她的表现是非常突出的。
       剧团要到工地演出了,碧燕燕是愿意去的。但是在当时她听说工地很苦,思想上的确还有点顾虑。剧团到了旅大的X工地,工人打着旗子来迎接她们,向她们欢呼,这种热烈的感情,完全出乎演员们的意料之外。人们把工棚让给她们住,把帐子让给她们用。演员们很感动,碧燕燕心里想:人家对咱们这么好,好比交朋友,咱也一定要好好的为她们服务。头一晚的戏就演得很认真,很精彩,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观众特别欢迎碧燕燕。她谢幕很多次,并且唱了一段又一段。她在工地参观,看到了正在进行的建设和工人的劳动,她感到新鲜和兴奋。她和工人们谈话,一位老头说:“从前,国民党时代,咱们受苦,现在国家建设好了,咱们自己当家做主。”,这种豪迈的感情给了她很深的印象。第二次演出时,又下雨又刮风,工人观众穿着蓑衣不肯离去,有些演员想偷个懒,赶快演完,但是看到演主角的碧燕燕还是像平日那样认真,也就不敢马虎了。在她们的演出结束回去时,怕吃苦的顾虑早就消失了,她只觉得生活在工人中间是幸福的。1953年年底,碧燕燕被评选为剧团的二等工作模范。
       从工地演出回来以后,碧燕燕的思想起了一些变化,她很愿意下去演出了。1954年,剧团到农村中演出,并为排演一个新戏验生活。演员们在农村里的生活很紧张,清早起来,和老乡们一起下地干活,下午排戏,晚上在两个大车拼的台子上演出。周围四五十里的老乡都来看她们演出,农村里的业余剧团趁她们空闲时还向她们学戏。碧燕燕一清早就帮着老乡挑水、扫院子、收拾屋子,她干活也有人围着看,晚上演戏时也有人围着,总之,老乡们感到很新奇:这些唱戏的也能和我们一样干活,一样生活?碧燕燕和其她演员们的实际行动扭转的老乡们对演员的看法。剧团在农村中住了十几天,她们和老乡们之间产生了亲切的感情,到她们要走时,老乡们对她们恋恋不舍。
       1954年,全国各地大张旗鼓的宣传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碧燕燕学习了总路线以后,明白了国家要走向社会主义的幸福大道,她从心里感到高兴。她说:“我们演员不能搬砖,又不能直接去建设,我们多演戏,鼓舞人们的劳动热情”,当她听说要慰问解放军时,她就很想参加,后来领导上果然派她们剧团去了。
       解放军战士们敲锣打鼓,热火朝天的欢迎慰问团,也欢迎来慰问演出的演员们。在被欢迎的行列中的行列中的碧燕燕感觉到新社会的演员这样受尊重真是光荣。她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战士们在座谈会上谈她们怎样热爱祖国,怎样奋勇的保卫祖国,给演员们很大的教育,演员们在演出中表现了对战士的热爱。那些日子每晚都演出,有时一天演三场戏,虽然也累,但是碧燕燕“心里有个劲头,有说不出的高兴”。在慰问休养员时,轻病的都来剧场看了,重病的离不开医院,碧燕燕想起这些英雄,为了保卫祖国,为了保卫人民的幸福生活而损伤了自己的健康,便毫不犹疑的亲往病室中清唱,慰问她们。这给予休养员们的鼓舞很大。慰问解放军的后一阶段,她常常感到肚子痛,她怕病倒了会使演出受到损失,她忍着痛坚持继续演出。后来医生发现她得的是阑尾炎,要她立刻回去动手术,她请求医生给她打针,让她把最后的一个地方演完。但没被批准,她直到住进医院后,仍然觉得遗憾。
       碧燕燕在慰问解放军中的热情活动,给人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当她回到黑龙江评剧团时,仍然有一些休养的战士们写信给她,向她表示感谢,还表示,要争取早日康复回到战斗的岗位上去几年中,碧燕燕曾许多次为工人、农民、战士们演出,鼓舞了工人农民建设祖国的劳动热情,也鼓舞了战士们保卫祖国的意志。她自己思想感情也曾经历过一段变化的过程,她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观众——工农兵逐渐滋养着由衷的热爱。1954年中由于她在哈尔滨经常为基本建设工地演出,并且受到工人们的欢迎,哈尔滨市特给予她“基本建设服务模范”的称号。
       碧燕燕从前不识字,现在已经达到小学六年级的水平了。她从前只知道演戏为了吃饭,现在懂得了演戏可以直接参与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演戏排戏,她从不请假,她还热心参加社会活动。近年来,她政治上要求进步的心情也很迫切,她正在申请加入青年团。最近,她参加了全国的和黑龙江省的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她更加深切地感觉到,党对青年一代的希望和鼓励,她说在今后要更加的努力。
       在我们戏剧队伍中,出现了这样的新生力量,是值得我们高兴的,是值得我们欢迎的。她身上闪耀着的光辉品质,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编者按:本文原载1955年11期《戏剧报》)

TOP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