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精品把“弄丢”的观众找回来
坐落在渤海湾畔的历史文化名城锦州拥有一支在辽西、辽南大地活跃了60余年的文艺队伍,始终坚持服务于基层群众,评剧表演艺术家花淑兰、筱俊亭从这里走向全国——这就是锦州市评剧团。
日前,笔者采访了该团团长闫锡
笔者:近几年,很多艺术院团因种种原因,排练、演出陷入偃旗息鼓的局面,而锦州市评剧团始终朝气蓬勃,是如何做到的呢?
闫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这为我们面对商业大潮、坚持文艺创作的正确导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为一名基层专业艺术剧团的负责人,我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我团艺术创作思想性、艺术性和欣赏性的统一,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在评剧创作中,既要传承经典又要勇于创新,推出更多艺术精品。
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要接地气、有筋骨、有温度。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表演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为人民放歌。我们一直活跃在辽宁这块土地上,把艺术送到老百姓家门口。
笔者:评剧作为深受北方观众喜爱的地方剧种,在辽宁乃至京津冀地区有着厚实的文化积淀与广泛的群众基础。而近年来评剧观众被各种文化娱乐形式分流,评剧演出市场不景气,你们是怎样应对的?
闫锡:地方戏产生于民间,观众基础本来很好,我们并不是没有观众,而是把观众弄丢了。近年来,我们剧团不仅复排了《花为媒》、《谢瑶环》、《三节烈》等十余部传统戏,
还推出了新编评剧晚会等,颇受观众好评。我们传承振兴地方戏的举措初见成效,不仅受到广大戏迷认可,而且屡获大奖。近两年,锦州市评剧团仅在沈阳、锦州、唐山、朝阳、盘锦、海城等地巡回演出就超过百场。
笔者:你们剧团的原创作品《清水河畔》在业界受到一致好评,有什么创作秘诀吗?
闫锡:《清水河畔》既叫好又叫座,原因在于其无论在剧情内容还是音乐舞美上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融合现代元素,使观众在享受视听震撼的同时也能够被带入剧情中,与剧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这是一台反映环保主题的大型现代评剧,用过的饮料瓶、塑料甚至工业垃圾都上了舞台,让观众在不经意中发现了自己身边的故事,从而警示自己保护环境、珍爱生命。
笔者:除了新创剧目,锦州市评剧团演出的传统评剧《三节烈》也在2015年获奖,这对你们来说也是一件骄傲的事吧?
闫锡:是啊,2015年6月18日在沈阳八一剧场,《三节烈》演出现场观众爆满,是首届辽、吉、黑、内蒙古四省区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展演活动中观众最多的一场。《三节烈》是一部传统评剧,人物众多,行当齐全,唱词精彩,情节跌宕起伏、悬念重重,演绎了一出民间传奇,弘扬了真善美,是评剧表演艺术家花淑兰的代表作。
尽管这是一部传统名剧,但面对当代观众,仍然要做适当调整,以适应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于是,我们删除了“逃荒”“冷楼”等与故事主线较为游离的情节,将原本3小时的演出时间压缩为1小时40分钟,加快演出节奏,适合当今观众欣赏。
笔者:剧团今后在创作、发展等方面有什么计划?
闫锡: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我们在去年仲秋时节开始策划创编《凌河村》。我们虽然已经排演了许多传统戏,但是还远远不够,希望能够不断开拓创新,创作不同风格的评剧作品。因此,我们从本土题材、地域文化中找寻评剧创作素材,广泛征求专家意见,选择排演根据著名作家萧军的小说《第三代》改编的《凌河村》,这部凝结着萧军近20年心血的作品至今仍被广大读者阅读、讨论。这部小说中故事的发生地正是锦州义县,那里也是萧军的故乡。《第三代》全面真实地再现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下的东北社会现实,很有历史厚重感。
今后,我团将竭力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不断创新形式,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开展丰富多彩的送文化、送演出到基层活动。在剧团的艺术生产、人才培养、制度建设上,坚持以德艺双馨为追求,打造德才兼备的艺术人才的聚集地。坚持抓好自身建设,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廉洁型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不断提高组织引导能力、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把剧团建成一个务实高效、温馨和谐的文艺工作者之家。
锦州市评剧团成立于1952年,前身是辽西省评剧院,以阵容强大、群星荟萃、行当齐全而享誉全国,新中国成立初期由表演艺术家花淑兰、筱俊亭担纲主演,是评剧花派、筱派的发源地。60余年来,锦州市评剧团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出人出戏走正路、图存图荣创一流”的办团宗旨,扎根于锦州这片文化土壤,不断打造精品,积极探索戏剧改革,在评剧的舞台上创造辉煌。《狐仙女》一剧演出多达300余场,《天子泥人梦》颇具辽西风情的“关东三部曲”《关东八月秋》《关东腊月雪》《关东杨柳青》等作品屡获各类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