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谈“评”说“京”(一)

谈“评”说“京”(一)

    人们常说“京剧是国粹,评剧是国宝。”评剧和京剧,是京城舞台上的一对姊妹花。
    说起这两个剧种的名称,很有意思。京剧自清朝乾隆年间徽班进京,二百多年间,一直雄据京城舞台,号为“京剧”,别的剧种很难撼动其霸主地位。但自打评剧这一剧种出现以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先是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满清,建立中华民国,定都南京。北京后改称“北平”。京城不再称“京”,京剧也就成了“平剧”。而评剧开始时称为“平腔梆子戏”,或称为“落子”。自打老白玉霜唱红上海后,上海人管白玉霜由北平带来的“平腔”叫作“平剧”。这样一来,就有了两个不同剧种的“平剧”。后来白玉霜重返当时的北平,根据当时社会上名人称赞其演出的戏具有“评古论今”之新意,把“平腔梆子戏”这一剧种定名为“评剧”。

TOP

谈“评”说“京”(二)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又成了京城,京剧名正言顺了。而评剧也成了和京剧平分秋色的大剧种。建国初期,随着新婚姻法的颁布,评剧推出了顺应形势的《小女婿》、《刘巧儿》等新戏,大受群众欢迎,轰动全国。上至省城,下至农村,争相成立评剧团。六十年代,顺应当时“抓阶级斗争”的形势,又推出了《夺印》、《南海长城》、《千万不要忘记》等一大批新戏。特别是《夺印》这出戏的推出,一曲“水乡三月风光好”,至今传唱不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人人以会唱评剧为荣。
    全国沸腾了!评剧以绝对优势压倒京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