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辽西评剧名家燕灵君

辽西评剧名家燕灵君

作者:张雯雯
评剧舞台上她红极一时

    燕灵君,原籍河北省乐亭县大相个庄。1936年农历8月初一出生在梨园世家,6岁随父亲邱喜学戏,我国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花淑兰和燕灵芝是她的同门师姐妹。

    她并不识字,所有戏都是父亲教一句背一句。先背熟台词,再熟记唱腔。燕灵君悟性极高,很有灵气。在戏班里,背不出台词、唱不对调子往往是竹板和藤棍伺候。但她聪颖,和其他师姐妹相比,她很少受处罚。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她的唱念做打,一招一式,举手投足,无不透着灵秀和优美。

    她9岁登台,16岁就在唐山成了红角儿,那时,姐姐燕灵芝在山东拨魁,师姐花淑兰在沈阳问鼎,红极一时。1950年,她随父母到唐山、秦皇岛、迁安等地演出,在各地引起极大轰动。1951年,锦西市一个戏班子主角出缺,班主慕名前往迁安,三顾茅庐,请燕灵君到锦西一展才艺。演罢几场,便家喻户晓,红遍辽西。

    两年后,同是评剧名角的郑广涛也加入戏班,两个台柱子同台,不仅使锦西戏班名声大振,与此同时,也成就了她与郑先生的美满姻缘。他们夫妻二人,为锦西评剧团创造了许多永恒的经典剧目:《鸳鸯被》、《杨八姐游春》、《花为媒》、《白蛇传》、《夺印》、《打狗劝夫》等,有些唱段至今还在老年人中,口口相传,锦西评剧团在各级会演比赛中,屡获殊荣。

    后来,文化大革命爆发,剧团解散,她与丈夫下放农村,她不得不暂别评剧舞台,但是,她热爱评剧的心却从未改变过。

    1973年,燕灵君一家调回锦西,她仍旧不能登台,在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直到“四人帮”被打倒后,她与丈夫郑广涛先后回到评剧团,再次登台献艺。为了将评剧艺术发扬光大,同时也是珍惜流逝的十年光阴,她更加忘我地工作,排剧目,教徒弟,走农村,下基层,她表演的评剧《祥林嫂》,曾创造了连38场,场场爆满的锦西评剧团最高纪录。

    据燕灵君的外甥女介绍,老人退休后仍旧醉心评剧艺术。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到各个文化站演出,70多岁的高龄,仍然不弃舞台。“她和我妈妈在家的时候,两个人常常说戏。动作,唱腔,经常切磋。我姨满心都是戏,她的一辈子,都为评剧活着。直至过世之前,姨仍旧不忘评剧,我陪在她身边,会偶尔给她唱一段,然后问她,这是哪一段。老人多少有些健忘,但年轻时的那些老戏,她是烂在心里了,记得特别扎实。”

生活舞台上她执著坚强

    1966年,“文革”开始,剧团解散,燕灵君的丈夫郑广涛遭到迫害,有人劝她:只要跟郑广涛划清界限,她就能留城。她断然回绝,说:“我丈夫走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就是去要饭,我也跟在他后边挎筐。”燕灵君面对爱情,面对爱人,那样坚定。她把寄养在各家的孩子一个个要回来,“要死,我们全家也死在一起。”

    这样,一家五口人,互相搀扶来到偏僻的小山村。最初,燕灵君连生火都不会。三年艰苦的生活,她容颜苍老,朴实的粗布衣服掩盖之下,别人很难想到,她曾经是风华绝代的一代名角。燕灵君由什么都不会,变成家务活儿的行家里手。做衣服缝被子,各种农活儿不在话下。她甚至学会了剪头发,一家老小的头发都由她亲手打理。

    从前,她的生活是舞台,而那时,她的舞台,是生活。

    在生活的舞台上,她跟着丈夫、带着儿子踏踏实实地过小日子,患难夫妻,不离不弃。“为了吃饱饭,最困难的时候,被面儿都拿去换吃的。不会用铲子刨地瓜,怕把地瓜弄碎了,她就一点点用手抠,因为不能让孩子饿肚子。”外甥女含着眼泪说,“她这一辈子,虽然受过苦,但是和姨夫一直感情很好,几个孩子,尤其是三儿子郑晓峰优秀又孝顺,对她来说,是莫大的安慰。可以说,她这一生,有风光,也有坎坷。”
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原锦西评剧团副团长燕灵君于近期因突发心脏病在葫芦岛病逝,享年78岁。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