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一篇让人深思的历史文献(二)

一篇让人深思的历史文献(二)

为了使莲花落不断发展壮大,后继有人,1895年,崔佑文又建了 “双发合小班”,招收了孙凤鸣、孙凤刚四兄弟和任善庆、任善丰等具有天赋的小学员,这是乐亭评剧史上培训学员的的第一个科班。为办好这个班,崔佑文聘请富有演唱经验的莲花落艺人教唱功,梆子班艺人教武功,主要教师有王连、张连、陈群、张一根和专教武功的齐老板,边学边演边实践,二三年出科,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莲花落艺术人才。
    经过改革的莲花落深受群众的喜爱,正像清末民初一首乐亭儿歌唱的那样:


拉、拉、拉大锯,姥家门口唱大戏。
请闺女,叫女婿,外甥外甥女你也去。
小驴车,带上枷,哪赶车,小蚂蚱。
咋走道,一走一蹦达。

    莲花落,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为冀东人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晚清后,崔家走向没落,特别是崔佑文死后,“双发合”莲花落班于1904年解散,艺人们各怀技艺,去寻找自己的出路。有的上了京津,有的去了东北,也有的流落到乐亭或周边各县,建立自己的小班社。像后来的成兆才、任善丰(月明珠)就是在这样环境中发展成熟起来的。
    《双发合》班的成立,使民间行乞的莲花落由对口发展到“拆出”,唱腔、表演、伴奏乃至服装道具、舞台艺术走向规范化。发展到半台戏阶段(小生唱腔尚未成熟,直到建国后,才由马泰、魏荣元、洪影等评剧表演艺术家完善了评剧生行的唱腔)。造就了成兆才、任善丰、杜芝艺等一代杰出的评剧艺人,为后来评剧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梅 开 二 度



    “双发合”班解散,使莲花落演出在乐亭陷入了低潮。连续多年只有分散在民间的零散艺人办起业余莲花落小班,排演一些剧目逢年过节演出,时断时续。解放初期,翻身的群众渴望文化生活,在基层组织的支持下,各地纷纷办起业余评剧团。有能力的自己建,也有的几个村联合建,一时间,乐亭大兴建立业余评剧团之风,演出剧目异彩纷呈、有传统戏也有现代戏,也有的紧跟形势自己编写的一些小剧。演出的剧目有:《莲花庵》、《秦香莲》、《三节烈》、《杜十娘》和《小女婿》、《刘巧儿》等。业余剧团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但终归是业余剧团,演出水平不高,时间一长,群众看戏的热情也就渐渐的淡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