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评剧唱腔的味儿

评剧唱腔的味儿

每个剧种的唱腔都有各自不向的味儿和劲儿。梆子的高亢、激昂,越剧的柔美、缠绵,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评剧似乎二者兼有,更具大众化、生活化的特点。老一辈评剧演唱家筱白玉霜、新凤霞等的优秀唱段人们听后都说“有味儿”;评剧生腔革新家魏荣元、马泰等的唱腔更是“有劲儿”。现代观众由衷喜爱评剧,他们说评剧离他们很近。 是的,评剧的确离他们很近。

TOP

    拜读了这个帖子,也有些感触。评剧怎么唱才算好,就是要有评剧味。拿我自己来说,学唱《包公赔情》里的“蒙嫂娘”一段。自己觉得唱得还成,大家听了也说唱得不错。但一位前辈听了以后说还缺少点味。缺什么味哪?自己也没多想,反正大伙一起玩,差不多就行了。正好戏曲频道播放李惟铨老师教学录像,通过一遍一遍观看视频,对照自己的演唱,发现问题还真不少:问题出在第一有口音;吐字有问题,比如,第一句蒙嫂娘的“蒙"发音不对;而且断句也有问题。把一句“蒙嫂娘十八年将弟来抚养”唱腔断成了若干截。另外,才不负嫂娘教导一场一句 ,唱的也不对,唱腔过于平直。如此等等。知道这些问题以后我就跟着教学录像一字一句的抠。大概过了3个月,又碰上那位前辈,听了我的演唱以后,评价说有点味了。我想这并非前辈苛求,而是说明要把评剧唱出味来真是不太容易,要下苦功夫。需要反复听反复练。气、劲、字、味缺一不可。
     罗嗦了半天,只是自己的一点体会,网上高手如云,让大家见笑了。

TOP

我经常听人说我唱的差点味,总在雾里,现在有点明白了。谢谢daxingwly

TOP

daxingwly朋友唱的确实评剧味很浓。我听过你的唱,感觉和孙路阳唱的味基本一样。如果我没认错的话,你在房间里叫京兴爱舞台,对吗?如果我认错了,那就请谅解!

TOP

     沧州戏迷老哥,你确实认错了。你的这个帖子让老弟诚惶诚恐。我没在老哥说的那个地方唱过戏。会唱几段不假,但纯属自娱自乐,水平更谈不上。但我会努力的。

TOP

daxingwly老弟,实在对不起,我认错人了。但从你的帖子可以看出,你对评剧唱腔的研究与执着令人敬佩!如果所有的评剧爱好者都像你一样,去研究、去追求、好学向上,那评剧的未来就会大有希望。可能你的唱比我想象的还要棒,只不过是你谦虚罢了。我想,你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在此期待着你的美好唱腔及时上传,供大家欣赏!

TOP

所谓的味儿,是和韵分不开的,正如我们所说“韵味”离开了韵就没有了味。评剧向来就有唐山韵,奉天韵,和天津韵之说,这是评剧发展几十年形成的。现在所谓的普通话之说是改良的产物!听老先生说以前北京没有评剧,评剧在北京也发展不了。天津是评剧的发祥地。很多艺人在天津发展起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些艺人不但保持发展了唐山韵即所谓的“老奤味”,还天津口音结合北京普通话发展了“津韵”以白玉霜为代表,再后来一些演员到了东北(花淑兰筱俊亭刘小楼喜彩苓等)去了北京(解放初期胡沙拿着周总理的指示到天津挖演员组建评剧院)但是他们依然保持着原来的韵味如魏荣元,喜彩莲,花砚茹,赵丽蓉等的唐山韵,小白玉霜新凤霞的天津话结合北京普通话形成的韵白。韩花筱在沈阳结合东北奉天大鼓形成了奉天韵,刘小楼喜彩苓等依然保持着唐山韵的演唱。正因为这些老人家他们保持着他们早已形成的韵味所以人们在听他们演唱的时候感觉很有味!后来这些老艺术家逐步的离开了我们,一些学校派的新生力量带来了所谓的普通话字正腔圆,学的正规的歌唱方法,远离了师傅徒弟的那种口传心授的一口一口喂出来的传承。也就离原来的韵和味越来越远了。现在人们认为小地方的一些剧团的演出比中国评剧院的味道都浓,这就是他们远离标准普通话的原因。
以上纯属是个人的一点体会,不代表他人。

TOP

深度好文章。不知道那些评剧创作精英们看过没有?该深省了呀。

TOP

好专业的帖子!认真看了,受益匪浅!自小就受家人的影响听评剧,特别喜欢评剧的味儿,吐字清楚,音色清新明快,百听不厌!

TOP

有感

现在演员追求高大上,伴奏以为越复杂越好。早就没有了原汁原味的评剧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