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韩派弟子及戏迷票友纷纷撰文怀念韩少云先生

韩派弟子及戏迷票友纷纷撰文怀念韩少云先生

韩派弟子及戏迷票友纷纷撰文怀念韩少云先生2017-08-24韩派戏迷联谊会
8月19日、20日在沈阳举办了两天的评剧韩(少云)派系列活动,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19日的“王其珩•韩(少云)派艺术社会进修班成立纪念演出”在评剧的发祥地沈阳老北市剧场举行,原省老领导、韩少云艺术研究会名誉顾问沈显慧,辽宁省文联主席郭兴文,原辽宁省社科院院长、著名学者、作家、韩少云艺术研究会顾问彭定安,原辽宁省文化厅副厅长、香港文学艺术家协会顾问刘效炎,韩少云琴师陈锦生,全国著名劳模尉凤英,著名剧作家崔春昌,评剧名家胡桂秋、王镇芝、宫静、吴玉坤等来自省内外众多领导、艺术家观看了演出。
20日上午来自全国各地的评剧韩派戏迷同韩少云老师家人、学生一起前往沈阳菩遥山墓园进行祭拜扫墓。当日的天气一改沈阳往日阴霾,出奇的好,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大家都说这可能是韩老师在保佑大家。特别神奇的时祭扫活动结束后、大家吃完饭竟然下起了雨。韩少云老师的墓地很美观、大气,汉白玉的墓碑,碑后面是韩老师画的梅花图案,墓地的前面有凉亭、还有流水,工作人员介绍这象征着“小河流水”,山下还有韩少云老师的雕像和名家的题字。
活动结束了,韩派弟子、票友、戏迷们纷纷撰文来怀念韩少云老师,松说评剧予以摘录如下:
【张捍家】
    从1973年开始,我就喜欢上了韩派艺术,特别是老师的那些现代戏的经典唱段,如《杜鹃山》、《江姐》等,打心眼里喜欢,从那以后就天天学,天天唱。十年后,终于有机会能与韩老师相识,这也是《凤还巢》之缘,能与老师同台演出是我的荣幸,从那以后,我们就成为了师徒关系。老师说:“我们不搞什么仪式,不要大张旗鼓。只要我们互相承认,这就够了。”当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
二十年后,老师走了。因工作原因没能去送老师一程,终身遗憾。十多年后的今天,王其珩老师举办的“王其珩•韩(少云)派艺术社会进修班”成立纪念演出这个活动,又激起了我对师父的怀念之情。怀着对师父的思念,怀着传承发扬韩派艺术的责任之心,我一定要唱好韩派,使韩派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周丹】
    演出圆满落幕,特别要感谢肖博和所有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感谢广大戏迷朋友们多年来对韩派艺术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大力支持与厚爱。
【刘红霞】
     我是自幼喜欢韩少云老师的艺术,到了一种痴迷的境界.也许可能是搞评剧教学,长期与学生们一起,看到学生成长的,比什么都开心。所以我现在能够理解老一辈那些艺术家们对我们年轻人的这种期待的心情,我现在深深的理解了。原来并不能完全能够理解老师们当初对我们那么严格,后来由于毕业以后,任教了,当老师以后就能慢慢理解老师们那是真正的爱我。现在就觉得,我们身上的担子确实重了。我们就应该勇于挑起担子,虽然是2000年以后我们戏校没再招生,但是我并没有停留自己的脚步。我记得王其珩老师对我说过一句话,我们要为评剧艺术贡献我们的一生,或者是献出我们的一生。所以,为了评剧艺术,为韩派艺术奉献一生我无怨无悔。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赵雅博】非常有幸能够参加由韩派戏迷联谊会主办的“王其珩•韩(少云)派艺术社会进修班成立纪念演出”。我的心情还是不能平静。8月初,我接到肖博老师邀请,希望能参与主持相关活动,当时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因为类似的活动我主持过一些,况且这次还有一位评剧功底极其深厚的搭档主持李志远一起,最后台上台下专家演员戏迷票友其乐融融。这次活动让我和志远在台上狠狠地感动了一把。
韩少云先生和王其珩先生的伉俪情深已经是一段梨园佳话,其艺术造诣当今戏曲界都难以望其项背,这都不必赘述。王其珩老先生已经望九之年,本应在家颐享天年、享受弄孙之乐。他为了韩派艺术的传承,仍然挺身而出,当我问出您为什么这么做的时候,老先生拿出了三页密密麻麻的手稿,老先生一字一句的告诉大家现在的戏曲大环境好了,年轻人喜欢戏曲了,为了韩派艺术,他愿意重新走到了前台。他还详细的安排了师资,一位一位的介绍老师,看到这里,我觉得德艺双馨这四个字就在这个老人身上熠熠生辉。办一个培训班,从争取政策,到一步一步落实,从开班纪念,到招收学员,我能看到这位老人事必躬亲的身影,也能看到一批喜爱韩派艺术的人孜孜不倦的身影,在这个略显浮躁的社会里,这些人尤为可贵。九十耄耋尚且如此,我们年轻人又该怎么做呢?
王老拉着我们的手说,谢谢你们,从你们身上,我看到了戏曲的希望,谢谢你们从各地赶过来,希望有一天,全世界都能在唱中国的戏曲。其实我想说,老爷子,在您面前,我们没有资格收获感谢,如果我们能勉强称为戏曲未来的希望的话,也是在您艺德的感召下,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已。
戏曲式微,这是不争的事实,可能由于现代化的娱乐方式,由于人们欣赏习惯的变化。可,当你面对一个这样真诚的老人、面对一群这样努力的年轻人的时候,戏曲就不仅仅是一项艺术了,它更像一种精神一种理想一种情怀。其实,这种情怀不光是戏曲,而是中华传统文化,而是我们五千年来一天天积淀下来的生活,所以,戏曲会亡么?不会!我相信老爷子的那句话,未来某一天,全世界都会唱起中国戏曲!
【李志远】我从衡水赶到沈阳主持纪念活动,虽然路途是最遥远,但我深知搞纪念活动是最不容易的,因为他们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需要多方协调,主办方邀请我,作为年轻人,我必须得去。两天下来最大的感触就是感动,一是感动票友,这些票友的水平并不高,但是他们对先辈的怀念已经超出了专业演员,搞纪念活动的意义就是不忘先辈,用演唱会的形式来纪念先辈,这方面专业演员和专业院团有待加强;二是感动王其珩老师,年近九旬依然奔波为评剧,怎不令我等年轻人感动;三是感动这一帮孩子,在这样大环境下能学习评剧,一招一式都很到位,真不容易,感动宫静老师能培养这么多小票友,很了不起;四是感谢肖博精心组织这次活动。
【王萍】很小的时候就喜欢韩派艺术,认识评戏是从《小女婿》开始,咿呀会唱的第一个段子是“小河流水”。从小就是韩老的粉丝,有幸参加本次活动是我无尚的荣耀,能为这次活动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我一个韩派戏迷对韩大师献上的一份敬仰之情,愿韩派艺术世代相传,永恒璀璨。
【刘丹】8月19日我有幸参加了纪念韩少云大师的韩派演唱会,心里非常激动!我跟随韩派好多年了,也演唱了很多韩派的作品。今天我终于能见到了韩派的艺术家们,最重要的是能见到最尊敬的韩少云老师的爱人~王其珩老师!能和喜爱韩派的演员同台演出并可以互相学习是我多年的梦想,我期盼有更多的评剧爱好者能喜欢韩派、支持韩派,把韩派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李宝艳】我从小喜欢韩派艺术,小时候就会唱“小河流水”。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喜欢现代戏,比如《江姐》《洪湖赤卫队》《杜鹃山》等,更确切的说,喜欢王其珩老师作的曲子。王老师的曲子在传统评剧曲子的基础上,既有评剧本质的东西,又有创新的原素,既有低回婉转的旋律,又有高亢迭起曲式,比如《江姐》“哭松涛”那段,我就非常的喜欢,也不止一次唱过,特别感人,深入人心,让人听了以后,觉得耳目一新,曲子又那么流畅、上口。所以,这次韩派演唱会,我克服了家里面的困难,如期参加了这次演唱会,也许这就是我与韩派的缘吧!
【万宝路】一曲“小河流水”结下了我与评剧的“缘”,一段“红烛高烧”点亮我与韩派的“情”,虽然唱不好评韵韩腔,但我有一片与韩派的情与爱,也甘愿为韩派艺术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我想这就是我对评剧、对韩派的执着!!!
【周霖】“小河流水悠声唱,韩韵流芳万古长”韩少云先生的一曲“小河流水”不知流淌进了多少戏迷朋友们的心中,世事离戏只有一步之远,人生离梦也只有一步之遥,我与韩老虽无缘相见 但我与韩派却心心相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偶像,也都会为了自己的偶像一直守望。衷心希望我们的韩派艺术能像长江之水连绵不断,生生不息!
【路俊霞】对韩派的热爱与学唱韩派时间长短无关,我已把自己揉进多情的韩派,在里边汲取那醉人的花香,让她伴我一路欢歌一路成长!
【刘晨】我与韩派结缘,是那传唱几代人的《小女婿》,我一开始听不知道什么是韩派,什么是评剧,就是喜欢听,感觉特别好听。我是从11年接触了沈阳师范大学的刘红霞老师和一些喜欢韩派的年轻人,我才进一步了解了韩派,了解了韩少云大师。这次的演唱会,算是我第三次参加纪念韩少云老师的活动,每一次参加活动我都特别兴奋,这次活动又让我见识到还有这么多热爱韩派的戏迷,唱得又好。这些戏迷都是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不嫌路途的遥远,都纷纷赶来参加活动。第二天我们又去菩遥山墓园参加韩少云大师的追思会,从在会上各位老师和戏迷,还有韩老师的爱人王其珩老师的演讲,我能看出出来每一位到场的嘉宾对韩老师的想念和教育都深深地不能忘怀。做为年轻人,我们一定会把韩派发扬光大并传承下去的。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夏红】我这次能在少云老师多年演出的老北市剧场,把我多年喜爱的韩派唱段奉献给各位专家和忠实的韩派戏迷朋友,此生足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