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艺根深 金声长存——采访《永远的马泰》群众演唱会随感
《民主与法制时报》 记者 李明信
一场业余为主、专业助兴的评剧演唱会,全场座无虚席,台上台下,热情高涨。到场的所有人心中,一定希望有“永远的评剧”,但这永远能有多远?乃是一道难解的题。
一
3月15日,初春的北京好像突然变成了散热器,气温一下升到17℃,是进入2009年后最热的一天。然而,在西城区文化中心的多功能剧场里,一场演唱会,使得台上台下的热度,较之室外更过十分。
演出下午两点开始。1点50分,全场400张椅子已经座无虚席,过道上还站了好几十位!剧场中,不但有“轮椅观众”,而且有盲人听众——他们正襟危坐,真正是来听戏而非看戏。第一排本是给采访的记者预留的,对不起,全被无座的观众“强占”了。我身旁的几位,来自远郊顺义,坐了三四个小时汽车,午饭都没吃。另一位,口音不像北京人,一问,这位名叫唐德华的老兄,竟然从山东聊城赶来!
想起这些年戏曲的不景气,想想即将开始的只是一场业余为主、专业助兴的演唱会,眼前的情景,难免令人惊诧感慨。
四面八方的观众齐聚这里,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纪念一位已经去世5年的评剧表演艺术家,欣赏他的戏迷和学生演唱他生前的经典唱段。
他的名字叫马泰。
二
几十年酷爱和研究马泰艺术的钱明先生是此次演唱会的策划者之一。他介绍说,不论是报名演唱还是申请观看,都异常火爆。西城区文化馆和新街口艺术团给予了无私支援。短短一个月,演唱会便顺利举办。这一切再次说明,马泰的艺术有着旺盛的生命力,青春常驻。
马泰是谁?
马泰是一座评剧的高峰,一位可遇而不可求的评剧天才。
要说马泰,需要先说评剧。国人大都知道京剧为国剧,但很多人并不了解,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东北、华北、京津一带,评剧作为一个十分平民化的剧种,其影响所及,甚至超过京剧。比如,那时的评剧团体遍及城乡,而京剧团体却只是凤毛麟角。新凤霞的《刘巧儿》《花为媒》、小白玉霜的《秦香莲》拍成电影,更使评剧声名远扬。而自从上世纪50年代中国评剧院的魏荣元创出了“越调”,便一改评剧以女演员为主的旧格局,使男演员有了发挥的巨大空间。马泰便是男角中迅速蹿红的最杰出代表。他和魏荣元演出的一批“阳刚评剧”,不但使评剧发生了质的飞跃,而且培养了无数评剧戏迷。
马泰的演唱浑厚宽广、饱满跌宕、激越抒情、圆润绵长,兼有大河的宽广、湖水的温柔、高山瀑布的飞流直下激情万丈。高低自如的音域、金属般的共鸣和无可挑剔的演唱技巧,使得他很快自成一派。同一唱腔经他之口,便有了不同寻常的魅力。上世纪60年代初,一出《夺印》,使马泰迅速成为家喻户晓的评剧名角。此后,他的演出,特别是成批唱段,给那时的观众听众带来幸福的视听享受,他的戏迷遍布远近城乡。当年,《夺印》中马泰唱的“我良言苦口将你劝”,与新凤霞的“巧儿我自幼许配赵家”一样普及。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从马泰出道走红,至今已有50年,而包括《夺印》在内的一大批剧目中马泰的名段,至今仍被广泛传唱。那天,在演出现场,台上的每个演员一开口,台下便摇头击节地一片应和。原来,不少观众都是马泰的铁杆戏迷,数十年痴心不改,马派唱腔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