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的改革为什么不成功
——兼谈评剧的“土”与“俗”
评剧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兴旺发达,蒸蒸日上,直逼老大哥——京剧,成了全国第二大剧种。文革开始,评剧自然也难逃厄运,和其他剧种一样,受到了沉重打击。文革结束,百废待兴,评剧却像一个身患沉疴的老人再也康复不起来了。广大评剧工作者和爱好者对此忧心如焚,一些局外人士也为评剧号诊把脉。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进行了经济改革,一些人从中受到启发:评剧要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评剧改革的主要出路是争取青少年观众,而争取青少年观众的主要措施是改革唱腔。因为一些不喜欢评剧的权威人士认为评剧唱腔“太土”,“太俗”。既然权威人士这么认为,唱腔改革者在唱腔创作时就尽量剔除评剧唱腔中“土”“俗”的成分,从青年人喜欢的流行歌曲中汲取养料。这样,和“土”嫌疑最大的“搭调”“哭縻子”“三十六咳咳”等观众喜欢的腔调都被剔除了。
经过这一番折腾,结果怎么样呢?评剧不但没赶上老大哥京剧,反而被小兄弟豫剧、小妹妹越剧等抛在了后面;不但市县等评剧院团倒闭关门,就连中国评剧院的舞台也被二人转给占领了;不但在普通电视台没占到一席之地,就连在中央戏曲频道也少有露脸的机会。今天的评剧的境况真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评剧之所以惨到这种地步,都是改革惹的祸。
评剧不是不能改革,上一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评剧改革就很成功。我们到评剧聊天室看看,网友们最喜欢唱的评剧几乎都是上一世纪五、六十年代新编或改编上演的评剧。例如:《秦香莲》、《小女婿》、《刘巧儿》、《花为媒》、《金沙江畔》等。这些剧和早期的评剧在唱腔上有很大的不同,这充分说明了,评剧是可以改革的。为什么现在的改革就失败了呢?原因是现在的改革是瞎改,乱改:该改的没改,不该改的改了。评剧诞生于民间,评剧的唱腔大多来源于民间小调。农村的山水孕育了评剧,广大的农民(也包括一部分市民)哺育她成长。而农民和市民最大的特点就是纯朴,所以评剧具有“土”这一特点。“土”是评剧的特点,也是评剧的生命的一部分。而我们把这一主要特点剔除了,怎么可以?宇扬评剧苑有一个叫春庵的网友在“论坛精粹上”发表一篇题为《评剧唱腔中最迷人的板式是什么》的文章。作者认为评剧唱腔最迷人的板式是“搭调”和“哭縻子”。而在新改编的评剧中和新创作的评剧中这两种版式几乎绝迹了。对此一位昵称为“门”的网友留言说:“我也喜欢着两个板式,现在创新的评剧基本上抛弃了这两个板式,是弃评剧的精华,取流行歌曲的糟粕,不失败才是怪事呢!”
本人认为:不改革评剧不能进步,而乱改革评剧则会灭亡。
在这里我还想谈一谈“洋”和“土”,“雅”和“俗”的问题。在一些人的眼中“洋”比“土”好,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洋”有好的因素,也有坏的成分。“土”有坏的因素,也有好的成分。“洋芭蕾舞”未必比“土评剧”好。不信,在中国城市农村演几场试试,看评剧的保证比看芭蕾舞的人多。在我所见过的艺术形式中最土的莫过于我们东北的二人转了,用赵本山的话说就是“土得掉渣”。有人劝赵本山把二人转的“土”改掉,赵本山说:二人转的土味坚决不能丢。二人转自有它的那一天开始就带有野性和土味,我们不能因为现在改革就把这些改没了。赵本山毕竟是有识之士,他没对二人转瞎改,实践证明他的做法是正确的。我是辽西朝阳的,在头20年,我们这里有评剧演的时候,没人看二人转。现在朝阳城里起码有10多年没正式演评剧了,因为卖不出票去。过去演评剧的地方,现在却经常可以看到二人转的演出。比评剧更土的二人转抢走了评剧的地盘。如果说我举的例子是个别现象没有普遍性,那么二人转演到了北京,登上了中国评剧院的大舞台还不能说明问题吗!假如赵本山听别人的话把二人转的土味改掉了,它的下场肯定比评剧更惨。“洋”不一定比“土”好,那么“雅”是不是就一定比“俗”好呢?也未必。昆曲《牡丹亭》够“雅”了吧?编剧是大名鼎鼎的汤显祖,他的名声比得上世界大文豪莎士比亚。那唱词写得就是中文系的高材生也得仔细琢磨琢磨才明白。华文漪杨春霞主演的《牡丹亭·游园惊梦》我都看过,(在电视上)对于这二位的演技我想任何人都无可挑剔,就是扮演春香的演员虽是配角演得也很很投入。但是结果怎样?看得我是直打瞌睡,最后只得换台。
也许有人说我俗,欣赏不了高雅艺术。我承认我是个俗人,本不是什么高雅之士,但恐怕世界上还是俗人多,雅人少.。
评剧争取观众是应该的,但不能拿“土”和“俗”开刀。因为“土”和“俗”评剧的特点,是评剧的生命。哪一天评剧真的不“土”了,不“俗”了,评剧就成了挂着“评剧”名字的别的剧种了,也就是名存实亡了。因此我们为了争取观众不能做削足适履的事。靠牺牲评剧的特点是争取不来真正的评剧观众的。这个问题一两句话讲不清楚,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