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白派”第一传人--李兰舫 [打印本页]

作者: 玉芙蓉    时间: 2012-3-27 09:32     标题: “白派”第一传人--李兰舫

“白派”第一传人--李兰舫



       平生仅见两次评剧名家李兰舫,但印象深刻得几十年难以忘怀。
       镜头一:她饰老奶奶出场,演唱“咱们家祖辈受穷根底正”那八句唱词,丹田气足,“白派”味浓,嗓音宽亮,声振宫宇。这是1974年在河间6000座位的新华礼堂演出评剧现代戏《不平静的海滨》的动人一幕。
       镜头二:1981年9月底,在沧州地委统战部召开的各界知名人士座谈会上,她操着洪亮声音诚挚地说:“我老了,但不服老。希望领导给我选送几个孩子,我将用全部精力,把‘白派’艺术传承下去!”话虽寥寥,却表明了为艺术献身的拳拳之心。
       1919年腊八,李兰舫生于武清县记营村一个穷苦农家。李兰舫3岁时,父亲带全家逃难到天津谋生。6岁时,李兰舫在河东小戏园子里卖萝卜、瓜子,长年的耳濡目染,使她对戏曲产生浓厚兴趣并学会了不少唱段。11岁时,她有幸得拜京剧名家雷喜福为师学习老生,老师见她聪明伶俐,教她《武家坡》、《逍遥津》等戏,开蒙后的李兰舫颇见长进。然而此时,她似乎对评剧更为钟情。12岁时,她又拜评剧名家赵月楼门下,工青衣。她与师妹李翠霞、花月仙等边学戏边演出,进步很快。1930年,她进入“山霞社”刻苦学习刘(翠霞)派戏,盛夏练得汗流浃背,严冬冻得嘴唇发青,仍对着冰窟窿喊嗓。很快掌握了“刘派”高亢、激越、铿锵有力的演唱特点,奠定了扎实的评剧艺术功底。
       13岁的李兰舫在天津舞台崭露头角。评剧名家白玉霜(李桂珍)看了她的几场戏,觉得很不错,邀请她加盟自己挑班的“玉顺剧社”。于是,李兰舫先是在北京天桥为白玉霜唱“帽儿戏”,15岁时改为白玉霜演“里子”角色。在同台演出中,李兰舫对“白派”那低回婉转的曲调,意味深远的韵味儿极感兴趣,觉得自己高亢有力、尖细圆润的唱腔与白派低稳不颤的风格不甚和谐,便琢磨和苦练白玉霜的走低腔和鼻腔共鸣等演唱技巧,改“刘派”柔声细腔为宽厚宏润。
       当时,白玉霜曾与本团4位骨干女演员义结金兰,身为大姐的白玉霜,很看重最小的五妹李兰舫。为了使自己主演的戏满台生辉,从不轻易传戏的白玉霜,每晚散戏后主动为李兰舫说戏,分析角色、唱腔,不厌其烦地指导她掌握刚柔相济的特点,使唱腔变得低沉、委婉、朴实,刚劲。在白玉霜的指导下,李兰舫认真揣摩体会,刻苦练习,还把“刘派”名剧《井台会》改为“白派”演唱,获得观众好评,白玉霜也很满意。
       在演出实践中,李兰舫成了白玉霜的主要配角之一。在传统戏《三节烈》中,白玉霜演张春莲,李兰舫演张秋莲;在《打狗劝夫》中,白玉霜饰张氏,李兰舫饰桑氏,等等。在长达4年的同台演出和白玉霜不尽的口传心授中,李兰舫学会了一大批“白派”戏,逐渐领略和牢牢掌握了“白派”演唱的艺术真谛,表演神似,唱腔乱真,被评剧界和广大观众公认为“白派”艺术第一传人。
       作为白玉霜的得力助手,李兰舫受白玉霜之托,经常给小福子(小白玉霜李再雯的乳名)悉心传授“白派”技艺。小福子是白玉霜的养女,自小爱戏,后经奶奶李卞氏同意,福子跟艺名珍珠花的男旦李文祉学戏。白玉霜见女儿是块唱戏的“料”,就指派李兰舫教她。12岁的福子,向大自己3岁的五姨李兰舫刻苦学戏,一连三年,福子已经学会了《桃花庵》、《马寡妇开店》、《珍珠衫》等不少戏,掌握了很多评剧基本功。
       台上演戏,台下授艺的紧张生活,使李兰舫的演艺更加精熟。在京、津、唐等地成为具有一定影响的“白派”演员。
       1937年7月,18岁的李兰舫在天津成立“育德剧社”独立挑班,让姐夫吴良佐任团长,姐姐李兰芬帮她管理衣箱和后勤。成员有王月樵,花艳芬、花美兰等,先后在开平剧院演出《少奶奶戒指》《姊妹花》等戏,很是叫座。1938年底,李兰舫领衔赴沈阳献艺,她那漂亮的扮相,悦耳的声腔,引来了大批的观众。当时的剧目有《玉堂春》、《孔雀东南飞》、《珍珠衫》、《劝爱宝》、《桃花庵》、《马寡妇开店》、《保龙山》、《李三娘打水》、《刘云打母》等,演出挺红火,收入也不菲。可是因日寇与汉奸横行霸道,演出活动受到一定影响。由于生活所迫,李兰舫在波折和困境中硬是坚持了下来。
       在东三省演出的几年中,李兰舫用心学习借鉴程砚秋、尚小云先生的表演艺术,并把尚小云创演的《乾坤福寿镜》移植成评剧。演出中,她根据人物的处境与内心情绪,发挥自己嗓音“松、宽、圆、亮”的优长,大胆演绎剧情,深深感染了观众。儿时她学过京剧,如今派上了用场。她用京剧的戏路、身段、水袖等技巧来丰富评剧的表演艺术,慢慢形成了自己健康、朴实、豪放、大方的表演风格。她与同龄的京剧演员张云溪在锦州合演《武松与潘金莲》,轰动一时,《评剧大观》刊登了剧照。特别是她演唱的《佘太君挂帅》、《摆箭会》等老旦戏,借鉴小生唱腔,揉进了刘派旋律,做了有益尝试,广大观众非常认可。
       在旧中国,戏曲演员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1944年春天,正当李兰舫名噪奉天(沈阳)城,声播东三省之际,被当地恶霸“小王爷”抢占为妾,不准演戏。李兰舫受尽侮辱,以泪洗面。年终,姐夫吴良佐见李兰舫境况愈下,1945年春节回到天津,四处求人无果,最后花钱买通“青帮”头目,给沈阳“小王爷”去信要人。1945年春节过后,那“小王爷”才极不情愿地放出李兰舫。时值日伪时期,兵荒马乱,李兰舫女扮男装步行出逃,混过很多管卡,受尽饥寒困苦,终于回到天津。
       返津后一年多时间里,李兰舫闭门谢客,回顾15年的从艺经历,总结成绩,寻找不足,决心向演艺的更高层次迈进。她整天研究京剧、评剧、河北梆子、京韵大鼓等各种戏曲、曲艺,从中汲取营养,充实自己。1946年12月,李兰舫离津8年后首次露演于新中央剧院,她与李文芳、小白玉霜、花迎春、筱玉芳、鲜灵霞、刘玉芳、新凤霞、筱月珠、莲小君等合演《珍珠衫》、《丝绒记》、《杜十娘》、《劝爱宝》、《于公案》等戏,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以后的几年里,李兰舫在天津舞台非常活跃。这位身材高大,体魄健美的白派演员,多才多艺,戏路宽广,不仅本工的青衣、花旦戏演得好,老旦、小生、老生,甚至花脸等行当也都反串得精彩到位。在《秦香莲》中,她前演老生王延龄,后演花脸包拯;在《法门寺》中,她先演花旦孙玉娇,后演花脸刘瑾;在《金鳞记》中演小生张珍;在《八仙得道》中,她每晚轮换扮演其中的一位神仙,而且塑造的各有风采,绝不雷同。京剧名家李万春看后非常钦佩,登台祝贺。
       全国解放以后,李兰舫艺术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1950年1月,天津市评戏大会举办“庆新年新戏运动周”。李兰舫带头演出《兄妹开荒》,备受好评。当年5月,天津市评剧、京剧、曲艺界联合在中国大戏院举办筹募基金会义演,李兰舫带头参加,她与自京赶来的小白玉霜以及鲜灵霞、新翠霞、莲小君、六岁红、花迎春、小花玉兰等联合演出《三节烈》、《打狗劝夫》、《雪玉冰霜》等戏,个个出彩,满堂生辉,盛况空前。
       李兰舫的丈夫伊焕岐,1925年生于天津。他与评剧名家鲜灵霞的琴师郭少田系师兄弟,由师兄代师传艺,伊焕岐学得一手好板胡。1950年与李兰舫喜结伉俪之后,成为黄金搭档,艺术上珠联璧合,心性上情投意合,彼此依恋地走过了漫长的戏剧人生。
       1951年,李兰舫第二次挑班,到山东德州、临清、夏津等地演出,处处受到欢迎。特别在夏津城乡,无人不知李兰舫,李兰舫与很多戏迷成了要好的朋友。其中一位朴实农民杜延裕,得知李兰舫当年与白玉霜、小白玉霜等先后被李卞氏在茶水里偷下了“青粉”,一辈子不能生育,1952年主动把自己仅5个月的女孩给了李兰舫做女儿;三年后,又把刚出生的男孩给了李兰舫做儿子。儿女双全的李兰舫,1980年退休后安度晚年。可惜身患脑梗塞。1984年7月9日在沧州逝世。她的老伴2003年7月与世长辞。
       1953年以后,李兰舫主要在天津和冀、鲁各地演出。她主演一系列“白派”剧目,丹田气足,行腔宽厚洪亮、吐字真切感人。她那低回婉转的唱腔来自稳重的胸、鼻腔共鸣;而高亢激昂的甩腔全靠她雄浑的腹颅腔共鸣。无论是在大剧场还是乡村土台子,都能让最后一排观众听得清清楚楚。她的共鸣位置转换自如,真假嗓变化无痕,协调隽永,唱腔抑扬如波,起伏跌宕。她对气口和擞音的运用,丰富了评剧的旋律,能灵活巧妙的表现各种人物的内心情感,使人感到连顿交叉、错落有致,悦耳动听。总之,她的发音位置随着人物情绪的辗转变化而自由变换,韵味浓郁,从而吸引和打动观众。
       1956年,京津等地的几个剧团邀请李兰舫加盟,小白玉霜专程自京赴津找到李兰舫说:“老姨,你到中国评剧院来吧,咱俩儿挂并牌。”李兰舫均婉言谢绝。1957年春,李兰舫应邀参加沧县专区戏曲汇演,她在《打金枝》中饰演国母,获表演一等奖和荣誉奖。随后,她被挽留正式加入沧州市评剧团并任业务副团长。就在那年,她携团赴京献演,首都出现通宵排队购票景象,以后几年,她率团到沈阳、抚顺、锦州、山海关、唐山等地演出,久违的观众争相再看“李兰舫”,演出反响强烈,大获成功。
       为贯彻党的“双百”方针,李兰舫积极排演现代戏。1958年创演现代戏《母子两代英雄》,李兰舫饰马本斋母亲,其唱腔设计避开“白派”低回哀怨的腔调,注入了雄浑激昂而又婉转悠扬的艺术神韵,各种板式的成套唱腔,将人物的“神”与“情”巧妙融合。演出时,李兰舫以精微细腻或雄浑豪放的曲调,把一个铁骨铮铮、视死如归的英雄母亲形象,表演得动人心魄。1962年,该剧作为河北省戏剧汇演剧目,在天津引起轰动,郭沫若、田汉等名家观后予以高度评价。其后,该剧在天津连演百场,场场爆满,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后多次播放。
       1963年,李兰舫主演了现代戏《槐树庄》和歌颂中朝人民友谊的《骨肉深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均以录播。朝鲜崔庸健委员长来华时,首都机场播放李兰舫主演的《骨肉深情》表示欢迎。
       在“文革”前的近10年间,年富力强的李兰舫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参与新编和主持改编了《木匠迎亲》、《南海长城》、《铁流战士》等十几出现代戏,在讴歌新时代,创演英雄人物方面前进了一大步。在唱腔方面,李兰舫根据不同人物性格,对“白派”韵律加以革新,丰富了“白派”各种板式。在行腔速度上,李兰舫的慢板较之白玉霜舒缓。由于李兰舫音域宽广,能在一段唱腔中迂回两个8度,这就使以声腔刻画人物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白玉霜的演唱,在上句落音时多使用下颤音,李兰舫根据剧情改为回旋音,使声音在腹、鼻、胸回荡,从而把人物情感表现得更加委婉细腻。总之,通过学习继承和丰富发展“白派”唱腔,李兰芳塑造出了一大批性格迥异的舞台形象。
       李兰舫为人平和、谦逊、艺德高尚。下乡时拉车、搬道具什么都干;演出中常为青年演员当配角,耐心指导自己的学生赵九茹、刘文彩、刘化茹及其他青年演员。三年困难时期,她多次把自己的专供食品分给大家;后来还把自己多年积攒价值万余元的行头献给剧团,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和全体演员的拥戴。
       刚到沧州市评剧团那两年,李兰舫伉俪工资共600元,后来李兰舫定为文艺8级,月薪118元,为全市仅有的3位高级知识分子之一。“文革”风浪吹来后,李兰舫被当成“反动艺术权威”横遭批斗,1973年落实政策后,李兰舫才有了施展才艺的天地。“四人帮”的倒台,使李兰舫进一步焕发了艺术青春,在周恩来总理逝世一周年纪念大会上,她用白派唱腔谱写新曲,激动地演唱缅怀周总理丰功伟绩的唱段,使得1000多名现场观众潸然泪下。1982年,60多岁的李兰舫抱病演出了白派名剧《砸粥缸》,这也成为她生前最后的一场演出。
       李兰舫在养病期间,中国评剧院刘萍携琴师李梓森、天津评剧院夏霞等先后专程到沧州拜访李兰舫伉俪,学习了《玉堂春》、《珍珠衫》等戏及其唱腔唱法、演唱特点等。
       李兰舫,一位不应被忘却的人民艺术家。在她诞辰85周年的日子里 ,我们深情缅怀和纪念她,以期唤起人们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出不懈的努力。(作者: 荆晖)
       文章来源:评剧戏迷的博客 2006  3月
作者: 钟供钟秧    时间: 2017-9-5 10:00

纪念评剧白派第一传人李兰舫诞辰99周年暨艺术之路回顾
香兰舫艺久弥新,霜韵芬芳永绕梁
伊宝琴 伊宝华 黄磊
腊月初八,是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李兰舫诞辰99周年的日子,“松说评剧”特推出纪念文章,回顾其艺术人生,让我们一起怀念这位优秀的评剧白派艺术家。
一缕兰香飘飞然,
霜艺流芳韵无限。
丹田泣音腔悠远,
只留情意照人寰。

    这是一代评剧坤伶最真实的故事,因为真实,才让我们在继承文化中思考白派艺术之路何去何从,在坚守精髓,锐意发展之路上我们不得不记住评剧白派第一传人,她就是李兰舫。
1918年腊月初八,李兰舫出生于天津武清县记营村一个穷苦农民家里。李兰舫3岁时,父亲带领全家逃荒到天津谋生。6岁时李兰舫在天津河东小戏园子里托盘子卖萝卜瓜子。长年的耳濡目染,使她对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学会了不少唱段。
11岁时她有幸得拜京剧名家雷喜福为师学习京剧老生,师父见她聪明伶俐,教她《武家坡》、《逍遥津》等戏。开蒙后的李兰舫颇见长进。然而此时,蓬勃发展起来的评剧对李兰舫的吸引力更大。12岁,她又拜在评剧名家赵月楼的门下,工青衣。她边学戏边演出,进步很快。同年进入“山霞社”刻苦学习“刘派”的剧目,盛夏练得汗流浃背,隆冬练得嘴唇发紫,仍对着冰窟窿喊桑。很快掌握了“刘派”高亢、激越、铿锵有力的演唱特点 ,奠定了扎实的艺术功底。
13岁的李兰舫在天津舞台崭露头角。评剧名家白玉霜看了她几场戏,觉得很不错,邀请她参加白玉霜戏班。于是,李兰舫先是在北京天桥为白玉霜唱“帽儿戏”,15岁改为为白玉霜演“里子”角色。在同台演出中,李兰舫对“白派”那低回婉转的曲调,意境深远的韵味极为喜爱,觉得自己的“刘派”唱腔与“白派”的风格不甚和谐,便主动地改变发声方法,苦练“白派”的各种共鸣技巧,改原来的柔声细腔为宽厚宏亮。
当时,白玉霜与本团的四位骨干女演员义结金兰,身为大姐的白玉霜,很看重最小的五妹李兰舫。为了使自己主演的戏满台生辉,从不轻易传艺的白玉霜每晚散戏后主动给李兰舫说戏,分析角色,教授唱腔,不厌其烦的指导李兰舫掌握“白派”的精髓。李兰舫认真的揣摩体味,刻苦练习,还把“刘派”名剧《井台会》改用“白派”演唱,获得观众好评,白玉霜也非常满意。从此,李兰舫成了白玉霜主要配角。在传统戏《三节烈》中,白玉霜演张春莲,李兰舫演张秋莲;在《打狗劝夫》中,白玉霜演张氏,李兰舫演桑氏。在四年的同台演出和白玉霜不尽的口传身授下,李兰舫学会了一大 批“白派”戏,逐渐领略和掌握了“白派”艺术的精髓,表演神似,唱腔乱真,被评剧界和广大观众公认为“白派”艺术的第一传人。
作为白玉霜的得力助手,李兰舫受白玉霜之托,经常给“小福子”(小白玉霜乳名)细心传授“白派”技艺。小福子是白玉霜的养女,自小爱戏,后经奶奶李卞氏同意,跟珍珠花学戏。白玉霜见女儿是块唱戏的料,就指派李兰舫教她。小福子向大自己5岁的五姨李兰舫刻苦的学戏,一连三年,福子已经学会了《桃花庵》、《马寡妇开店》、《珍珠衫》等不少戏,掌握了很多评剧的基本功。
台上演戏台下授艺的紧张生活,使李兰舫的技艺更加精熟,在京、津、唐等地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白派”演员。1937年7月,李兰舫在天津独立挑班,让姐夫吴良佐任班主,姐姐李兰芬管理衣箱和后勤。先在升平戏院演出《少奶奶的戒指》、《姊妹花》等戏,很是叫座。1938年底,李兰舫领衔赴沈阳献艺。她那漂亮的扮相,悦耳的唱腔,吸引了大批的观众。当时演出的剧目有评剧《玉堂春》、《孔雀东南飞》、《珍珠衫》、《劝爱宝》、《桃花庵》、《马寡妇开店》、《保龙山》、《李三娘打水》、《刘云打母》等,演出很火爆,收入也不菲。她因此在东北站住了脚,几年的时间,李兰舫从沈阳到吉林、长春、大连,直到鸭绿江边的丹东永安舞台,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可是因为日寇和汉奸横行霸道,演出活动经常受到影响。由于生活所迫,李兰舫在波折和困境中硬是坚持了下来。
在东三省演出的几年中,李兰舫用心学习借鉴程砚秋、尚小云先生的表演艺术,并把尚小云创演的《乾坤福寿镜》移植成评剧。演出中,她根据人物的处境与内心情绪,发挥自己嗓音“松、厚、圆、亮”的优势,大胆演绎剧情,深深感染了观众。儿时她学过京剧,如今派上了用场。她用京剧的戏路、身段、水袖等技巧来丰富评剧的表演艺术,慢慢形成了她自己健朗、朴实、豪放、大方的表演风格。她与同龄的京剧演员张云溪在锦州合演《武松与潘金莲》,轰动一时,《评剧大观》上刊登了剧照。特别是她演唱的《佘太君挂帅》、《摆箭会》等老旦戏,以“白派”唱腔为基调,融入小生唱腔,揉进了“刘派”旋律,做了有益的尝试,广大观众非常认可。
    1946年 李兰舫回到天津,12月与李文芳、小白玉霜、花迎春、筱玉芳、鲜灵霞、刘玉芳、新凤霞、小月珠、莲小君等联合演出《珍珠衫》、《丝绒记》、《杜十娘》、《劝爱宝》、《于公案》等戏,受到天津观众的热烈欢迎。以后的几年里,李兰舫在天津舞台非常活跃。这位身材高大,体魄健美的白派演员,多才多艺,戏路宽广,不仅本工的青衣花旦戏演的好,老旦、小生、老生,甚至花脸的行当也能反串的精彩到位。在《秦香莲》中,她前演老生王延龄,后演花脸包拯;在《法门寺》中,她前演花旦孙玉娇,后演花脸刘瑾;在《八仙得道》中,她能每晚轮换扮演其中的一位神仙,而且塑造的各有风采,绝不雷同。京剧名家李万春看戏后非常钦佩,登台祝贺。
全国解放以后,李兰舫的艺术之花绽放的更加绚丽。1950年1月,天津市评剧工会举办“庆新年新戏运动周”,李兰舫带头演出《兄妹开荒》,备受好评。当年5月,天津市,京剧、评剧、曲艺界联合在中国大戏院举办筹募基金义演,李兰舫积极参加。她与自北京赶来的小白玉霜以及鲜灵霞、新翠霞、莲小君、六岁红、花迎春、小花玉兰等联合演出《三节烈》、《打狗劝夫》、《雪玉冰霜》等戏,个个出彩,满堂生辉,盛况空前。

作者: 钟供钟秧    时间: 2017-9-5 10:04

李兰舫的丈夫伊焕岐,1925年生于天津,他与鲜灵霞的琴师郭少田系师兄弟,由师兄代师传艺,伊焕岐学得一手好板胡,曾在小白玉霜戏班和筱玉芳戏班担任琴师。1950年与李兰舫喜结伉俪之后,成为黄金搭档,夫妻共同研究“白派”唱腔,艺术上珠联璧合,感情上同心合意,彼此依恋着走过了漫长的戏剧人生。  
1953年以后,李兰舫主要在天津和河北、山东各地演出。她主演一系列的“白派”剧目,她的演唱丹田气足,嗓音宽厚洪亮,吐字清晰,归韵完整,行腔细腻,感情动人。她那低回婉转的唱腔来自稳重的胸、鼻腔共鸣;而那高亢激昂的甩腔,是她发挥了雄浑的颅腔共鸣。无论是在城市的大剧场还是乡村的大席棚,她都能让最后一排的观众听得清清楚楚。她的共鸣位置转换自如,协调隽永,唱腔抑扬如波,起伏跌宕,她对白派声腔技巧的灵活运用,丰富了唱腔旋律,能灵活的表现各种不同人物的内心感情,听起来连顿交叉,错落有致,十分悦耳。她的发音位置随着人物情绪的变化而自由转换,韵味浓郁,从而吸引和打动观众。
1956年,京、津等地的几个剧团都来邀请李兰舫加盟,小白玉霜亲自邀请她到中国评剧院,小白玉霜深情地对李兰舫说:“老姨,您到北京来吧,我也没有亲人了,您来了咱娘俩做个伴,都挂头牌。”李兰舫欣然答应,约好等小白玉霜赴海南慰问演出后即去北京。就在李兰舫在天津等待时,天津专区举办评剧汇演,沧县评剧团没有主演,专员曹庶范亲自到天津邀请李兰舫帮助沧县评剧团参加汇演,李兰舫应邀参加了评剧《打金枝》的演出,在剧中饰演国母,获表演一等奖和荣誉奖。至此,李兰舫被挽留在沧州市评剧团任业务副团长。
1957年她率团赴北京演出,曾出现观众通宵排队购票的情景。以后几年,她率团到沈阳、抚顺、锦州、山海关、唐山等地演出,久违的观众争相再看李兰舫的戏,演出效果极佳,大获成功。
    为贯彻党的“双百”方针,李兰舫积极排演现代戏。1958年沧州市评剧团排演现代戏《母子两代英雄》,李兰舫饰演马本斋的母亲。其唱腔设计避开“白派”凄楚哀怨的腔调,注入了浑厚激昂而又委婉悠扬的艺术神韵。创造了各种板式的成套唱腔,将人物的“神”与“情”巧妙融合。演出时,李兰舫以精微细腻或雄浑豪放的曲调,把一个铁骨铮铮,视死如归的英雄母亲形象,表现的动人心魄。1962年,该剧作为河北省戏剧汇演剧目,在天津引起轰动,郭沫若、田汉等名家观后予以高度评价。其后,该剧在天津连演百场,场场爆满,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后多次播放。
1963年,李兰舫主演了现代戏《槐树庄》和歌颂中朝人民友谊的《骨肉深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予以录播。朝鲜委员长崔庸健来华访问时,首都机场播放李兰舫主演的《骨肉深情》表示欢迎。
在“文革”前的近十年间,年富力强的李兰舫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参与新编和主持改编了《木匠迎亲》、《南海长城》、《铁流战士》等十几出现代戏,在讴歌新时代,创演英雄人物方面前进了一大步。在唱腔方面,李兰舫根据不同人物性格,丰富了“白派”的各种板式。在行腔速度上,李兰舫的慢板较之白玉霜舒缓,快板又显灵活流畅。由于李兰舫音域宽广,能在一段唱腔中迂回两个8度,这就使以声腔刻画人物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白玉霜的演唱,在上句落音时多使用下颤音,李兰舫根据剧情改为低回转音,使声音在腹、胸、鼻间回荡,从而把人物情感表现得更加传神细腻,塑造出一大批性格迥异的舞台人物形象。
    李兰舫为人平和、谦逊、艺德高尚。下乡演出时拉车,搬道具什么都干;演出中常为青年演员当配角,并耐心指导自己的学生刘化茹、刘文采等人,为沧州市评剧团培养了大批学员。 三年困难时期,李兰舫是沧州地区仅有的三位享受高级知识分子待遇的演员(其他两位分别是沧州地委书记高汉章;原沧州地区医院院长雷譪光博士)。她多次把自己的专供食品分给大家。后来,还把自己多年积攒价值万元的行头献给了剧团,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和同事们的拥戴。由于李兰舫在评剧事业上的成就,她连续三届当选为沧州市政协委员、常委,河北省政协委员,还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文革”风暴袭来,李兰舫被当成“反动艺术权威”横遭批斗、关牛棚、受迫害,遭到非人的待遇。但是她始终保持一个信念,就是共产党不会冤枉一个好人,咬牙挺了过来。1973年落实政策后,李兰舫又回到施展才艺的舞台。“四人帮”的倒台,使她进一步焕发艺术青春。在周恩来总理逝世一周年纪念大会上,李兰舫用白派唱腔谱写新曲,激动地演唱缅怀周总理丰功伟绩的唱段,使得一千多位观众潸然泪下,获得满堂掌声。
1977年,中国评剧院派演员刘萍和琴师李梓森到沧州市找李兰舫、伊焕岐夫妇学习白派艺术,之后天津评剧院派演员夏霞也来登门求教,李兰舫夫妇热情地接待,毫无保留的教授了白派剧目《玉堂春》、《珍珠衫》,认真的讲解了白派的唱腔特点。
1981年9月底,在沧州地委统战部召开的各界知名人士座谈会上,她操着洪亮声音诚挚地说:“我老了,但不服老。希望领导给我选送几个孩子,我将用全部精力,把‘白派’艺术传承下去!”话虽寥寥,却表明了为艺术献身的拳拳之心。
1982年,六十多岁的李兰舫抱病演出了她的拿手戏《砸粥缸》,这也成了她生前最后一场演出。1984年李兰舫病逝于沧州市。花开花落,一代名伶的评剧岁月就此结束了。
每当后人津津乐道于花开茂盛之景时,不禁怀念起这样一位评剧老艺人—李兰舫,她是中国评剧史上的不朽人物,留给世间的是醇美的“白派”艺术音韵。她的女儿伊宝琴苦其心志,钻研“白派”真谛。或许冥冥之中李兰舫独具特色的白派艺术仍在感染一位年轻人,大学生黄磊与伊宝琴的师徒结缘,让李兰舫的白派艺术薪火相传,因为他们师徒都记得花开茂盛时李兰舫那精湛的白派唱腔技法与落红护花的高尚品格,艺术在传承,感动仍在继续。愿“兰舫”艺术之花开遍大江南北,感动我们最真诚的文化之心。





欢迎光临 评剧论坛-评剧曲谱网 (http://www.pingju.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