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佳艺根深 金声长存——采访《永远的马泰》群众演唱会随感
[打印本页]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09-3-27 11:59
标题:
佳艺根深 金声长存——采访《永远的马泰》群众演唱会随感
《民主与法制时报》 记者 李明信
一场业余为主、专业助兴的评剧演唱会,全场座无虚席,台上台下,热情高涨。到场的所有人心中,一定希望有“永远的评剧”,但这永远能有多远?乃是一道难解的题。
一
3月15日,初春的北京好像突然变成了散热器,气温一下升到17℃,是进入2009年后最热的一天。然而,在西城区文化中心的多功能剧场里,一场演唱会,使得台上台下的热度,较之室外更过十分。
演出下午两点开始。1点50分,全场400张椅子已经座无虚席,过道上还站了好几十位!剧场中,不但有“轮椅观众”,而且有盲人听众——他们正襟危坐,真正是来听戏而非看戏。第一排本是给采访的记者预留的,对不起,全被无座的观众“强占”了。我身旁的几位,来自远郊顺义,坐了三四个小时汽车,午饭都没吃。另一位,口音不像北京人,一问,这位名叫唐德华的老兄,竟然从山东聊城赶来!
想起这些年戏曲的不景气,想想即将开始的只是一场业余为主、专业助兴的演唱会,眼前的情景,难免令人惊诧感慨。
四面八方的观众齐聚这里,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纪念一位已经去世5年的评剧表演艺术家,欣赏他的戏迷和学生演唱他生前的经典唱段。
他的名字叫马泰。
二
几十年酷爱和研究马泰艺术的钱明先生是此次演唱会的策划者之一。他介绍说,不论是报名演唱还是申请观看,都异常火爆。西城区文化馆和新街口艺术团给予了无私支援。短短一个月,演唱会便顺利举办。这一切再次说明,马泰的艺术有着旺盛的生命力,青春常驻。
马泰是谁?
马泰是一座评剧的高峰,一位可遇而不可求的评剧天才。
要说马泰,需要先说评剧。国人大都知道京剧为国剧,但很多人并不了解,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东北、华北、京津一带,评剧作为一个十分平民化的剧种,其影响所及,甚至超过京剧。比如,那时的评剧团体遍及城乡,而京剧团体却只是凤毛麟角。新凤霞的《刘巧儿》《花为媒》、小白玉霜的《秦香莲》拍成电影,更使评剧声名远扬。而自从上世纪50年代中国评剧院的魏荣元创出了“越调”,便一改评剧以女演员为主的旧格局,使男演员有了发挥的巨大空间。马泰便是男角中迅速蹿红的最杰出代表。他和魏荣元演出的一批“阳刚评剧”,不但使评剧发生了质的飞跃,而且培养了无数评剧戏迷。
马泰的演唱浑厚宽广、饱满跌宕、激越抒情、圆润绵长,兼有大河的宽广、湖水的温柔、高山瀑布的飞流直下激情万丈。高低自如的音域、金属般的共鸣和无可挑剔的演唱技巧,使得他很快自成一派。同一唱腔经他之口,便有了不同寻常的魅力。上世纪60年代初,一出《夺印》,使马泰迅速成为家喻户晓的评剧名角。此后,他的演出,特别是成批唱段,给那时的观众听众带来幸福的视听享受,他的戏迷遍布远近城乡。当年,《夺印》中马泰唱的“我良言苦口将你劝”,与新凤霞的“巧儿我自幼许配赵家”一样普及。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从马泰出道走红,至今已有50年,而包括《夺印》在内的一大批剧目中马泰的名段,至今仍被广泛传唱。那天,在演出现场,台上的每个演员一开口,台下便摇头击节地一片应和。原来,不少观众都是马泰的铁杆戏迷,数十年痴心不改,马派唱腔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作者:
高山流水
时间:
2009-3-27 12:00
三
但是,留心观察一下,这场演唱会所传达的信息,并非都像马泰的唱腔那样美好无瑕。
明亮的灯光下,400个座位上,是典型的“银色世界”。演唱者中,最大的王文元66岁,最小的刘淼29岁。但经过采访,刘淼的评剧爱好,缘于他的戏迷父母。而他周围的同龄人中,却没有知音。我相信,走出这个剧场,如果在街上随机采访,十个人会有九个不知道马泰。与我同来采访的另一名年轻记者就直言不讳地声明自己从未听过评剧。在中国戏曲的整体衰落中,评剧也未能幸免,这是不争的事实。
戏迷们常常一腔怨气,数落电视台播戏曲少、评剧更少,埋怨剧场演戏少、票价高,甚至把怒气撒到通俗歌曲上,认为都是那些狂喊乱蹦的歌星造的孽,时时处处情啊爱啊没完没了。
但年轻人决不为戏迷们的唠叨所动,照样我行我素,而且讥讽老年人的爱好陈旧落伍,抱残守缺,跟不上潮流。因此他们的随身听和MP3里,决没有一句戏曲唱腔。
戏迷与歌迷,多年来都是水火不相容的对立群体;老年人与青年人,各自坚守自己的阵地并相互贬责。
是戏曲好还是流行歌曲好?其实这种争论毫无意义。爱好只为愉悦身心,纯属个人的自由,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他人不必干涉。由七个音符组成的音乐,不管是戏曲还是歌曲,本无高雅和低俗之分,何必唯我独尊?
也常听到一种观点,认为戏曲的衰亡是历史的大趋势,是生活现代化、娱乐多元化的必然结果。不同的观点则认为,其实,任何文化现象,都有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戏曲如此,流行歌曲也会如此。但现在的事实是,芸芸众生中,戏曲仍然有为数众多的爱好者,哪怕他们以老年群体为主。而在一个已经步入老龄化的国度,忽视老年人的爱好,绝对不可以。何况他们喜爱的戏曲,包括评剧,是如此动听;他们喜爱的名角,包括马泰,是如此出色。
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说,评剧都远未到消亡的时候。
四
既然评剧好听易学,既然马泰等一批名家的唱腔魅力不减,既然评剧演员中还出了赵丽蓉、张少华那样的两栖英才……那么,怎样让评剧保持生命力?怎样满足戏迷的愿望?怎样让评剧优美动听的唱腔,不只出现在寥寥无几的演唱会上?
我在演唱会间,采访了本次活动的策划、艺术总监和部分演员、观众。对于近年来搞的评剧音配像、评剧节、全国票友大赛以及专业院团推出的新剧目,纷纷给予充分肯定。但同时认为,应做的工作、可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比如:
应当学习京剧进小学的办法,在评剧流行的东北、华北、京津地区,尝试评剧进课堂,让孩子们由知到爱。现在年轻戏迷少,不是评剧不好,而是孩子们所知太少。
应当出名家所有经典唱段的演唱光盘和伴奏光盘,为学唱者提供方便,也使所有名家唱段长久保存并广为流传。
应当利用现代数码技术,对每出评剧现场录像,制成光盘出售,弥补剧场演出受众少、电视播放剧目少的缺憾。
应当多搞群众性的演唱会和擂台赛,让戏迷有更多的展示、交流机会。
……
那天,钱明先生送了我一本他刚刚出版的《永远的马泰》。粗粗翻看此书,见到写怀念文章的,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记者不禁想到,当天到场的所有人心中,一定还希望有“永远的评剧”。但这永远能有多远?乃是一道难解的题。不过,事在人为,有专业队伍的坚持、戏迷群众的支持、政府部门的扶持,评剧即使生命不能“永远”,想来也定能长存。
评剧如此,其他植根于平民百姓中的地方剧种也理应如此。
作者:
伯乐
时间:
2009-3-30 22:03
评剧艺术正在迎来新的发展的高潮!我们这的人们对电视已经不再痴迷,纷纷聚会,学唱评剧。我相信,用不了多久,一定会出现一个红火的局面。
作者:
JSM
时间:
2009-4-5 18:05
评剧艺术,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这片肥沃的土壤之中。经过严冬的考验,一定会迎来茁壮成长的春天!
作者:
冷月
时间:
2009-7-30 16:36
60年代的“我良言苦口”比70年代的“样板戏”还样板呢
作者:
小桥流水人家
时间:
2009-7-31 10:19
马泰的嗓音太高 很不好学呀
作者:
二胡爱好
时间:
2009-8-27 15:21
有专业队伍的坚持、戏迷群众的支持、政府部门的扶持,这些如果落到实处,才能创造“永远的评剧”。
欢迎光临 评剧论坛-评剧曲谱网 (http://www.pingju.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