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关于评剧唱词结构浅释(五)
[打印本页]
作者:
hyx-sgh
时间:
2011-7-16 21:43
标题:
关于评剧唱词结构浅释(五)
5.
评剧唱词的辙韵。
评剧唱词一定要合辙押韵,就是每一个下句最末一个字一定和另一个下句的最末一个字声音接近,不这样就叫串辙。例如:
① 家住湖广郡洲俯,我的名字秦香莲。
自幼许配陈世美,他大比之年去求官。
中状元招驸马不回家转,二老饿死在堂前。
我带领儿女把他寻找,他不但不认反把脸翻。
这里的二、四、六、八句最末一个字都合辙。属于隔句押韵。有很多唱段唱词,在第一个上句末尾一个字就开始入辙,它决定着后面唱词的辙韵。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还有一种情况,例如:
② 良家女儿随风尘,立志从良下决心。
千挑万选心机用尽,难得李甲这诚实的人。
我与他半年来心心相印,盼只盼随心愿结成婚姻。
在这段唱词中,上下句中的“尘”、“心”、“尽”、“人”、“印”、“姻”都合辙,而且上下句字数基本相同对称,这种用法在评剧里就叫“楼上楼”。
关于评剧唱词的辙韵,又有称“辙口”“韵脚”“韵律”等等。中国汉字很早以前也是按读音相近分类,我曾查过“康熙字典”,查的方法是按“切音”,也就相当于现在讲的“辙口”分类。以后有了读音工具—汉语拼音的声母和韵母,(开始用汉字拼音符号,现在使用的是现代汉语拼音方案,用英文字母代替),由于汉字读音韵母的不同,其分类更清楚明确,这才有了“韵律”“韵脚”名称。
作者:
hyx-sgh
时间:
2011-7-16 21:50
评剧唱词共分为十三个辙韵,具体请参考本网站《评剧知识》栏目中的“评剧唱词的辙韵”内容。在这里就不在一一阐述了。
一般来讲,戏曲唱词中多是由所需要表达的情感来决定用什么辙韵的。比如:江洋辙往往适合表现明亮、宽广、激昂的情绪,中东辙往往适合表现平衡、和缓的情绪,灰堆辙往往适合表现悲愤、伤感的情绪,姑苏辙往往适合表现一种内在的深沉的情感,如此等等。
有人把通用的十三个辙分为三级:洪亮级、柔和级和细微级。洪亮级包括江洋、中东、言前、人辰和发花辙,柔和级包括摇条、怀来、波梭、由求辙,细微级包括灰堆、乜斜、姑苏、一七辙。这三级是根据发声响亮度不同而分的,一般说,响亮度强,声音宏亮,宜表现威武、雄壮、激烈、昂扬、高亢等情绪和气氛。
在这十三辙韵里边,发花辙、言前辙、江阳辙最好唱,是常用的。一七辙、灰堆辙、姑苏辙最不好唱,也不常用。所以,戏迷朋友们要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选用不同辙韵和不同人物的唱段学唱,才能发挥的更好!
一段唱词一般是一辙到底。有时唱词太多,中间需要换辙,在上句末尾一字换辙,下句紧跟接上,这样才不别扭。两人对唱一般使用一道辙。
除了上面提到的十三个辙韵外,还有两道小辙:一是小人辰,一是小言前,就是把“人辰”“言前”两道辙“儿化韵”。如:没精神儿,下嘴唇儿;小茶盘儿,小丫鬟儿等等。其他辙的小辙,也可并入这两道小辙,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结束语:以上通过这五个方面,粗浅的叙述了传统意义上的评剧唱词的结构和一些规律。很不全面。实际上,在解放初期的十几年,我国评剧舞台进入鼎盛黄金时期,随着各评剧院团的壮大,评剧名家的倍出,以中国评剧院为首的各剧团,对评剧艺术进行了大改革,大创新。对传统剧目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进行了大量改编。又从其他剧中移植了大量剧目。同时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创作了大量的现代戏。这些剧目从内容、唱词、唱腔到表演都有了很大提高,使评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了一个大飞跃。评剧唱词的结构也焕然一新,艺术性更高,更加脍炙人口,同时有些部分已打破了旧的传统体裁。例如说《花为媒》中的的经典唱段唱词,比起解放前旧剧本的唱词,文学艺术性已经提高到精华至极的水平。
所以,请朋友们对评剧唱词结构、表现形式、文学艺术等议题继续探讨研究,提出更多的高见。
以上不妥之处请提出宝贵意见!
[
本帖最后由 hyx-sgh 于 2011-7-16 21:55 编辑
]
欢迎光临 评剧论坛-评剧曲谱网 (http://www.pingju.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