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科学的发声方法 [打印本页]

作者: 玉芙蓉    时间: 2010-10-11 09:13     标题: 科学的发声方法

科 学 的 发 声 方 法
                                作  者  刘绍宗

       朋友们、爱好者们,我的一点薄意,送给你们参考。
       吊嗓时要边走边唱,就象散步一样,始终保持着松弛自如的姿态。要松弛,不要松懈,而是外松内紧,注意使声音共鸣保持准确位置,行腔运气保持长久稳定,不是仅把力量用在喉咙处,而是全身都在运动。持续两三个小时,吊完嗓不会觉得喉咙疲劳不堪,说话的声音仍然明亮。
       吊嗓时,口腔上颚微微吸起,下颚松弛,口形不大,两肩不垂,两肋拉力象弹簧一样,一张一弛,发声口腔各个器官都能有机配合,形成头、鼻、胸三腔的强烈共鸣。
       吐字行腔时,他的上颚就象球蓝,每个字、每个腔好似篮球,准确无误地投向球蓝。用这种方法演唱,使得他不论唱什么板式,唱腔有多么复杂,都能保持气息稳定和声音的通畅完美。
       演员在演唱时,用气要巧妙,方法要灵活,在面部表情上要松弛而庄重,口形自然而优美。唱高音时口腔内打得开,内开而外拢(双唇自然收拢),唱低音时,双唇微闭,但牙齿并没有咬死,上颚仍有吸起的感觉。总之,无论是唱高音还是唱低音,不要使观众看到面部肌肉的一丝紧张状态,也不要使人感到口形张合过大,甚至有穷于应付之感。
       演员演唱口形的美与否,是同发声、吐字、用气有密切关系的。演唱的口形好看了,说明你的发声是正确的。 演员演唱要具备许多灵活多样的演唱技巧。比如:运气上的偷、缓,音量上的收、放、轻、重。行腔上的抑、扬、顿、挫,都能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演员的演唱,若能够使观众通过唱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感受到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正是这种理想效果的生动体现。
       演员掌握了行腔中的高、低、快、慢、轻、重、顿、挫,运用适度,音量有所加强,再度减弱,把低气吸足再行腔,又巧妙的用了小休止,加虚字,低腔轻吐,乍放又拢。行腔酣畅流利而又起伏跌宕,表现于矛盾思索之中的踌躇心情。
       此外,有的演员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对京剧传统的上口字作了突破,有的字不于上口,如"伯"字就不上口,唱成普通话"bo"音,有的字为了整个唱段声韵上的协调,适当地保持了上口的特点,但不于过分强调,如"情"字,押的是"认真"韵脚,为保证归韵的协调,所以没有完全采用普通话音来演唱。




欢迎光临 评剧论坛-评剧曲谱网 (http://www.pingju.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