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访大型评剧《风起同仁堂》导演宋强
[打印本页]
作者:
常子金
时间:
2013-8-15 09:30
标题:
访大型评剧《风起同仁堂》导演宋强
近期,由深圳市世纪戏曲艺术研究院与红馆(北京)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打造,中国评剧院、天津评剧院、长春评剧院等单位联合演出的大型评剧《风起同仁堂》进京演出。除了老戏迷外,演出还吸引了众多年轻观众。演出结束后,北京市原副市长张百发对该剧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剧目进一步打磨提高提出了殷切期望。为更全面解读该剧创作及艺术特色,日前,记者专访了该剧导演宋强。
“双梅花”挑梁
评剧《风起同仁堂》由国家一级编剧、北京人艺艺委会委员张帆编剧,作品曾经获“五个一工程”奖的国家一级编导宋强执导。宋强向记者介绍,评剧《风起同仁堂》是一部紧凑严谨的正剧,选取了最富传奇性、观赏性、趣味性,又饱含爱国主义情感的一段故事,讲述了北京解放前夕,在极度残酷的镇压面前,城内我党筹集的军需资金处于危险境地,同仁堂东家乐柏年夫人陈玉珊担当了保护金库的重任,最后她卖掉镇店之宝“百草图”救出丈夫,将我党筹集的军需资金平安送出北平城的故事。
《风起同仁堂》的设计和思想,无不体现出创作者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厚爱。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同仁堂凝结着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宋强说,这部剧所表达的同仁堂精神,从宏观上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该剧由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刘惠欣和赵斌“挑梁”主演,刘惠欣饰演同仁堂老板娘陈玉珊,赵斌饰演同仁堂东家乐柏年。国家一级演员陈胜利、孙路阳、郑晓娣的加盟演出,著名鼓师张剑冰、著名琴师朱卫东的助阵,让该剧亮点频出。
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风起同仁堂》采取真实故事戏剧化、真实人物典型化、表现手法艺术化的手法,是一部雅俗共赏的评剧。宋强说,在改编、艺术处理和舞台创作中,该剧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力争有新的突破。比如,在唱腔方面,《风起同仁堂》以传承为主,在唱、念、做、舞中力图符合今天观众的审美;在音乐与配器上,该剧追求老曲新乐,既承接传统,又适应时代,38人编制的乐队在强调共性烘托与个性清晰娴熟表现间互为转换,游刃有余。
现代化的戏剧利用灯光塑造舞台形象已经是一种重要手段。宋强说,评剧不但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灯光设备,还要学习兄弟剧种的优长,即话剧的点、戏曲的面、歌舞的彩。《风起同仁堂》注重采用现代化的灯光配置与设计,在强调光源的基础上强调明暗对比。
艺术上《风起同仁堂》注重写实与写意并举。比如,舞美合理糅合现代化的装饰与国画传统绘景的具象,以渲染舞台空间。在服饰的运用上,该剧强调艺术真实,淡化生活真实,弘扬泛美主义,追求一种色彩、款式写意的写实效果。宋强告诉记者,关于服饰的设想要符合戏曲规律,不能简单地把它作为人物身份的包装,还要把它作为一种可利用的附属和美学的外在包装。
对于表演,《风起同仁堂》既尊重程式,又化解程式、创新程式,努力争取做到规律性的程式与突破后重建规律的程式,以达到真实、准确、细腻、优美的美学效果。戏剧是一种整体艺术的表现,对节奏也有所设计。宋强说,那就得刚柔并济、强弱对比;文戏武唱、武戏文唱、司鼓引领。
探索艺术精品创作的民营之路
《风起同仁堂》是由民营机构、民营资本参与、旨在打造艺术精品的大型舞台艺术。它由深圳市世纪戏曲艺术研究院与北京(红馆)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打造,并积极在深圳开拓商业演出市场。
宋强说,《风起同仁堂》是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结果,是艺术家共同追求振兴戏曲艺术的结果。总策划人、总出品人张凤琴、陈胜利从一开始,就在探索一条民营机制下创作艺术精品的道路。该剧在两地联手制造下,呈现出3个特点:其一,民营机构出品策划,机制灵活;其二,主创和主演均为国家一级,强强联合;其三,探索现代评剧回归传统。
摘自戏剧网
作者:
工行评剧
时间:
2013-8-15 09:49
常老的帖子总是那么有价值和分量,这部《风气同仁堂》我没看过,看了专访有了一些了解,不知网上有否?很想一睹采!
常老为我们普及关于评剧方方面面的知识,真是辛苦了!
作者:
玉昌
时间:
2013-8-15 10:55
在我的网页有这个戏的视频
http://i.56.com/xichong
欢迎光临 评剧论坛-评剧曲谱网 (http://www.pingju.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