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50多人的评剧队伍想办专场演出 苦寻演出地点
[打印本页]
作者:
常子金
时间:
2013-4-25 20:43
标题:
50多人的评剧队伍想办专场演出 苦寻演出地点
作者:长春晚报,于慧
有这样一个50多人的队伍,她们中间年龄最大的81岁,年龄最小的52岁,为了追求喜爱的评剧艺术,她们走到一起成了票友,生、旦、净、丑角色中丰富着自己的老年生活。
“喜欢”让她痴迷评剧
24日上午,绿园区文化馆7楼,伴随着板胡、二胡等伴奏乐器的响起,评剧“杜十娘”《船头撇宝》的折子戏也开唱了,当唱到负心汉“李甲”为图钱财,把自己卖给他人,换来千金银两时,“杜十娘”生气、伤心地落泪了。
看着这生动的演出,再看看演员的动情表演,没有几十年的艺术功底根本就行不通。然而,让记者意外的是,“杜十娘”的扮演者王莉老师并不是行家,而是一个十足的票友。“每次唱到这里就特别投入……”王莉擦着眼泪说。更让记者惊讶的是,虽然她已经64岁了,可举手投足间似乎与这个年龄没什么关系。
聊天中,记者了解到,王莉老师在退休前是一名行政人员,说起她喜爱的评剧艺术,还要从四五岁说起。那时候,由于母亲喜欢唱戏,她经常在家听母亲唱,渐渐地,她也喜欢上了评剧,参加工作后,她却没能走上喜欢的艺术道路,但对艺术的追求她始终没有放弃,只要有空闲,她就会哼唱几句寻找一下感觉。
退休后,她在社区艺术团里有了新发展,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长春评剧院的退休老艺术家要组织个评剧团,于是,她和其他票友一起来到长春演艺界老艺术家联谊总会评剧团。
在这个团体里,由于有国家一级、二级、三级退休老艺术家,王莉的艺术水平也得到飞快发展。有的时候,她也会和其他票友走进社区,为辖区内的居民送去快乐。
4500元置办一身戏服
为了痴迷的评剧艺术,不光要钻研唱功,准备各种各样的戏服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这不,艺术团里59岁的姜慧萍老师就是个舍得付出的人,为了让自己在演出时能靓丽出场,姜老师花了4500元从头饰到衣服、鞋置办了一身高价戏服。
记者了解到,由于她们都是业余票友,所有演出服装的投入都得靠自己买,像姜老师这样舍得为评剧花钱的人在这个团里人数不少,可为了能把这个艺术发扬下去,这些老艺术家、老票友们从不含糊。
希望把艺术的快乐带给更多人
为了让评剧能被更多人喜欢,艺术团里的国家一级伴奏员秦延福老师更是搞起了新的创作。这不,一个京剧唱段的《铁弓缘》剧目就在秦老师的改编下成了评剧的新唱段。“这个戏改编后特别好听。”王莉老师夸赞道。
记者了解到,虽然他们这个艺术团里的50多人为评剧一直在努力,但这个曾经流行的艺术形式却因时间和时代的变化让它在很多人的心中变淡,也让很多人对它产生陌生感。想要挽救这门艺术,更想让它被大家知道和接受,王莉老师告诉记者,她们艺术团里的老艺术家和票友们也想办场演出,为了能实现这个梦想,她们在几个月前就开始排练折子戏,现在一切准备就绪了,可眼下却为演出场地着急了。“我们就想走进大剧场,为更多的人献上经典的好剧目。”王莉说。
为了实现这些老艺术家、老票友们的愿望,本报也将为他们征集演出地点,如果您想给他们提供地点,请拨打本报热线(0431)89866777。
作者:
达力古
时间:
2013-4-26 08:00
这些评剧爱好者的执着让人感动,一定要支持她们。能不能找当地的政府部门来帮助协调一下,或者是社区也行,我相信会有解决办法的。
作者:
达力古
时间:
2013-4-26 08:05
长春不是有评剧院吗?找他们院长试试也是一个办法啦!!我想的可能简单了。
作者:
常子金
时间:
2013-4-27 20:06
标题:
演出场地有了着落 免费提供演出票
作者:长春晚报,于慧
《挽救吉林评剧艺术 她们要搞场公益演出》后续报道
160张票发给本报读者,请拨打89866777或者直接到本报2楼热线部领取
新闻回放
长春市有这样一群票友,他们在评剧老艺术家的带动下,从热爱到了痴迷,从玩票成了行家,别看她们中间年龄最大的81岁,年龄最小的52岁,但只要板胡、二胡等伴奏乐器一响,她们就成了戏中人。
然而,评剧这个曾经流行的艺术形式却因时间和时代的变化让它在很多人的心中变淡,也让很多人对它产生陌生感,为了挽救这门艺术,更想让它被大家知道和接受,这些老艺术家和票友们也想办场演出,可她们却为演出场地着急了。
25日,长春演艺界老艺术家联谊总会评剧团的50多名老艺术家和票友们痴迷评剧,为了将这门艺术传承下去,她们精心排练折子戏准备为市民奉献出一场精彩演出的事情见报后,立即引起了长春市评剧迷的兴趣。
评剧曾经是最爱看的
“我也特别喜欢评剧,可现在剧场演这个的几乎没有了。”25日9时许,已年逾六旬的市民刘大爷打进本报热线电话说。老人告诉记者,从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各地区几乎都有评剧团,而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几乎天天播放评剧经典唱段。因为它的很多剧目通俗易懂,而且对白以普通话为主,很容易被接受,再加上那个年代文艺节目少,评剧几乎成了大家最喜欢的戏剧。“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我和柱儿不认识我怎能嫁他呀。”说到高兴处,刘大爷在电话中为记者哼唱了这句评剧唱词。可一想想现在评剧的冷淡劲儿,老人的话语中也多了些许忧伤。但让刘大爷以及其他评剧迷们高兴的是,如今在长春还有痴迷评剧的人,他们不顾自己的年龄是否大,自己的身体是否能吃得消一次次的排练演出,依旧把最原汁原味的评剧表演展现出来。
数十热心市民提供场地
25日、26日两天,本报接到数十位市民打来热线电话,想要帮助老人们圆梦给他们提供演出场地。这不,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位,“我们单位的小礼堂挺大,休息日的时候可以提供给老人们使用。”该女士热心的说。她告诉记者,她的单位位于经济开发区,看着这些老年人,跟自己的父母年龄相仿,为了让她们开心有梦想,自己特意跟单位领导说了此事,并同意将礼堂给老人们使用,但由于平时都得上班,所以只能双休日用。随后,吉林省东北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云杰也给本报打来电话,“这些老艺术家、老票友们太不容易了,为了圆上她们的评剧演出梦想,更为了帮她们把评剧推荐给更多的人,5月3日剧场有空闲,我们愿意无偿地给她们提供场地。”李总经理说。
记者了解到,当李总经理从报纸上知道了老艺术家和老票友们为了弘扬评剧艺术,一直都在默默付出的时候,她和东北风也想为老人们做点什么。记者了解到,东北风剧场面向社会提供场地演出的时候,每一场演出将收费5万元,但为了帮助这些酷爱艺术的老人们,他们不仅分文不取,而且为了免去老人们的后顾之忧,他们还将派出最好的舞蹈设施以及工作人员帮忙。经过多方面考虑,再加上东北风的场地成熟,所以演出地点也将在那里举行。
有场地排练劲头更足了
免费提供的演出场地有了,听到这个好消息,长春演艺界老艺术家联谊总会评剧团的50多名老艺术家和票友们高兴地鼓掌欢呼。这不,为了能给评剧迷奉献上精彩演出,也为了让更多人熟悉和喜欢这门全国第二大剧种,老人们排练的劲头儿更足了。该团副团长王莉告诉记者,演出场地有了,她们将准备“杜十娘”《船头撇宝》、秦香莲《杀庙》、《铁弓缘》三个经典折子戏,希望能给评剧迷们带来新的艺术欣赏。这不,听说5月3日将有场地能提供给她们演出,王莉高兴地说,接下来的几天里,她将和其他50多名团员们一起把这三个折子戏好好排练一下,在演出的时候好好表现。
为了保障演出时的秩序,26日下午,吉林省东北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特意制作了600多张入场票,专程为本次评剧演出使用。为此,本报将派送160张票给市民,从27日9时开始到28日16时截止,不管您是评剧迷还是对评剧感兴趣的市民,您都可以拨打本报热线89866777或者直接前往新民大街1002号长春晚报社热线部取票。
欢迎光临 评剧论坛-评剧曲谱网 (http://www.pingju.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