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江南有评剧 您知道吗? [打印本页]

作者: 玉芙蓉    时间: 2013-4-11 21:47     标题: 江南有评剧 您知道吗?

今天浏览zhaoyingli版主上传的“剧情简介”,其中《欢乐农家》最后一行红字引起我的好奇:江西省德安县文广局2009演出  难道江南还有评剧?于是马上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结果令人震撼: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竟有评剧票友协会,票友多达上百人。他们排演的评剧小戏《欢乐农家》,2011年进京汇演获得五个奖项,被称为“江南一枝独秀”。
兴奋之余,现将介绍江西德安县评剧发展的报道推荐给大家,让大家高兴高兴!

作者: 玉芙蓉    时间: 2013-4-11 21:52

长江周刊头版头条:德安评剧唱进京城


文广新闻  加入时间:2011-8-8


       7月1日,北京文联小剧场,随着大红帷幕徐徐拉开,舞台灯光骤然亮起,第一个剧目是评剧小戏《欢乐农家》。当主持人报幕说是来自赣北袁隆平院士家乡江西省德安县文广局选送时,台下评委和观众顿感惊讶。评剧是流行于北方的剧种,在长江中下游的德安县怎会形成气候。而该剧目表演结束后,全剧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有评委感慨,评剧小戏《欢乐农家》,唱腔之好,味道之醇,大出预料,真可谓是“江南一枝独秀”。
       北戏南承  一波三折
       众所周知,评剧是仅次于国粹京剧之后的第二大剧种,流传于我国北方京津塘地区和东北沈阳一带,有“国宝”之美誉。好奇之人不禁要问,刻着北方烙印的评剧何时传承到南方小县城的呢?
       说起评剧与德安的渊源,要追溯到1960年10月。当时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评剧队到达江西进行巡回演出。随后,江西省评剧团成立。不久,省评剧团到德安演出,时任县委书记朱宝荣是北方人,也是个评剧迷,看完演出后决定也成立个自己的评剧团。于是年底,在省评剧团的扶持下,德安县成立了解放后第一个文艺团体德安评剧团。评剧团选拔招收了20多个学员,排演的第一出现代评剧小戏《人民公社好》深受群众欢迎,几乎每天都要下乡演出。1962年,德安评剧团创作演出的《办嫁妆》一炮走红,首次进省城南昌汇演并获得优秀剧目奖。
       1968年10月,因历史原因,德安县评剧团被撤销,20多名演员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自己心爱的艺术行当,陆续下放农村参加劳动改造。第二年,德安县委根据时局需要,又召回了17名县评剧团下放农村的演员及部分省评剧团下放演员,共同组建了德安县京剧团,先后排演了现代革命样板戏《沙家浜》、《红灯记》等。1977年,在有关部门的多次建议下,德安县恢复县评剧团编制。随后德安的评剧艺术达到了第二次高潮。中青年评剧演员排演的《貍猫换太子》、《打金枝》、《李娃传》让广大戏迷百看不厌。德安评剧团不仅在本地演出,还被邀请到江西水泥厂、丰城煤矿等地巡演。在江西水泥厂演出更是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现象,由于观众太多,最后只能凭职工的工资表发票。
       1985年,文化部下发了关于远离故土的地方戏剧团可予撤销的决定,德安县评剧团被迫撤销。部分演员骨干被分配到县文化馆,其他的则分到全县各个机关单位。
       热衷评剧  再造辉煌
       上世纪90年代初,几个骨干演员倡导成立了德安县评剧票友协会。 人们在一些公共场合又听到了熟悉悦耳的经典评剧唱段。经过近20年的发展,德安评剧票友协会会员已经发展到近百人,年纪大的将近80岁,年轻的30岁。票友协会每周六、周日都自发到县文化馆排演厅聚会,吹拉弹唱,好不热闹。票友协会还经常自费到外地去交流演出,票友胡玉华就每年去北京两次,和京城的评剧票友们保持着密切地来往。票友协会还开办培训班,免费培训中青年评剧爱好者。县里每次举行春晚、送戏下乡、社区汇演等文化活动,票友们都主动报名参加演出,从不落下。76岁的原评剧团演员刘同达老师依然活跃在舞台上,他深情地说,“我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已经有50多年的时间了,平时一有时间我便和票友们下乡表演,一直以来,村民们如醉如痴的神情以及雷鸣般的掌声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动力。”
       2009年,第四届江西艺术节暨第八届江西玉茗花戏剧节向各地征集戏曲节目,接到通知后,一直致力于振兴德安评剧文化的县文广局,立即将此想法告诉了县评剧票友们,票友们跃跃欲试,一拍即合。演员有了,接着就是剧本,经过多方联系,我市知名剧作家刘济平了解到此事后欣然答应,并组织撰稿。一次,他随同县文艺爱好者前往丰林镇黄桶村“文化下乡”时,当地村民茶余饭后的一件小事却打开了他的创作之门,《欢乐农家》随之应运而生。《欢乐农家》从德安农家一对老夫妻的家庭矛盾说起,引发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后,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精神生活的讨论,讴歌了基层文化工作者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时代风貌。 9月,凝聚着德安评剧票友及致力于推进评剧文化人共同心愿的《欢乐农家》参加了第四届江西艺术节暨第八届江西玉茗花戏剧节的演出,并荣获了优秀剧目奖、导演三等奖、演员二等奖、演员三等奖、音乐创作三等奖、舞台美术设计三等奖的好成绩。消息传来,票友们激动得相互拥抱,热泪盈眶。
       前不久,评剧小戏《欢乐农家》首次登上了首都的舞台,与来自全国各地的17个节目角逐华语戏剧文化最高奖项全国戏剧文化奖。在7月3日的“全国戏剧文化奖”创作论坛上,组委会副秘书长姜彤林在点评《欢乐农家》时用了三个没想到:一是评剧作为传统的大剧种之一,只是在北方流传广泛,没想到南方还有评剧;二是没想到由德安县文化馆组建的评剧票友协会的水平这么高;三是没想到北京的评剧粉丝们给《欢乐农家》这个小戏的投票率那么高。
       传承评剧  任重道远
       德安县评剧票友协会是一个群众团体,一切活动都要靠自费,经费的严重不足成为制约评剧发展的一大瓶颈。平时演出,排戏的服装都是大家从自己的工资里掏。有的票友还办了乐器培训班,碰到一搞活动就要停下来,为此损失了不少收入。《欢乐农家》主演袁定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是来自江西老区德安县的评剧票友,能来到首都北京演出,这是我一辈子都没有想到的事情,评剧是北方的剧种,能在江南生根开花非常不容易,希望能到得评委专家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
       据了解, 评剧票友协会的挂靠部门德安县文广局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局负责人表示,德安评剧的复兴来之不易,下一步一方面要继续大力发扬传承评剧,开展评剧进课堂、评剧俱乐部等活动,让德安评剧后继有人,另一方面积极向县政府及上级主管争取重视,筹集资金,配齐设备,让德安评剧这朵江南奇葩开得更加娇艳美丽。
       链接:故事概要:《欢乐农家》讲述了女文化馆馆长杜刚在下村辅导村民编排舞蹈期间,无意撞见大娘和大伯 的一场争执,矛盾起初是因为大娘要去村里参加文化活动,大伯却将大娘跳舞的扇子藏了起来,以此阻 止她出门。其实大伯有个心结,是听到村里的流言蜚语,说大娘天天和一个“男人”跳舞。了解实情后 ,杜刚和大娘破涕而笑,随后请大伯看她们跳了支舞,原来大伯所谓的“男人”其实是由杜刚反串的, 一场矛盾也就此化解。该戏以德安县农村一普通农家为背景,通过追求精神生活的大娘和坚持因循守旧 思想的大伯,这对老两口的一次争执展开,折射出新农村变化后,农民们对精神生活追求新旧思想的碰 撞。同时,讴歌了基层文化工作者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时代风貌。
                                       李诗彪  陈敏   张帆   文/摄
作者: hyx-sgh    时间: 2013-4-12 17:10

看到这篇文章,感触颇深。江南德安评剧票友,唱响北方的京城,似乎有点儿匪夷所思。但是不管是克服了多少困难,付出了多少艰辛,经历了几波几折,他们做到了!作为我们评剧发源地的北方人,再不为评剧这门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不为保护好这个宝贵的遗产做点儿什么,说是愧对祖先不为过吧!啰嗦几句,有感而发吧!
作者: 924408052    时间: 2013-4-13 07:07

     评剧兴盛时期江南早有评剧。50年代北方评剧已经南下,石家庄评剧团由天津四大舫之一郭砚舫率团,全团迁入青海省西宁市,其它地区评剧莹润而生,青海乐都,云南省评剧团等,北方评剧艺人也大批涌入。阵容之大,质量之高,叹为观止。巡回演出遍及江南各地,青海省评剧团曾赴西藏演出过。深受大众欢迎。




欢迎光临 评剧论坛-评剧曲谱网 (http://www.pingju.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