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之源——一篇值得所有评剧人研习的文章(一)
评剧之源
泱泱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一座无形的珠穆朗玛,这座高不可攀的珠穆朗玛却是由无数的巨石堆砌而成。评剧,就是近现代支撑珠峰高度的又一块巨石。
1979年版的《辞海》对评剧辞条是这样解释的:“评剧,戏曲剧种,流传于北京、天津和华北、东北各省。早期也叫蹦蹦戏、落子,于清末形成。其基础为河北一带流行的曲艺莲花落,先后吸收河北梆子、京剧和滦州影的剧目、音乐和表演方法,经过对口莲花落、唐山落子、奉天落子等阶段发展而成。曲调活泼自然,擅长表现现代生活。”2002年版的《现代汉语辞海》是这样介绍评剧的:“生活气息浓厚,表演活泼自由,曲调流畅的一种戏曲。1910年左右形成于唐山,以当地流行的莲花落和蹦蹦戏为基础,吸收河北梆子、京剧等剧目而成,后逐步流行到华北、东北地区,也叫落子、评戏。”两个辞海的解释大同小异,基本肯定了三个方面:一、评剧诞生于河北唐山一带;二、评剧是由莲花落和蹦蹦戏发展而来;三、评剧吸收了河北梆子、京剧和滦州影的精华。而早在建国初期,中国评剧就在文化部的剧种调查中名列第二,是全国范围内除京剧之外的第二大剧种,评剧创始人之一的成兆才先生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这个诞生不过百年的年轻剧种在短时间内就高登大雅之堂雄踞全国第二呢?
皇天厚土奠于磐
燕山山脉,位于河北平原北侧,西起潮白河河谷,东至山海关角山一带,绵绵延延一千多华里,为雄峙祖国北方的南北交通孔道;渤海湾,北起乐亭大清河口,南至山东黄河口,海岸线逶迤辗转也达一千多华里,是拱卫京津的东大门。就在这渤澥之阴、幽燕之阳,是冀东20余县近4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这片土地,既蕴长山大岭之雄迈,又涵江河湖海之灵动,因此,它能滋育出慷慨悲歌之燕赵、山仁水智之京东,本是题中应有之意。
这种题中应有之意首先表现在冀东一带向为兵家必争之地。远在春秋战国时期,这片土地就经常受到燕山一带活动的山戎族的侵扰,以致孤弱的燕国国君不得不向当时很强大的齐国求助,因此这里上演了“齐桓公兵定孤竹”的战争并留下了“老马识途”和“寻蚁求水”两个历史典故。西汉初年,匈奴屡犯中原,立足未稳的大汉皇帝不得不一次再次地组织兵力在燕山一线拒守。只是到了汉武帝时,国力逐渐强大起来的大汉王朝才由被动防御转为主动进攻,直到把北匈赶出了亚洲。这位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巡幸到昌黎碣石山时,命人刻碑纪事,后为毛泽东所称道。三国混战之际,乌桓强大,志在一统中原的曹操不得不亲统大军挥师北上,在我们冀东名士田畴的帮助下一举剿灭乌桓,曹孟德有感而发写下了《步出夏门行》四章名句。此后五代十六国时的鲜卑、宋辽金时的契丹和女真、元时的蒙古、明清之际的满族都曾在这里争战伐谋,兵戈不息。冀东一带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战争的前沿、军事的重地。这就使得各民族文化和战争一样随之在这里吞并、厮杀、碰撞、融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文化格局。这种多元文化为后来诞生评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冀东一带同时又是一个不断移民之地。据资料所载,自唐代以来,各朝各代至少有7次较大的移民活动惠及此地。冀东一带军事前沿的战略地位,使得这里不断发生战争,“人民杀戮无剩,金帛牲畜席卷而去”(据《两朝纲目备要》)。而这里物阜年丰的自然条件吸引着历代统治者关注的目光,组织大批移民来此恢复生产生活,乃是统治之需。这些移民有的来自两湖两广,有的来自江浙富庶之地,有的来自安徽、四川、福建,有的来自山东、山西,形成村落近3000个,约占现有自然村的80%左右。仅在永乐初年,成祖朱棣就下令“徙苏州等十郡,浙江等九省富民实北京”(据《明史》)。这些移民活动,不仅带来了各种比较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和经验,而且带来了异地风俗和文化,使冀东这块战略前沿成为了民族大融合、文化大比拼的前沿。既是前沿,不是诞生死亡,就是诞生新生。这也就为后来诞生评剧埋下了重要的历史伏笔。
更重要的是,自金代在北京建立了中都之后,冀东一带成为了畿辅之地。12世纪初,北方的少数民族完颜部落逐渐强大起来,本名吴乞买的金太宗完颜晟继承其兄太祖阿骨打的遗志,连年发动对辽国、宋国的掠夺战争,天会三年(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天会五年建中都于北京,这是北京作为帝都之始。此后元、明、清各代封建王朝都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先后立都于此。自此,这块古来兵家必争之地一下子成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作为帝都东大门的冀东一带得畿辅之利,染风雅之习,文化底蕴日渐丰厚起来。特别是辽代始建滦州之后,滦州又建学宫又建孔庙,过去的蛮荒之地一下子雅化起来,“雅者,乐也。”雅地有高乐,势所必然,京辅之地,诞生评剧,乃势所趋。
此外,冀东一带还曾是山清水秀、物阜民丰之地。古代非常讲究风水学,按风水理论,有水无山者不稳,有山无水者不固,势得山水者为虎跃龙腾之地,风水最佳。冀东一带就具备了这两个要素。山,是纵横绵延八百里的燕山,挡住了来自西伯利亚的酷寒和风沙;水,是奔腾不息的滦河、蓟运河和大清河等十余条水系,滋润着这些流域的淳朴人民。历朝历代歌咏这片土地的佳作如恒河沙数数不胜数,从帝王将相到才子佳人,诗词歌赋层出不穷。请看州中名士王恩锡的这首《登岩山眺滦河》诗:“振衣绝顶响天风,大好河山一望中。河势龙翔来塞北,峰形虎踞控辽东。云遮松树天垂绿,浪卷桃花水泻红。佳节今年不辜负,盛游雅集乐融融。”再看明知州薛穰的这首《游横山寺》:“数椽僧舍俯清溪,细草春香路欲迷。野水乱流滩上下,岩山斜矗树高低。天生石井泉通海,地接滦江柳暗堤。抚景畅然心赏逸,半林花雨鹧鸪啼。”似此歌咏冀东一带的好诗成千上万,史不绝书。就连清圣祖、清高宗这样的的皇帝也都写下了一批歌咏冀东一带形胜的诗作,如康熙大帝的《滦河》、乾隆大帝的《即景四章》等,诗虽不佳,但意义重大。这说明,美丽的冀东不但多次留下他们的圣迹,而且这片青山秀水令他们不胜欣喜,百看不厌,甚至默默祈盼“天缘有份再来游”(乾隆诗)。所谓“见水仁者智,见山智者仁”。林深草茂,必生虎豹,高山大泽,必有龙蛇。因此,冀东这块风水宝地即使不是机缘巧合诞生了评剧,也定会厚积迸发诞生其它能享誉世界的剧种或艺术样式。
天雷炸响,是因为天空积累了足够的雨云;沧海呼啸,是因为大地蓄满了震荡的波澜;评剧的诞生,是因为冀东这片充满神奇和美丽的土地,具有勃勃生机!
人文传承越千年
评剧之所以诞生在滦州,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里具备了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自辽代在州城建立学宫以后,迅速激活了散落在各个村镇的私学公塾,各地以科考进仕为目的,加快了培养科考人才的步伐,使滦州一带的文化水平很快迈上了一个大的台阶。仅明清两代,滦州考中功名者就达 1278人。此前历朝历代滦州考中功名者不过十数人。此外,便利的交通带来了各地的风土人情;频繁的战争留下了激昂慷慨的杀伐之音;几次大的移民活动又给这里提供了南北、东西文化大融合的机会,致使多元文化、多种艺术形式一直在这里碰撞、交流、纠缠、渗透以致相融并发展,为评剧的诞生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原始歌舞是促成评剧诞生最远的源头。冀东一带既有莽莽苍苍的燕山山脉,又有奔腾辽阔的大海。这种山水相依的地理环境,给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丰厚的物质生存条件。我们的先民们上山狩猎、下海捕鱼的时候,或为了解除疲劳,或为了打破沉寂,或为了表达丰收的喜悦,或为了减轻歉收的愁苦,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些简单的劳动号子以及一些略有节奏的手舞足蹈。这些最原始的号子和动作就是现代歌舞以及程式化戏曲的雏型。特别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如风雨雷电云雾烟岚等无法理解,便认为冥冥中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主宰着人类,这样对神秘的大自然便产生了盲目崇拜,这种崇拜慢慢转化成为依赖和祈求的心理,这种心理转化成行动就是对大自然的种种祭祀和酬神活动。而这种祭祀和酬神活动形式往往是既唱且舞,这就是中国戏曲的萌芽,当然也是评剧的萌芽。尽管这种萌芽对于评剧来说,相对太遥远了一些,但正如一些种子播入大地,有的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有的却还在地层中酣然而睡呢!
大量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为评剧的诞生提供了丰厚的素材。冀东一带人杰地灵英雄辈出,我们这片热土既产生过伯夷、叔齐、田畴这样能给后世留下巨大精神财富的圣贤,又产生过像鲜卑仲吉、段永、王信、李元璋等一大批具有文治武功英雄业绩从而能彪炳青史者。这些圣贤和英雄们的事迹被历代人们心口相传,逐渐演化成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和传说,形成冀东一带最古老最丰厚的一层文化积淀。像以山为背景的麻山种玉、桃山借宝、青龙山拒寇、窟窿山捉妖、纸马山借兵、五子山行孝、横山仙迹、岩山得道等;以河海为背景的秃尾巴老李、渔夫得宝、张羽煮海、唐河斩蛟、滦河珠砂人、青龙河老鳖搭桥等;以人物为背景的孟姜女哭长城、韩湘子三哭庙、箕子朝周、夷齐谏道、鲜卑王征西、开国侯骂朝、燕王扫北、王宝钏度寒窑等;以社会生活为背景的马寡妇开店、老妈开唠、王二姐思夫、傻柱子接轿、赵连璧借粮、杀子报等……这些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有不少成了评剧表现的主要内容。
战争文化也是催生评剧的又一滥觞。冀东一带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史载,自夏商时期以降,这里曾经发生过大小战争战役不下千余次,既有内部争权夺利的厮杀,也有外族连续不断的侵扰,更有朝更暮换的权利更迭。各种各样的战争和战役,使这里的战争文化日益丰富多彩,比如兵刑战阵、征计伐谋、合纵连横、进据退守等等,逐步演化成一个个战争故事和传说,通过民间口头文学的形式流传下来,成为评剧的创作题材。如《打登州》、《战冀州》、《铁牌山》、《占宛城》等等,都是武戏,取材古代战争。此外,山戎的角斗、鲜卑的骑射、契丹的渔歌、元人的摔跤等等,在战争空隙举行的娱乐活动也在冀东一带流传开来,所谓“辽、金北鄙杀伐之音,壮伟狠戾,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据《南词叙录》)
市井文化的快速发展也是催生评剧的重要原因。由于几次大的移民活动,更由于统治者比较开明的移民政策,使滦州一带迅速繁盛起来,历史上出现了“万井云连,肥饶互见”(据旧志)的景象。加之滦州自建置后就成了冀东一带的政治经济中心,水陆码头交通便利,市井文化蓬勃兴起。一些勾栏瓦肆、舞榭歌亭、社火百戏、乡韵俚曲应运而生。北有拉不空的建昌营,西有填不满的开平城,南有水陆两旺的蚕沙口,东有辖州管县的卢龙城,这些处于滦州周边位置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象众星捧月般捧起了滦州,使这个水陆两运码头不但成为商贸集散地,而且成为了市井文化的集散地。一时日日笙歌曼舞,夜夜纸醉金迷。评弹、高腔、说唱、小调、杂剧、社火、百戏等艺术形式争奇斗艳,各逞芳姿,迷人眼目。这些长期相对繁荣的市井文化为评剧的诞生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后来产生的很多评剧剧目都取材于这些市井文化,如《双婚配》、《小过年》、《打狗劝夫》、《瞎子算卦》、《天台山》、《洞房认父》、《人头狗》、《二度梅》等,这些剧目反映家长里短、贤孝节烈,具有很浓厚的市井文化色彩。
民俗文化的积淀是催生评剧的重要基础。冀东一带长期有20多个民族聚居,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这里不断渗透融合,使得这里的民风民俗复杂多变,从而日益丰富多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如婚丧嫁娶,饮食起居、人情交往、四时八节、走庙赶会等等,程序繁缛复杂,讲究苛刻严谨,形式约定俗成,百姓乐此不疲。其中仅婚俗就要经过十几道手续才能落定。单是婚前就要经“问门户”、“小定”、“放定”、“问话”、“过礼”等数道规矩;结婚这天还要有“开脸”、“上头”、“背新娘”、“走布袋”、“跨马鞍”、“拜天地”、“撒收歌”、“吃子孙饽饽长寿面”、“闹洞房”、“听墙根”等内容,新郎新娘往往不堪其累。然而这些丰富的民俗文化却给评剧创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藏,有大量的评剧剧目源于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如《锯大缸》、《补汗衫》、《香罗带》、《闹洞房》、《鬼扯腿》、《老娶少妻》、《王女哭坟》等等,把一些乡风民俗、人情冷暖表现得淋漓尽致。
移民文化也是催生评剧的重要原因。据1985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滦州一带的原住民后代不足十分之三,十分之七强为各地移民之后。当时移民的大量涌入,逐步形成了独具特点的移民文化,或思乡羁旅、倚门望归;或漂泊零落、去留随意;或精忠报国、血洒边塞;亦或地域观念逐渐淡漠、重构新的家园信念迭起,反认他乡是故乡……这类题材在评剧剧目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如《姜女思情》、《征夫泪》、《青楼遗恨》、《赵秀云寻父》、《巧会芙蓉屏》等等,都从不同侧面或多或少地透露了故土难归、骨肉难逢的移民信息。这种移民信息还突出表现在不少评剧剧目是由各地的不同文化形式改编而成,成为传统评剧的主流之一。如由中原地区流行的《二十四孝图》改编的《丁香孝母》;由五代评话改编的《井台会》;由山东起义英雄故事改编的《乌龙院》;由京都奇书《宣讲拾遗》改编的《劝爱宝》;由清代南通实事改编的《杀子报》;由《聊斋志异》改编的《花为媒》;由东北实事改编的《枪毙驼龙》;由江浙民间传说改编的《人头狗》;由昆曲唱词改编的《三节烈》等等。这些深受观众欢迎的著名剧目,带有明显的他乡舶来品的痕迹,在滦州这片丰腴的土地上绽放出移民文化的奇葩。
忠孝节义文化是催生评剧的主流文化。自汉代统治阶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作为统治阶级的治国之策一直被奉为神明,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忠孝节义也日益被人们所接受。善恶是非的判断标准,大多以是否忠孝节义为据。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千百年来一直潜移默化地铸造着人们的灵魂。同时,也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催生评剧的主力军。这从1907年初庆顺、义顺、二合、义合等八大班社全部被直隶当局“永干力禁”逐出津门的史实可以看出。《中国戏曲志》中载:“直隶总督重申禁令,并驱逐出境,宣布永不许进城演出(各大小城镇相继禁演),莲花落濒于灭亡。”禁演理由,主要是“粗鄙不堪,有伤风化。”在严酷的现实面前,莲花落的艺人们聚在一起,酝酿了评剧诞生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吴家坨改革”。正是这次改革,才使评剧这个剧种呱呱坠地。这次改革,诞生了《告扇子》、《刘翠屏哭井》、《老少刘公》、《冯逵卖妻》、《六月雪》、《大劈棺》、《鬼扯腿》等一批以宣传忠孝节义为主要内容的拆出戏,而且这些去掉淫词秽语和色情表演的正剧一经亮相,即风靡冀东一带城乡,很快冲破统治阶级的禁锢并登上大雅之堂。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石立独山不琢而玉;评剧诞生在人文雅化构成的青山秀水之间,自然蓬蓬勃勃、丰彩熠熠!
多元文化融沃野
任何一种戏曲形式的出现,都离不开其它姊妹艺术和其它文化背景的滋养和熏陶,评剧亦如此。正是在冀东一带流传已久的俚曲百戏孕育了评剧这朵艺术奇葩。
首先是莲花落。可以说没有莲花落就没有评剧。据《辞海》解释:“莲花落也叫莲花乐、落子,曲艺的一种,宋时已很流行,为乞丐行乞之时演唱,内容多宣传佛教思想。清朝乾隆后出现专业演员,演唱内容多民间传说,演唱者一二人,仅用竹板按拍。清嘉庆后有粉扮莲花落出现,增加节子、小锣等打击乐器,扮演人物故事。”实际上自宋代以后,莲花落就不断完善和发展,逐渐出现了行乞莲花落、四季莲花落、叙事莲花落等不同种类。据研究资料表明,莲花落自宋代以后传遍全国各地,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和形式,传入山东的叫“金钱落”,山西为“上党落子”,四川为“莲花闹”,江苏为“韶兴落”,广西为“零零落”,东北则为“二人转”。莲花落传入冀东约在18世纪初叶,称滦州落子或唐山落子,很多后来的评剧名家如任连会、金开福、成兆才等最初都为滦州落子艺人。是日益没落无依为生的现实迫使他们把被政府当时禁演的莲花落改造成评剧的。
十不闲。所谓十不闲是指一人手脚并用操纵锣、镲、鼓、钲等十来种打击乐器,自伴自唱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艺术形式诞生在安徽一带,清初传入滦州,也是旧时艺人讨生活的一种手段。清代《百戏竹枝词》中说:“十不闲,凤阳妇人歌也,设一桁,若移枷然,上铙、鼓、钲、锣各一。歌毕,击之以为节,各打‘十不闲’”。后来发展成一人伴奏两人对唱,即兴编演,随心所欲,要求演唱者具有较高的艺术才能,很受百姓欢迎。这种独特的表演形式后来常被那些人手紧张的评剧班社所借鉴,既要求演职员们一专多能,又要求大家功底深厚、灵活机敏,即兴发挥。
昆曲。昆曲也叫昆山腔,原为江苏昆山一带流行的民间戏曲腔调,后经历代艺术家们的加工改造,先后吸收了海盐腔、弋阳腔以及当地民间小曲等,逐渐形成了曲调舒徐婉转、韵律曼妙悠扬的“水磨腔”,十分悦耳动听。演唱内容多以传奇剧本为主,表演注重动作优美,伴奏箫笛笙管齐全,是元明以后各地流行的重要戏曲品种之一。昆曲约在万历年间传入滦州,每到四时八节或庙会酬神时聚班演唱。但由于昆曲曲高和寡,清以后逐渐衰落。但它的表演形式和那些优美的舞蹈动作都为评剧艺术提供了范本和楷模。
弋阳腔。弋阳腔也叫弋腔,元末明初起源于江西弋阳一带,明嘉靖年间传入滦州。弋阳腔的特点是台上演员独唱,台后众人帮腔,只用打击乐伴奏,音调高亢犀利,对于各种戏曲的高腔表演影响较大。清末滦州一带盛行,一些地方还举办培训班,训练和培养弋阳腔的表演人才。后来由于同样的原因,昆弋高腔先后被梆子取代。但弋阳腔的帮腔形式、滚调形式和高腔演唱都为评剧的诞生提供了可贵的借鉴。
秦腔。秦腔形成于明代中叶陕甘一带民间流传的“花儿”等曲调,音律激越高扬,辽阔悠远,以梆子按节拍,节奏鲜明,个性突出。唱词多为七字句,音乐为板腔体,富于表现个性张力。明末流传全国各地,对许多剧种有不同程度影响,从而成为梆子腔系统中的代表剧种。清初传入滦州,不久为河北梆子取代。秦腔对于评剧的贡献主要是抑扬顿挫的板腔体和大开大阖的表演形式,在现代评剧高腔表演中仍能找到秦腔的痕迹。
河北梆子。河北梆子是在清代乾隆年间由山西蒲州梆子演变而来,很快流行于河北、辽宁、吉林、内蒙等地,音调高亢,表演细腻。也有研究者认为河北梆子是以北曲弦索调直接演变而来,目前学界尚难定论。不过河北梆子对评剧的影响甚大。不论是唱腔设计,还是表现内容、表演形式,评剧都从河北梆子中汲取了很丰厚的营养。这从当时冀东境内很多梆子班社直接改为评剧组织即可看出,如高老裕班、万声合班、春茂班、庆顺合班等。
乐亭大鼓。乐亭大鼓也叫乐亭调,清代中叶起源于乐亭县,表演者左手击铁板,右手击鼓,另一人以三弦伴奏,唱词多为七字句和十字句,以唱为主,有时也插有念白。后因流行地区不同而分为东西两派,东派以唐山农村为主,叫唐山大鼓,表演唱念兼备,内容长篇短折并重;西派流行京津一带,也叫铁板大鼓,只唱不说,专演短篇。评剧不仅吸收了乐亭大鼓的一些唱腔如“二六”、“流水”,而且吸收了七字句和十字句等句式,使这两朵近在咫尺的姊妹花交相辉映,共存共荣。
滦州影。据1979年版《辞海》注释,“滦州影,皮影戏的一个剧种。流行于河北,起源于河北滦县(旧名滦州),已有三百年左右历史。影人用驴皮制成,因此也叫驴皮影。唱腔综合高腔、京剧和滦县一带的曲艺而有所变化,对于评剧有过一定影响。”《中国戏曲长编》中载:“现在影戏最有名的地方,为河北滦县一带,俗称‘滦州影’。因为它熟在人口的关系,几乎成了一般影戏的代称。”由于滦州影行当齐全,唱腔丰富,为评剧的诞生提供了近距离的参照,评剧中的上场诗、下场对、五字赋、三赶七等几乎都是从滦州影中照搬的。同时浩如烟海的滦州影剧目也大多成为了评剧的移植内容。
滦州秧歌。滦州秧歌是由滦县民歌与民间舞蹈组合而成的一种歌舞艺术形式。据旧志载:“每逢旧历农暇,乡民多有演办秧歌、高跷、龙灯、狮子舞、旱船、拉花、跑驴舞、竹马戏等。沿村歌舞,犹如古盛世傩驱之俗,至填仓而已。”滦州秧歌自宋始萌,元明始兴,清代以后盛行,最初是以锣鼓开道,群舞打场,锣鼓毕,由领队点唱:“住下鼓,压下锣,住下锣鼓唱秧歌,点着谁来谁就唱,张三李四,你先开锣。”正如旧志所说:“村童十五摧双蛾,鬓压云鬟袂曳罗,檀板轻敲开素口,秧歌唱罢又莲歌”。唱的内容有绣荷包、绣龙灯、十二月花、小看戏、小放牛等曲调,演唱形式有独唱、领唱、对唱、群体伴唱等,有的还演唱成出小戏,如《老妈开唠》、《傻柱子接媳妇》、《王大娘锔大缸》等,这些秧歌戏后来直接被评剧移植,成为评剧拆出戏的剧目。
当然,对评剧的诞生产生过影响的戏曲品种还有不少。正是这些俚曲百戏在冀东一带的流行、发展和积淀,成就了一朵伟大的戏剧奇葩。清末民初之际,天风浩荡,万籁飞扬,历经磨难的滦州大地上,评剧挟着闪电,裹着雷霆,批沙沥金,横空出世!
桃李春风竞牡丹
莲花落在其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充满了艰难险阻。这些艰难险阻大致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官府多次禁演,二是同行竞争,三是内部矛盾。如何冲破这些艰难险阻,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班社组织在莲花落生死存亡之际发挥了重要作用。
19世纪80年代,滦州莲花落以其通俗的演唱形式、朴实简练的故事内容和随心所欲的表演方法,征服了娱乐生活极其贫乏的百姓,大户人家养班子、村村凑钱写落子成为一种时尚。滦州一带涌现出一批著名的莲花落艺人。这些艺人或二三人或三五人结成小班,经常走街串镇撂地摊进行演出,来去灵活,以谋生计。逢有较大的喜庆活动,就需要扩大阵营,组建较大团体。在这种情况下,滦州一带众多相对稳定的落子班就应运而生。这些班社的产生,不仅规范了艺人们的行为、提高了艺人们的演出技能,而且增强了共担风险能力,对于催生评剧贡献甚大。
这些班社一类是由乡村财东组建的。当时莲花落深受百姓喜爱呈方兴未艾之势,一些有钱人家看准了这个机会,既能娱人又能悦己还能替自己赚钱,何乐而不为之?于是不少有钱人开始养班子组建班社。
时在滦州一带影响较大的首先是高老裕班。高老裕,字刚,道光三年(1823)生人,1919年病逝,享年96岁,杨柳庄地区小高庄村人。高在王店子开烧锅制酒发家,商号裕兴成。高乐善好施,曾先后出资维修清凉寺古戏楼,修建跨河石桥,出钱给人治病,在商界和百姓中威望很高,人称裕老爷。咸丰三年(1853)高30岁时组建四十多人的梆子班,分大班和小班,由其弟高仲领班,活动在滦县、迁安、昌黎、抚宁、乐亭一带,每台戏4—5天,戏价4—500元。驻班演员有盖京东韩成仁、金茶壶、筱灵芝、齐老板等,演出剧目有《张秀刺婶》、《辛安驿》、《回荆州》等,红极一时。后因高年迈多病无力操办,光绪九年(1873)经其弟高仲将班子兑给他人,大班兑给了乐亭县庙上崔佑文,小班兑给秦皇岛八百黑。
榛杨地区还有一个较大的班社叫万声合班,是由大户丑万利组办。丑万利,号声远,行三,榛子镇安乐庄人。祖辈随满清入关,跑马圈地遂成富户。丑为正白旗,1853年生,1933年卒,享年80岁。丑为敬固伦公主府和达贝子王府两府的皇粮庄头,五品顶带,每年进宫交一次钱粮,家中豪富,光院子就有三处一百多间房屋。但他本人为人忠厚正直,助人为善,人称三老爷。同治12年(1873)丑组班养戏,班底30多人,盛时六七十人,河北名角金茶壶、银茶壶、麻子红、顺天红、紫金仙、筱月横等都曾住过此班。丑班还打破一律男演员的老规矩,率先启用了女演员筱玉、筱桑,提高了可视性,出演剧目有《取长沙》、《挑滑车》、《铁弓缘》、《辛安驿》、《战宛城》、《四郎探母》、《辕门斩子》等。此班长年活动在昌滦乐及沿海一带,声誉极高。1938年6月13日,万声合班在榛子镇龙王庙会上做最后一次演出,这个红极一时影响甚远的班社在战争的炮火中解散。
湛店子(现属滦南)班也是当时滦州一带久孚盛名的大班。班主李梦松,滦县湛店子村人,字子寿,生于1867年,卒于1916年,曾捐员外郎,知府衔,没出任。家有良田百顷,32座当铺、烧锅,另有迁西罗屯和太平寨两处林场,在滦县县衙西街曾建豪宅一处人称李家大院,比县衙还风光气派。李乐善好施,遇有饥年歉岁,总是开仓放赈,每户还给二十吊大钱,过年过节分粮分肉,乡人敬重,口碑很好。李家从李父李春茂起就开始养班社,班底30多人,多时达五六十人。河北名流飞来凤等都曾驻过此班,上演剧目达百部之多,活动范围昌、滦、乐、迁安、迁西和唐山一带,光绪二十一年(1895)滦河洪水泛滥,该班解散。
滦州一带除了上述由有背景的财东养的班社之外,还有一个后来居上的大班,叫双发合班,也称崔八班,就是收兑高老裕班的那位崔八爷。崔八爷本名崔佑文,行八,是乐亭县庙上村的大财东。他祖辈从龙入关跑马占地来到乐亭,成为乐亭崔、刘、张、史四大名族的首位。崔酷爱戏曲,生活奢靡,把高老裕班兑过来后,既演莲花落,又唱梆子戏,经常唱对台,很受观众欢迎。驻班的名角有任连会、成兆才、杜知义、张化文、张德礼、金茶壶、大金钟、盖京东、筱灵芝、杨长枝、赵文志、纪老丰、苗老佑等,剧目有《二度梅》、《打登州》、《回荆州》、《大登殿》、《南北会》、《补汗衫》、《小姑贤》等。这个班资金雄厚,阵容整齐,经常闯京下卫,同时活跃在昌、滦、乐及唐山一带城乡。
上述班社开始大都唱影戏、梆子戏或彩戏,后来评剧兴起,改唱评剧。因此,评剧的诞生借鉴了很多梆子、皮影的艺术特点是有根据的。同时,由于这些大班班主都是一方豪绅,又大多有清廷背景,因此,尽管官府多次禁演“有伤风化”的蹦蹦戏和“悬灯匪”(皮影),因为有这些班主支持,我行我素,实际上莲花落在乡村一直就没有停止过,这也是莲花落这种艺术形式得以代代相传的原因之一。比如,崔佑文他财大气粗,钱多腰硬,官府越是禁演他越是大办,有时他还以庆寿为名,遍请达官贵人,州府高台,专开落子堂会,官府竟拿他毫无办法。正是这些班社,为催生评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这些由地方豪绅组建的大班社之外,还有一类是由艺人自己组办的。这些班社虽然规模不如大班大,阵容不如大班整齐,但因为由艺人们自己组办,写戏尽心,演出卖力,同时因演出价格低于大班,很受城乡欢迎。而且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这些班社,成为了由莲花落改革成评剧的中坚力量。
对催生评剧起决定作用的是吴家坨落子班。吴家坨实际上没有落子班,但这里却有当时名动一方的莲花落艺人“一窝张”,即张勇一家父子6人都打莲花落。张勇是当地名角,自幼好乐,51岁才娶妻生子“仁、义、礼、智、信”哥五个,老大张德仁在戏班做饭看箱,老二艺名海棠花唱包头,老三艺名海里蹦先唱丑后唱老生,老四艺名普州红先唱旦后改箱倌,老五艺名普江红,长相帅气,是评剧第一个小生演员。除老大外,其余4人均住过崔八班。这一家子生、旦、髯、丑皆备,自家就能唱一台戏。因此,1907年八大落子班被同时逐出津门后,在莲花落生死存亡之际,滦县吴家坨张德礼等力邀成兆才、任连会、杜知义、白广法等著名艺人齐聚本村,共商改革大计。经过反复磋商讨论,改革的重点放在去色情、编剧本、改唱腔、变程式、重伴奏、新服饰、换名称上。自此,流传了数百年的莲花落才被定名“平腔梆子”。17年后即1924年,又改为“评剧”。这次改革取得了决定性的成功。当平腔梆子以崭新的阵容和表演程式亮相舞台后,马上轰动了京津唐和东三省,使粗制滥造的莲花落从此走上了精雕细刻之路,为评剧的尽快成熟奠定了基础。
象这类由艺人自己筹办的班社还有胡家坡任连会组建的永合班、成兆才组建的吉庆班、迁安县丁香花孙恩组建的永乐班、丰润紫草坞魏如凤组建的魏家班等。这些艺人自组的班社,演出质量高,信誉好,自编自排了不少新剧目,是评剧诞生不可或缺的基石。
另有一类是规模小、人员少、时聚时散的草堂班子,或三五人或七八人,农闲走村串户,农忙操持庄稼,影响小但数量多,具有普及作用。这些班子有的是村人筹备组建,有的是几家合伙凑份子组建,还有的是向各户募捐组建,聚聚停停,分合不定,往往不能维持长久,常常不欢而散。这些草堂班子虽戏份不高但有群众基础,很多难睹大班表演者是通过观看他们的演出而喜欢上评剧的。因此,这些班社应该算是诞生评剧最底层的基石。
一座摩天大厦,必有撑天拄地的栋梁,也必有并不起眼的钢网。栋梁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强力支撑,而钢网则是构成这种支撑不可或缺的力量。正是这些蓬勃发展的各类班社,曾经撑起评剧无可比拟的辉煌!
一代宗师开新宇
中国的戏曲艺术史证明,任何一种戏曲艺术,如果没有才子佳人的有机配合,没有代代明星的不断涌现,很难得到有续的传承和发展,甚至有些戏曲品种会在大浪淘沙中自消自灭。评剧从诞生到现在不过百年光阴,竟能在全国各类戏曲品种中占到行二的位次,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滦州才子成兆才先生应该是贡献最卓、功德最著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成兆才,就没有中国评剧。
成兆才先生最大的贡献是为评剧表演创作了大量剧本。有研究者做过统计,成兆才先生一生共创作、改编和移植了各类剧本共121部,在他整整40年的艺术生涯中,平均每年要创作三部。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不用剧本就可以排演出好戏来。评剧之所以能在生死存亡的关头诞生并发展起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成兆才先生创作出了既能见容于统治阶级、又能深受百姓喜爱的大量剧本,包括那次著名的吴家坨改革,在莲花落普遍禁演的关键时刻,如果没有成兆才先生按照正戏的规制剔除“伤风败俗”的糟粕、汲取社会正统观念的精华,创作出那么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思想积极、行当齐全的剧本来,评剧将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用说诞生和发展,连它的前身莲花落也会在统治阶级的高压之下苗枯禾死、难以流传。成兆才以他旷世的才华创作出了十场戏《告扇子》,这才为评剧的诞生掘到了第一桶金,这桶金实在是太重要了,如果没有这桶金,评剧就很可能胎死母腹,正是因为有了这桶金,才为日后评剧登上大雅之堂铺平了康庄大道。
旧时,民间艺人大多是靠卖艺讨生活的一类,地位十分低下,不用说去创作剧本,大字能识几个的也极少极少。那么,同样是三代清贫苦出身、同样是沿街卖唱莲花落,成兆才先生为什么能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呢?
欢迎光临 评剧论坛-评剧曲谱网 (http://www.pingju.com.cn/bbs/)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