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一篇让人深思的历史文献(一) [打印本页]

作者: sqy    时间: 2009-5-14 17:20     标题: 一篇让人深思的历史文献(一)

评剧曾和乐亭皮影、乐亭大鼓并称乐亭文化三枝花。评剧的产生和发展历时百余年,追根溯源,是乐亭这方热土孕育出的一株稚嫩的幼苗,在后人们的精心培育下,茁壮成长,发展成为一枝鲜艳的文艺奇葩。红遍冀东、京津、东北、华北地区乃至全中国。成为人民群众喜爱的剧种之一。钟情文化艺术的乐亭人喜爱评剧,爱唱评剧,评剧在乐亭曾经三度辉煌。




小 荷 初 露



    评剧的前身是莲花落,又叫蹦蹦戏。
    莲花落,初为丐者在行乞时所唱之曲发展而来,大多是民间的流行曲调。宋释普济撰《五灯会元·通俗篇》中记载:“俞道婆常随众参琅邪,一日闻丐者唱莲花落,大悟。则莲花落为丐者所唱曲名,其亦久矣。”据民间老人们传说:古时有行乞者在乞主门前,用演唱的方式乞讨,所唱之曲是按固定曲调自己编词或民间艺人们口传下的有节奏、有韵律的乞词,唱时拍打着兽骨,后来有的用木板、竹板,说唱历史故事、轶闻传说,或诉说自己生活困境,褒颂乞主善缘功德,但主要是家常里短的生活插曲。以获取乞主的怜悯资助。这比张口伸手讨乞要强许多。如丐者向屠户行乞时,唱道:
打竹板,向前凑,你老卖的好猪肉。
膘又肥,肉又厚,骨头长在肉里头。
    后来有的行乞者在有了一定演唱水平后,自动结成伙儿,在大街上打场撂摊儿,以演出的形式向围观者讨要,所演出的节目也由单口到对口或多人演出。有条件的还加上了胡琴、三弦、锣鼓伴奏。当时也有的将这种演唱形式叫蹦蹦戏。光绪末年,这种演出形式后来竟然逐步有了规矩、程式,演出水平也大大提高。
    当时,号称乐亭四大家之一的庙上崔家“聚德堂”主崔佑文酷爱民间艺术,在家里养着大鼓艺人、皮影大、小班和梆子班。他发现,莲花落唱的是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传唱的流行小曲,演的是一些完整故事,人们爱看、爱听,他认为很有发展前途,遂产生了建立莲花落班的想法。酝酿成熟后,他就召集当地有名气的莲花落艺人,在崔家成立了冀东历史上第一个莲花落班“双发合”。莲花落班成立后,崔佑文为这个班底立了班规,和皮影班一样,对艺人们实行押班制度。为他们提供优越的演出环境,付给优厚的物质待遇。崔佑文此举,使周边各县的莲花落艺人大受震动,纷纷投奔崔家。当时,“双发合”班有名气的艺人有任连会、邱喜(艺名邱贼)、张玉琛(艺名佛动心)、杜芝艺(艺名金菊花)、张玉树(艺名臭虫母子)等一批远近闻名的民间艺人,后来成兆才也来搭班,可谓班底艺术力量雄厚,可谓群英荟萃。
那时的莲花落,大多是单口、对口演唱,“双发合”班成立后,随着演出条件、演出环境的变化,艺人们对原莲花落演唱的剧目进行了整理、改革,将“对口”变成了“拆出”,化装敷彩,扮演人物,演出完整故事。经常和皮影、梆子班同台演出,与艺人们交流、切磋,大大拓宽了眼界,逐步形成、完善自己演唱的板式,创造了“大悲调”、“小悲调”、“大慢板”、“哭迷子”等调式。受梆子的启示,伴奏加入了板胡、横笛,借鉴、使用锣鼓经。加强了演员的身段训练,增加了武打,丰富了表演时的舞蹈程式,使莲花落演唱的声腔、板式、表演技巧、舞台艺术等都有了质的飞跃,演出更具风采。当时,“双发合”班整理演出了《红娘下书》、《马寡妇开店》、《朱买臣休妻》、《秦雪梅吊孝》等一批优秀剧目,莲花落在乐亭很快红火起来,压过了梆子班。




欢迎光临 评剧论坛-评剧曲谱网 (http://www.pingju.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