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玲:她从春唱到秋,她演活了成兆才
张俊玲:她从春唱到秋,她演活了成兆才2016-08-31侯佳慧
辗转几近,深夜回来,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复。北四环,北京剧院,第一次去。由于近两年的腰病,家在郊区住的我,已经很少这么晚出来看戏了。今晚(即2016年8月30日),终于圆了梦,听到了“青灯照白头”的现场版,弥补了去年没去成梅大看张俊玲的遗憾。
我不虚此行,俊玲不负众望。观戏毕,观众都很兴奋,都很感动,此戏进京已经不是第一次,天津、唐山也都演过,网上也能搜到,但是现场仍旧火爆。很多人来到这个交通不甚方便的北京剧院,就是看成兆才,就是看张俊玲。
《从春唱到秋》是张俊玲的经典代表作,“青灯照白头”是经过舞台实践并得到观众认可的名段,早已被戏迷票友广泛传唱。今天看了全剧,觉得这出剧是评剧的前世今生,说出了评剧发展的酸甜苦辣和评剧人艰难奋斗的历程。
《从春唱到秋》描述了评剧人从小落子开始,把评剧从田间地头唱到了天津、唐山的茶馆里、舞台上,从春天唱到秋天,从过去唱到了现在。成兆才是个戏痴,为了戏班,他娶了自己不爱的如月;为了评戏的角儿能够在舞台上专心演戏,为了保住评剧的根,他放走了与小山偷偷相好的自己年轻的妻子,自己孤老回到破旧的老家,继续书写评韵戏文。可以说,只有这样的痴才得以写就百部戏文,才得以酝酿出评剧那耐听的旋律与节奏,使评剧这个剧种得以发展到今天,被称为中国第二大剧种,其观众数量甚至超过了京剧,拥有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
《从春唱到秋》深刻地表现了成兆才。他憨厚、认真、重情重义。他以落子的发展,戏班的繁荣为己任,一门心思地钻在评剧创作中。最重要的是,他秉承“戏比天大”的宗旨,把观众视为衣食父母,妻儿溺水的消息传来,他在舞台上伤心晕倒后,依然坚持把戏演完,那流着泪的笑容让每位观众都一起为之心碎。
《从春唱到秋》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了张俊玲。这个美丽的女子,为了评剧可以随时剃去满头青丝,瞬间成为一个粗糙男人,那做派,那举手投足,每个细节都经过打磨,使她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男人。据悉,自2002起,张俊玲饰演过不同版本的成兆才,至今已经14年。为了这个角色,她从不犹豫随时剃发,这样做起来1年容易,2年容易,14年她都这样坚持过来,对于一位女人来讲,真是一个很残酷的过程。在一些节目和演出中,观众偶尔可以看到短发的俊玲,昨天我给第一次看戏的同事看俊玲的生活照,她是那么俊美和优雅,而为了舞台形象,她放弃女妆,甚至贴胡子,扮粗糙,我想这14年的剃发也充分展现了她“戏比天大”的成兆才精神呀!她的形象变得彻底,灵魂也变得彻底。在这个舞台上,没有张俊玲,只有成兆才,爱戏高于一切的落子人,评剧的鼻祖成兆才!
不但在舞台上,张俊玲在生活中也处处都传承着“戏比天大”的成兆才精神。今年7月20号,《从春唱到秋》剧组前往天津演出此剧,正赶上京津地区普降暴雨,天津很多路段积水封路。张俊玲带领一班人冒雨前行,因为承诺了,就一定要去。天津观众也不含糊,在几乎交通瘫痪的情况下,冒着大雨愣是来了100多人。这个事儿,啥时候想起来我都感慨。面对那天颇有721阵势的暴雨,一般的戏也就停演了,观众都能理解,可是为了对得起观众,剧组从唐山赶到天津,就当时的情形来说,真可算是冒着生命危险去演出哇!这绝对是敬业精神,绝对是成兆才精神,是评剧人的精神。张俊玲是评剧界人缘超好的角儿,我想就是因为她不仅唱的好,而且还仗义、热情,没有架子,并且绝不食言。今天的演出,我们看到在台上她穿着厚厚的几层长褂,满头都是汗水,遇到哭戏,也就分不清泪水与汗水,都在脸上流淌,但她浑然不觉,整个人都深深的沉浸在角色当中了。
《从春唱到秋》让我们认识了这个剧组,领略了唐山评剧。在这个剧组里,我又看到了香妃里有精彩表现的卢永旺;满场观众被饰演太监吕子竹的孙树荣那惟妙惟肖的表演逗得不行;饰演小山的小生王小宇唱的真不错,很有发展空间;甚至乐队,观众有一场的掌声都是给他们的!唐山,真的是一个让评剧迷向往的地方。唐山是评剧发源地,唐山的政府积极支持评剧发展,那里不仅有张俊玲、罗慧琴,还有那拥有着落子味道的正宗评剧味道。
从这出戏来看,它的剧情发展设计紧凑,主题明确,里面对白几乎全用唐山话,表演诙谐,唱腔有洪派,有新派,有马派……看完你就知道,这就是一出有着一切评剧元素的评剧,而不像有的剧目,看完觉得是话剧,是歌剧。我想这也是唐山评剧的魅力所在。
与张俊玲姐姐有几面之缘,其实并不熟悉,只是喜欢她的戏,喜欢她的性格,最早看过她怀念恩师洪影的一篇文章,文采很好,感情真挚,感人落泪。在舞台上,她开拓进取,真的做到了无愧于洪老;在校园里,她的学生们都在传承评剧,因此她更加无愧于评剧发展。她秉承的“戏比天大”是对观众无限的尊重,对评剧艺术无止境的追求。她真的是彻底的评剧人,是成兆才评剧精神的传承人,是观众喜爱的角儿。
张俊玲唱出了属于自己的名段“青灯照白头”
张俊玲评剧名段“青灯照白头”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