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曲谱网
| 网站首页  | 唱段曲谱 | 评剧史略  | 评剧知识 | 曲  牌  | 锣鼓经  | 剧 本 | 戏词释典  | 特色铃声 | 戏迷论坛 | 曲谱邮购 | 买乐器 |
打印

法院判中国评剧院停止演出《夺印》

法院判中国评剧院停止演出《夺印》

中国评剧艺术网07月03日23:55发表题为:法院判中国评剧院停止演出《夺印》。并赔偿2万元精神抚慰金。目前,中国评剧院己按判决要求停止侵权行为,支付原告精神抚慰金,并在杨州登报澄清。

TOP

中国评剧院怎么了,让人匪夷所思。能进一步解释一下吗?

TOP

       如果都按此方法处理,所有戏剧都应停演。戏剧就是戏剧是编出来的?就报告文学也允许部分虚构。不存在侵权。

TOP

钟供钟秧说按着《夺印》的处理方式,《秦香莲》也不能演,这是句玩笑话.《夺印》和《秦香莲》完全不是一码事。《秦香莲》是纯艺术片,《夺印》不是,它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要贯彻的文化艺术要为政治服务的基本精神,当时的政治就是阶级斗争,我们老一辈艺术家们创造出了符合当时时代精神又有非常高的艺术水准的评剧《夺印》,受到当时广大群众的喜爱,一直流传几十年,经久不衰。今天的时代精神与半个世纪前的时代完全不一样了。耿景宜平反也不是近一两年的事,但现在法院判决了。我看中国评剧院的领导们也该思考了。前年他们还重排公演了《向阳商店》,和六十年代的只是演员换了,其他都一样。去年他们在一个小区落成典礼上有人还唱了《阮文追》故乡歌。如果中国评剧院的领导们不认真冷静思考,今后他们还不一定要吃什么样的官司哪.“法律是无情的”,钟供钟秧这句话是真理。

TOP

各小剧团还能唱【夺印】选段吗。在广场等场合演唱有责任吗。

TOP

讨论

我们这个网就是一个自由论坛网,以评剧为话题通过大家的讨论,甚至争论,以达到更深刻地了解评剧,提高大家整体评剧水平。我们的意见既管不了上面,也影响不了下面。各基层活动点该怎么唱还怎么唱。我们这些老哥们老姐们在这里聊聊评剧,学习、交流、提高自己的水平,愉悦自己的心情,不过如此而已。但是讨论就可能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理解,这是很正常的,大家可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阐明自己的观点。怎么总有的人一发现和自己认识观点不一致,就用尖酸、刻薄、讽刺、挖苦的语言回敬。诸如什么“少拿政治说事,我们害怕”,“孙猴子...”........。我们这些老哥们老姐们,原来恐怕谁都没见过面,为了评剧这一共同目标走到评剧曲谱网了。何苦哇!

这次大家对我的批评和前些日子《百家争鸣  见仁见智》里我提出的“个人提出一个大胆的观点,不知道合适不”里面对我的批评文章我都认真拜读了,也认真思考了。但还不能使我们心服口服。我感觉大家总回避一个问题,就是我提出的要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习主席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要不要学习贯彻执行这是不容讨论的,是必须的。但怎么结合我们的评剧艺术学习贯彻执行是要讨论的。而且要深入讨论。我提出像《花为媒》、《秦香莲》这纯艺术片与《夺印》这类上世纪中为当时政治服务的艺术片是不一样的,非得要拿出什么《春香传》、《红色宣传员》搅在一起。那是一回事吗?

TOP

戏迷论坛是我们这些评剧爱好者相互交流的平台, 大家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和自由。有些比较专业帖子的论述,是我们学习的范本,人人都受益,但这样的帖子现在很少。一个观点、一个话题,就会引起论坛的一片哗然。大家各抒己见,赞同的有之,反对的有之,中庸当和事老的有之。这很正常。但那些专挑字眼、找别人毛病的人,不是论坛里大家所喜欢的。都是朋友,多理解、和为贵、不追毛求疵,这是我们所希望的和谐环境,不是吗?

TOP

   昨天登录曲谱网,因为网速太慢,帖子没有看全。今天重新登陆,感觉又是在“重复昨天的故事”。觉的有些诧异,也感到有些无奈。真心希望大家在这里能和谐相处,还是那句话,有问题大家可以讨论、甚至争论。但应该适可而止。如果逐渐升级,那样做的结果对谁都不好。最近看了许多以前乐队版块交流的帖子,那时大家一起讨论,你言我语,妙趣横生,其乐融融。我觉得这样的时光是朋友们期盼的。

TOP

“ 1960年,当年11月22日《人民日报》刊发一篇题为《老贺到了小耿家》的通讯报道。在这篇报道中,耿景宜被写成拉拢腐蚀干部的坏分子,专门阻碍农村基层干部开展工作。同时还直指耿景宜是党的叛徒,是不务正业的二流子,是“自首”叛变的变节分子等等。这篇报道刊出后不久,耿景宜就被当地公安机关以腐蚀干部罪逮捕入狱。后因身体原因,耿景宜被保外就医,不久后就去世。
受屈
  报道被改编成剧目 并在全国公演
  在当时那个年代,《老贺到了小耿家》这篇报道刊出后,在当地引起巨大反响。耿景宜因此锒铛入狱,就连他的妻子儿女也受到很大牵连,在政府机关任公职的子女甚至因此被停职送回老家务农。由于该报道故事性强、戏剧冲突较大,因而一经发出,先是被改编成扬剧《小陈庄风波》,后又被拍成电影《夺印》,中国评剧院还改编成评剧《夺印》,在全国范围内公演。”

   从事情的来龙去脉可以看出,首先是《人民日报》报道失实,继而又受到电影《夺印》的左右,才有了评剧《夺印》。
   我们看一件事物也不能脱离它的历史背景,在上个世纪60年代《人民日报》的文章无异于什么路线、纲领和指导思想。人们都知道,那是党报,《人民日报》发的文章是不容置疑的。电影也不必细说,那也是党的宣传工具。据我所知,周恩来总理生前曾多次观看评剧《夺印》,并指示说 ‘乐队太响,不要下乐池。’看来在剧本问题上,他老人家也是受了蒙蔽。
在当时,全国很多评剧团都搬演了评剧《夺印》。
   要追究责任,那首先要追究《人民日报》报道失实的责任,而《人民日报》是党的喉舌,那么这个责任在政府,政府应该承担这个责任。
原告虽然在扬州当地打赢了官司,可是当地的政府并没有行文到中国演艺界。中国评剧院以 ‘评剧《夺印》是老一辈艺术家改编创作的经典剧目,凝聚了一代艺术家的心血,不管在唱腔还是在艺术手法上,都有很高的价值’为由,坚持演出并无过失。
   剧团上演剧目不能只从经济考虑,先要审查一下剧本的来龙去脉。即便是人家已经演出的剧目,再审查一下也没什么坏处,不该演出的坚决不能演。

TOP

       戏曲艺术与报刊的纪实报道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毋庸讳言,那个年代的艺术是为政治服务的,可几十年过后已时过境迁,今天的观众坐在台下,已经没人相信演戏里的“陈瘸子”就是在辱骂生活中的耿景宜,我们更不必在这里为此争个面红耳赤。
      当然,法院判决停演自有法律依据,可我觉得作为21世纪观众,更多的还是
在欣赏艺术本身,没几个人会像当年那样去考虑政治意义;更没人认为你是在侵权谁。我认为作为普通的戏剧爱好着,喜欢唱可以照常唱,没人去追究你,耿家后人也不会因为唱一段夺印去起诉你,因为有了当年的平反和近期的法院判决足够了。其实演员与观众心中的陈景宜早就已经不是生活中的耿景宜了,《夺印》作为评剧艺术的独立存在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TOP